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探析*
——以桦树皮画为例

2020-12-19杨沐杨洪雁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手工艺艺术品文化遗产

文/杨沐 杨洪雁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桦树皮艺术制品历史悠久,早在一九六三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黑龙江省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地区原始遗迹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桦树皮制的器物。据检测发现其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是目前在我国北方考古发掘中发现历史最为久远的桦树皮制品。桦树皮艺术品不仅融入于生活用品中,连渔猎民族的狩猎器具也是由桦树皮制作的。

而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桦树皮画手工艺艺术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当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体新视域、新产业的飞速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下,如何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具有龙江特色的桦树皮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桦树皮画的基本现状

桦树皮画艺术品作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的项目,由于作为装饰性较强的渔猎民族装饰品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实用性功能,民间艺术家们将自己纯朴的美感融入作品中,集中体现了龙江黑土地上少数民族纯粹、质朴的艺术观。

但桦树皮画进入了现代社会其经济价值较低,当前的桦树皮画艺术品制作及其理论研究级别低、保护力度以及措施不突出、发展前景较差,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一)传统的传承机制单一

在我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传承形式中,往往是以家庭为背景主要以父子或祖孙等形式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为背景的传承。以桦树皮画为例,主要以家族化的亲缘关系的传承,多为从亲缘关系的祖辈手中继承桦树皮画制作工艺,但其年轻一代因其经济价值而不愿再继续学习、发展。首先,虽通过亲缘关系传承的传承形式有效保护了传统手工艺各自技法的独一无二和艺术理念的师承纯正,但早期的艺术品制作匠人少有接受过系统性的科班教育,制约了桦树皮画的发展。其次,现存的匠人普遍年龄较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与发展,从事桦树皮工艺品制作达几十年,大多通过手艺人的口头传承与言传身教进行传承,但桦树皮画学习周期长、创作流程长、制作周期长,因为缺乏技艺的系统性记录,增加了传播难度。一方面,网络文化及新媒体产业的高速发展与传统文化产业存在了较大的断层;桦树皮艺术品制作的传承纽带产生了较大的断面;另一方面,现代青年学徒过分关注其日后产生的经济价值,对于传统的桦树皮艺术相关的历史、内涵、精神的学习不积极、不关注、不理解,并且只有极少数的年轻人被动选择从事该行业,因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现代学徒无法完成对传统桦树皮艺术制作工艺、流程进行科班化的系统性学习,进而导致陷入了“绝后”的困境。

(二)现代化流水线作业的冲击

中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加上近十几年的信息化新媒体传播,流水线生产代替了传统手工艺,共性代替个性,导致很多传统手工艺遗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耀眼的明星,还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瑰宝,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又对非遗中的手工艺行业产生威胁。生活节奏的加快与需要时间沉淀积累的传统手工艺发展造成了相对激烈的矛盾,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周期较现代工业品的流水线作业又处于劣势。从整个大的市场环境来看,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工艺与原材料的限制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

(三)当地政府保护力度的欠缺

黑龙江省在对桦树皮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以及保护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当地相关文化部门对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匠人的登记和对该艺术历史及现状的图文整理系统性工作的紊乱,保护措施、保护力度的欠缺,省级及省级以下非遗研究项目资金支持不足,不能支撑项目研究的成本;其次,未能有系统完整的非遗市场竞争条例,严重缺乏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专利版权的保护意识。对桦树皮艺术品的相关知识产权、专利申请较为复杂,不能进行有效果的系统性的保障,对非遗文化的市场空间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

二、新媒体发展条件下手工艺文化的推广策略

中国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的产物,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播和先进新技术结合,利用新媒体与网络媒体进行社会、经济、人文价值等全方位的深入挖掘成为重要的保护与传播手段。

