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提问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9江苏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思维数学

◇(江苏: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

一、课堂提问出现的问题

精巧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只顾数量,不求质量;二是答案被老师控制,学生个人想法得不到充分表达;三是候答时间短,学生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四是忽略学困生,导致学生发展不均衡。

这些会制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无效教学。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精巧的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其探究欲望。

(一)围绕“发散点”设计问题

发散性设问是指,对同一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多途径去思考,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散出去,辐射到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在多种答案中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思维。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1.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较深或灵活的问题问优生,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思维;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可以让中等生解答,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后进生,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恢复自信,激发求知欲望。

2.符合学生性格特点

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设计问题,可以减少、避免或克服学生的消极情绪。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设计一些小问题或者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对意志脆弱的学生,可设计一些带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在挫折中得到锻炼,逐渐坚强;对心态浮躁的学生,可设计一些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使其养成耐心思考的习惯。

(三)突出学科特点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从具体到抽象,逐步上升为理论,经过判断和推理,再由抽象到具体,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因此,老师对数学概念的讲解、法则的运用、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要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精心设计问题。

(四)突出学生主体

老师在设疑时要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没问题”的情况,这是不太正常的。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所有人都永远不可能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课上得很“顺利”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容易使学生唯书唯上,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会使学生缺少刨根问底的精神。

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老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如,二年级《角的认识》一课,对于什么叫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但我们不妨“节外生枝”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而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培养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问的技巧

精心设计好问题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要想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

(一)掌握提问的方法

1.创设悬念

老师提问时,要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带着心理期待去学。

2.相机引导

抓住时机,点拨启迪,使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独立解决问题。

3.变换角度

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提问,深文浅问,浅问深究,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从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二)把握提问的时机

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与提问的时机有关。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思维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老师要善于抓住合适的时机提问,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要及时评价,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四、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一)问题的设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在探求真知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最大的价值在于创设情境,适时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使学生成为求知的主人,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愉悦心理和成功感。

(二)增加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题

目前的部分教材内容,在问题提出、习题配备上还缺乏探究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运用教材的同时,要花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