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12-19文_曹立
文_ 曹 立
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如何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国扶贫任务的重心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减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平稳转型。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所对应的时间段不同、侧重点不同、机制不同,但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如何探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首先要增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推进的意识。”因此,应从“五个振兴”中,寻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点和突破口,在实现“五个转变”中探索衔接的具体路径。
一、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转变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人口长效机制的“牛鼻子”,为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奠定经济基础。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产业扶贫对于带动脱贫、提高收入水平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一些扶贫产业仍然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要对现有的扶贫产业进行再造和升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实践中,乡村振兴要在扶贫产业的基础上,整合地方资源,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着力建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与贫困群众建立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现实保障,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只有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实现现代农业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从而占有市场,赢得市场。因此,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土地顺利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制度基础;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把小产品变成大产业,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产业迅速发展,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农业发展处于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关键时期,应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返乡创业园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优质的农产品对接国内外市场,有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培育人才队伍,实现扶贫“尖兵”到人才振兴转变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在于人的振兴、人才的振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培育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都是根本办法。在脱贫攻坚中,把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培育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一方面,我们通过扶志扶智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等,以精神激励人,以智力带动人,贫困群众既有了“我要脱贫”的强烈意愿,又有了“我能脱贫”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培育了一批“扶贫尖兵”,涌现出一大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干部,他们是精准扶贫的“带头人”和“突击队”。这为乡村振兴激活了人的因素,注入了发展的动力。因此,乡村振兴不仅要继续发挥好“扶贫尖兵”的引领示范作用,而且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新农民、新企业家、新技术专家。应坚持“内育”和“外引”相结合,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是培育本土人才,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要把本土人才资源当作重要支撑,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一是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整合各种渠道培训资金资源,通过党政主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等运行机制,实施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类培训计划,着力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民间技艺及社会服务技能,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培养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对农民进行多样化、差异化培养,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通过明确新型农民的职业定位,促进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二是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各类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一是“回引”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资本的企业家、务工人员或知名人士回村任职或创业。以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为支撑,这一类人可以在村“两委”、农村合作社或其他机构任职,带动其他村民创新创业、谋求发展,通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搭建更实用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二是鼓励专业人才、党政人才下乡服务的政策,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三是实施高校毕业生乡村成长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岗位参与支农、支教,打通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职业发展通道。四是做好引进人才的配套工作,建立覆盖乡村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全方位政策体系,特别是关于人才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关系切身利益的政策保障,同时还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激发乡村人才的创造活力。
三、建设文明乡风,实现从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转变
应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文化振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两个平台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武装农民。另一方面应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等道德资源,充分发挥村民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村民品德建设。
二是推动文化有机融合,延续乡村文化血脉。
文化振兴应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以更好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一是依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传统村落、特色古镇、民族村寨、古建遗存等蕴含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载体为主,实施好农村优秀戏曲舞蹈、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工程,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二是促进文化与农业、生态、旅游、科技等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乡村文化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推动文化富民、强村,塑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态势,将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赋予农业更多文化内涵。
四、培育生态农业,实现从生态扶贫到生态振兴转变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环境衔接在于生态振兴,要立足农村的生态优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生态振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所讲到的,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振兴促进宜业、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通过生态振兴,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符合乡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饮用水卫生、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要拓展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空间。保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深入挖掘古村落中的历史遗迹、文化风俗、民间习俗等乡土文化资源。通过优化设计,将自然景观优势转化为旅游观光产业,将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工工业、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健康养生旅游特色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体验与旅游观光型的生态农业。
五、完善乡村治理,实现从组织建设到组织振兴转变
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和保障,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走的工作队”,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因此,要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使他们齐心聚力投身乡村经济社会建设中。
一是锻造强有力的村“两委”队伍。组织振兴应抓牢“头雁队伍”这个核心,通过调整充实、轮训培训等多种举措锻造一支强有力的村“两委”队伍。大力实施选能人进“两委”计划,采取内选、外引、下派等措施,不拘一格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加强带头人队伍教育培训,培训后备干部,开设村干部职业技能专修班。严格村干部实绩管理,以实绩选干部为导向,建立村干部实绩档案,落实换届期间“晒实绩”制度。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广泛运用协商民主,创新基层融合治理模式。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建设。组织振兴应把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建设作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党支部体系建设,发挥组织优势,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不断创新组织方式,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良性运转。
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各地探索了很多“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的模式,就是将党组织活力变为脱贫动力,将党建优势变为扶贫动能,促进扶贫和党建工作的双赢。因此,在乡村振兴中,要通过“党支部+”,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紧密联合体,形成支部引领、企业、合作社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