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长期保存机制分析
2020-12-18张会芳
张会芳
【摘要】随着数字人文时代的到来,现代科研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古籍文献资源的深层开发和长期保存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式。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长期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运用图书馆常用的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技术,对古籍文献专题数据库构建技术及规范加以明确,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字化长期保存机制,为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大的助力。
【关键词】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机制
古籍文献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记载着我国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价值。古籍文献大多是纸质资料,容易受到人为、自然等因素影响,导致存储利用困难。图书馆是收藏和保存古籍文献资源的重要场所,而古籍文献的保存对于技术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数字人文时代,应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大力开展数字资源整合和可视化服务,建立古籍文献数字化长期保存机制。
一、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价值
(一)符合古籍文献保存客观要求。很多古籍文献都是纸质材料,容易受到老化、潮湿、虫蛀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长期保存。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古籍文献,通常会采取文本影印或制作微缩光盘等方式,用于避免纸质原件丢失、延长古籍保存时间。但是由于古籍文献种类、数量较多,因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也相对较低。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发展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大大提高古籍文献的存储、检索和利用效率。
(二)符合古籍文献深层开发要求。图书馆古籍文献,受到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其流通率较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图书馆收藏古籍文献不完整,提供的服务也主要是借阅,没有实现对古籍文献资源的深层开发。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古籍文献,确保其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价值。采用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古籍文献存储状态加以改变,为用户借阅传播提供更大便利,也能让隐性知识显性化,加强深层开发。
(三)符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求。古籍文献记载了我国历史发展中优秀灿烂的文化内容,蕴含着前人的智慧结晶。一旦被破坏或消失,珍贵的文化遗产就会消失。因此,图书馆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能够实现替代性开发,取代传统的纸质文本,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这些经典的古籍和文件。在当前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古籍文献资源传播,符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发展的需求,使这些古籍文献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文化传承价值。
二、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技术
(一)文本挖掘技术。文本挖掘技术,主要是从文本集合、语料库中,提取信息并发现有价值的潜在知识。文本挖掘技术作为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实现对古籍文献的深度挖掘。在古籍文献数字化处理中,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文献中的篇章结构、人物关系加以分析,整体分析大规模文献,从而对某个时期流派的作者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对比分析,对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从而获取相关知识及经验。还可校勘对比同类作品,对历史真相准确还原。
(二)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空间数据,然后将事物的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起来,提高用户查询信息的效率。在图书馆古籍文献数字化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能够使用计算机对空间数据快速整合,形成信息分层、视觉化、地图分析,它涵盖了时空检索结果,提高了检索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例如,可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针对特定的古籍文献作者,自动采集分析综合信息,进而形成作者生平行踪路线图,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查询阅读古籍文献。
(三)知识发现技术。古籍文献资源具有复杂的类型,采用知识发现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及重复建设。例如,运用该技术对文献管理系统加以建立,更加高效科学地整合管理古籍文献资源。系统可提供知识发现检索、分类管理、古籍导入等功能模块,可以自動扫描识别、采集资源、调取文献,在原始数据库中导入古籍文献资源,并进行分类处理。根据分类处理结果设计检索页面,利用知识发现技术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三、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一)数字化工具选择使用。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处理工具被开发和利用。在古籍文献资源保存方面,也提供了更多的方案。例如,古籍资源数字化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古籍和文献全文的数字化转换,处理精度很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分析、阅读、检索功能。在古籍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准备阶段,可以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字供应商,确保数字化处理工具性能满足要求。数据库设计需要内部数据存储器的兼容性、吞吐量良好。
(二)数据库构建步骤方法。图书馆应该做好古籍文献采集工作,我们可以与商业机构合作,直接购买数字古籍和文献资源。连接整合网络资源,使用网页检索工具,快速采集资源,在专题数据库中填充。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深度挖掘,建立可视化的古籍资源地图,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搜索需求。数字编年史和敦煌文物的内容以国家图书馆建立的全文图像数据库为基础,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高级检索和相关检索。
(三)数据库工作流程规范。在古籍资源采集整理中,建立统计的阅览、编目、采集标准,减少资源浪费及重复建设情况。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制作中,妥善处理专业校对、特征匹配、图文对照等,并排序整理相关资源,确保有序、准确、完整地录入数据库信息。实现数字化的古籍文献存储,分别设置图像处理、信息识别、分类扫描等操作流程。针对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确保图书馆员严格执行。数据库检索界面应友好、简洁。设置在线词典、资源导航等辅助功能,为用户高效便捷的检索提供便利。
四、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长效保存机制
(一)建立统一古籍长期保存标准。在数字人文时代下,图书馆不但要对古籍文献研究价值进行挖掘,对古籍数字化建设工作不断强化,与地方志研究机构、出版社、博物馆等建立联系也是必要的。通过在古籍和文献数字化保存标准方面的合作,建立统一的古籍长期保存标准。古籍文献资源种类丰富,如果不能实现统一的编目及存储标准,将会对其可持续开发造成影响。基于此,图书馆等文献存储机构,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合作成立古籍文献资源开发标准委员会,专门制定和合理调整标准,形成统一的古籍开发、评价和保护体系。
(二)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缺失是影响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保存的重要因素,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当前图书馆擅长古籍修复研究的专业人员数量较少,后续人才比较稀少,难以满足工作持续开展的要求。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利用,对于人员能力素质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数字人文时代下,图书馆要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在各级高校中,古籍保护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都要涉及保护评估专业,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古籍文献的保护中来,为数字化长期保存提供人才保障。
(三)建立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共享机制。图书馆对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是保护和共享古籍和档案,让更多的人可以访问古籍和文件。在古籍数字化保护方面,许多古籍存储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基本上可以实现古籍文献的快速在线检索和全数字化转换。然而,一些机构将古籍文献视为自己的专藏,不愿与他人分享,从而造成了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的情况。所以,在数字人文时代下,图书馆要建立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共享机制,各级信息机构充分联合,对古籍文献保护进行分工。
五、结语
古籍文献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古籍文献由于留存时间较长,因而在传承与保护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难题。基于此,在数字人文时代下,图书馆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建立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长期保存机制,为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志鹏.馆藏古籍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与实践“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为例[J].数字化用户,2019,25(14):171-172.
[2]于新國.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图书馆自馆配文献资源建设为例[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7,12(1):1-4.
[3]宋萍.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在线数据库研究——以《古代俄罗斯手稿文献》项目建设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17(6):67-69.
[4]赵文友,林世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J].新世纪图书馆,2018,16(5):314.
[5]布乃静.独立学院图书馆特色馆藏及数字化研究——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图书馆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8):173-174.
[6]涂家兴.肇庆地区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以肇庆·高要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项目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79-80.
[7]何承斌.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探析——以安庆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425(07):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