(一)新媒体能够扩大传统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如淘宝、京东等早已成熟的线上网购平台,此类平台也较早的深刻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这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规划设计能高效展示手工类非遗的平台,扩大多媒体多位面、多层次、多渠道传播形式。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此类技术早已运用进人们的生活中。发展经济以互联网等新技术作为新的发展契机,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将传统工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加速与新媒体融合,可以通过不同传播媒介,从不同社会、年龄层次角度对桦树皮画艺术进行由科普到学术性的宣传,全面进行展示,让不同社会、年龄层次人们真正了解桦树皮画艺术爱上桦树皮画艺术。

(二)建立健全非遗网络平台录入与传承机制的系统化

新媒体的运行形式可对传统手工艺进行高效、精确的登记、归纳、分类。在保证桦树皮画制作的传统手工艺的质朴性同时,有效拓展线上的空间。从2015年启动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每年都会设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命题创作方向,对传统工艺技艺的传承、录入、创新研究提供了大量高效且数量众多的媒介平台。新媒体视域下,更加注重桦树皮画艺术的新媒体的信息化、数字化保护,将传统桦树皮制作的艺术品实物或其他艺术品的实体或相关纸质媒介等方式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化及网络媒体等适应新型传媒方式。在建立健全线下实体艺术展馆的同时,传统手工艺也需要做线上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新型网络模式的建立健全,并进行推广。

(三)运用新技术打造“互动式”的非遗展示

传统手工艺的展示通过新媒体的发展让其出现了更多形式的展示机会,从二维到三维甚至四维、从静态到动态,从3D计算机建模到虚拟VR体验,全方位的展示能充分引起人们的兴趣,并可通过其生动的可互动性交互体验,增强传统手工艺本身及制作过程的趣味性。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信息化,传播上的交互性”,其高效的推广传播速度、广阔的用户人群覆盖范围、视觉效果强烈互动性等显著优势,冲击着传统工艺的低效率,但也给传统工艺带来了新的发展新机遇。继承创新与时俱进成为发展关键因素,大众审美与个性设计的双重需求决定主流消费市场,传承人要主动借助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桦树皮画艺术品进行再创作、制作工艺应紧贴时代潮流,对桦树皮画艺术品的装饰性强的价值进行二次挖掘。

寻找可替代的方案,摒弃传统口头传承、亲缘传承的继承方式形式,采用图文、声光以及3D立体的全息投影或是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桦树皮手工艺品生动且全方位的展示出来。虚拟现实的VR技术可以打破时间限制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桦树皮艺术的手工艺制作过程,可以突破空间限制近距离如观看制作现场般制作细节,能够让体验“互动性”展示的人被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所震撼。

三、总结

当前对于桦树皮艺术以及其他类似的非遗应通过充分结合当前智能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集多平台、地方保护性措施下、多年龄层次受众、全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桦树皮画的继承与创新进行发展,利用新媒体技术能更好地促进桦树皮画传承、创新并打破传统形式的桎梏。

随着新的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新的线上电脑、手机平台在传播推广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仅是桦树皮画艺术品,而且整个非遗行业的传播形式因得到创新而将极具吸引力,以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经过再创新后的新颖性、针对学习者的便捷性。

【相关链接】

制作树皮画时首先要构思画面,这里简单谈几点体会:

第一点是遵循一般的绘画构图原则。树皮画既然以风景画为主,因而可以参照中国画的山水画或风景油画的构图原理进行制作。例如构图时应注意远景、近景关系,对房舍、塔、亭等建筑注意其透视关系,也要注意景物大小、疏密搭配、色彩对比,考虑景物与所衬底板的明暗色彩对比关系等,使整个作品美观、协调。

第二点,是注意平时积累素材。多观察大自然,对美丽景色素描或拍照,参观画展或平时见到较好的画面时多留心观察或记录,总之平时多收集、积累,创作时即可得心应手。

第三点是巧用材料。树皮画就是要利用收集到的各种树皮、枯草枝,压制成的干树叶、花瓣等,巧妙地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画。因此平时要注意广集材料,注意它们天然质地、颜色、形态等的美感。去其不美之处,取其精华部分待用。

猜你喜欢

手工艺艺术品文化遗产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艺术品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