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反馈有效性探究
2020-12-19福建福安市德艺学校
◇(福建:福安市德艺学校)
课堂反馈的基本释义是,在课堂教学中客体对象对教和学的评价。本文中的课堂反馈主要指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等做出的评价。而教学,拆开讲是两个词,即“教”与“学”,教的主导者是教师,学的主导者是学生。以往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地位,而新课标改革后开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要中倾听学生观点,接受学生反馈,以此实现新课标教学目的,完成新课标教学要求。
一、语文教学中课堂反馈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施与受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应当相互反馈,积极沟通。要促进师生感情,并在沟通交流中培养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其产生“故事真有趣”“语文课真好玩”的想法,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
教师提问,学生给予反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再反馈,如此层层叠加、交互的教学方式,能让课堂氛围升华,让学生的思想与教师的思想高度集中,全部投入课堂学习和知识点的讨论中,同时也间接拉近了师生距离。
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反馈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课前策略: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常规预习方式,让学生先自读一遍课文,并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读完后借助其他辅助资料或工具书尝试着去自行学习和理解勾画出的词语、句子,弄懂其中的意思。另外,教师还可在学生预习课文前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当然,有预习就会有检查,有检查才会有反馈。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主要表现在课堂中提问,以及预习本的批阅。前者是只布置预习问题,正式上课时就预习问题在课堂中抽取学生回答;后者是将预习问题提出来,学生在预习本上作答,课前收取预习本并批阅,通过预习本上学生的回答情况来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看哪部分内容学生可自学读懂,哪部分不懂,哪部分似懂非懂,再根据这些情况调整后面的教学方案。
(二)课中策略:做好原因反馈、情感反馈和互动反馈
1.原因反馈
小学生最爱问“为什么?”也就是这里说的“原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一定要注意角色转换,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一下问题,然后再切换回教师角色,将事情原委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他们原因,这样才能被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就做到了原因反馈。
2.情感反馈
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学来带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情感反馈。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多媒体播放课文相关的图片、录像,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观感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然后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交流讨论,获得积极的反馈。当然,除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图像外,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与课文有关系的事迹、人物等进行描述,导入课堂,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获得情感反馈。
3.互动反馈
互动反馈比较笼统,严格来说原因反馈和情感反馈都属于互动反馈,但互动反馈不仅仅限于原因反馈和情感反馈。互动反馈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产生信息交流的所有行为,包括语言引导、情感导入、提问回答、行为交流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多多进行提问式的互动反馈,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师生感情,二来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思维创造力。
(三)课后策略:重视课外拓展
小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均不如成人强大,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提高语文课堂反馈有效性,课后拓展不容忽视。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思考本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还有哪里存在不足,并采取拓展阅读和检查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复查,以此获得学生的课后反馈。拓展阅读的内容应与课文相关,比如《七律·长征》一课教学结束后,学生都对毛泽东的诗句表现出意犹未尽,这时候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寻找毛泽东其他的诗词文章进行阅读,有条件的还可以背诵下来。这样,既能趁热打铁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在拓展阅读中更深层次地对毛泽东有所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反馈有效性的提升不能只依靠某一方面,还需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着手,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随机应变地改善教学方式,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教师做到了积极反馈、积极沟通和积极互动,才有可能实现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