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对科学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0-12-19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
教具使我们的教学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而自制教具更以其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贴近教学等特点,在教具中占有重要地位。绸都小学的老师也一直致力于将自制教具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本文将以我校科学学科教具的制作和应用为切入点,浅谈自制教具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自制教具的特点
(一)经济且实用
自制教具的特点是取材方便、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教具的材料和工具一般在生活中较容易找到,师生在准备制作时,不必大费周章去找寻;制作方法简单,没有过于复杂的步骤,无须特殊的工艺,师生都能参与其中。由于这些特点,其相对于工业生产的教具更为经济实惠。
另外,一些工业生产的教具在设计制造时,考虑到成本和工艺性,或是缩小体积、紧凑,或是复杂。这些非教育性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削弱教具的直观性和实用性。而自制教具则通过更符合教学的设计,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自制教具一般都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研究制作的教具,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制作,都由创作者自行筹划,在制作过程中还可根据需求修改调整。在制作时间上,可在课上边讲边做,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可以和其他相关课题结合起来,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二、自制教具的价值
(一)推动教育改革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自制教具贴近各科教学,生动活泼,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破”。
自制教具可为老师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所设计、制作的教具,也可为弥补工业产品品种数量之不足、扩大学生动手使用教具的机会,与学生共同制作的教具。前者为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做出贡献,后者则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因此,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为课堂提质增效
自制教具以其特点和价值为教学增光添彩。于老师而言,制作一套好的教具,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教材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于学生而言,参与自制教具的活动,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并引发了对于课程更多更深的思考。因此,自制教具在无形之中就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了。
三、自制教具对科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自制教具或指导学生制作教具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下面,本人以科学学科为例,谈谈自制教具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突破传统实验设计的局限,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科学教学中,时常遇到实际教学条件不符合课程设计的情况。例如,五年级上册《光的强弱与温度》一课,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是:学生在阳光下将镜子拿在手中,将光反射到阴凉处的气温计上,通过增加镜子数量,探索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实际实验效果是:学生很难持稳镜子、控制光线,实验效果差;太阳高度、云量、镜子与温度计的距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效果。我校科学组陆懿、方慧老师通过研究改进,设计了“镜多热多实验装置”。此实验教具,设计成四分之一圆,温度计处在圆心位置,镜子靠在圆弧上,利用类似于凹面镜的基本原理,使得镜子的反射光直接射向温度计位置,再利用几个间格,可以根据不同的太阳高度,调整反射光高低位置,使其正好落在温度计液泡上。教具操作方便,实验效能高,突破了传统实验设计的局限,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对科学的学习能力
科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打开智慧的天窗,培养学生对科学敏锐的洞察能力,进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此也就需要自制教具,将科学教学从枯燥的理论中解放出来。
例如,五年级下册《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课本中原有的实验是加热钢条,观察钢条挤弯大头钉的现象。此实验耗时长,现象不明显。我校科学组袁慧老师重新设计制作了一个“金属热胀冷缩对比演示器”。其作品是加热三根金属丝(铝,铜,钢),让三根金属分别连接三块铜片,模拟“开关”的作用,并分别连接到有三个小灯泡的并联电路中,用小灯泡的亮和灭来体现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兴趣高昂。
(三)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许多调查和研究都显示,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学习的自主独立性还很不够,这将成为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只有自主与创新的统一才能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进取型的人格精神。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教具制作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展,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四年级下册“声音”单元,学生对声音的认识离不开教具的辅助,本单元有许多课程可以设计自制教具活动,老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物品进行教具的设计和制作,甚至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边玩边做的形式来探索。我校科学组金幸娟老师针对“声音”单元设计了一个适合多方向探索的综合型教具。她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竹筒、钢尺、气球皮、筷子等),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动手制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提升了创新能力。
自制教具不仅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补充,更是老师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的一项创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虽然自制教具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与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自制教具的使用和作用,充分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用自制教具武装我们的教学,武装学生的头脑,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