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性别素养的中职语文活动性教学实践
2020-12-18华雪琴
华雪琴
摘要:性别素养,是健康的性别习惯和良好的性别品质的体现,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笔者从中职语文活动性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性别素养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性别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性别素养 中职语文 活动性教学
近些年来,“花美男”“女汉子”等模糊性别概念的名词不断涌现,还有一些带有性别歧视的名词也广泛传播,人们一面大呼“男女平等”,倡导“男女平权”,一面戴着有色眼镜,乐此不疲地给男性和女性贴上各色各样的“性别标签”,这恰恰体现了现代人性别观念的扭曲和性别素养的缺失。那么,在中职教育中,教师要如何帮助学生端正性别观念、提升性别素养呢?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发挥中职语文活动性教学的育人功能,通过性别素养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欣赏男性和女性的性别特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习惯和性别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开展人物赏析活动——培养性别平等意识
“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性别素养教育,绝不是将男、女性别意识相对立的教育,也不是专门针对男性或女性的教育,而是站在性别平等的视角实施的对“人”的教育。基于这一教学需求,中职语文教师可以打破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主题与主题之间的界限,将富有人格魅力的文学人物形象整合到一起,开展“人物赏析”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人物赏析过程中认识到,无论男女,都可以拥有远大的人生理想,都可以实现独特的人生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将《纪念刘和珍君》《我的母亲》《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把栏杆拍遍》等文章整合到一起,开展“人物赏析”专题活动,使学生在人物赏析的过程中,卸下关于性别的“有色眼镜”,学会从性别平等的视角来欣赏“人”的魅力、追求“人”的价值。首先,自主阅读,体会人物性格。在活动的初始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四篇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点体会文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其次,小组交流,感悟人格魅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刘和珍”“胡适的母亲”“蔡元培先生”以及“辛弃疾”等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个人信仰等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每个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每个人物身上独有的人格魅力。最后,集体讨论,思考人生价值。教师所选的四篇课文中的人物在生活年代、社会地位、教育背景、人生经历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从不同层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受到了人们尊重。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人”的魅力与价值无关、与时代无关、与地位无关,更与性别无关,无论男女,都可以平等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展现自己的魅力、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将“男女平等”的思想深植在学生心中,将“男女当自强”的观念融入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实现性别素养教育的渗透。
二、开展情境体验活动——感知性别特征差异
男性和女性因为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难免会展示出不同的性别特征。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并不是否认男女平等,恰恰相反,而是更好地实现男女平等。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刻意地忽略或回避男女之间的差异,相反,应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深化体验,使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体验活动中逐渐认识并正视男女的性别特征差异,使男生和女生都形成与自己性别相和谐的性格气质和行为习惯,并提升对自身性别的认同感和对异性的鉴赏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学习《边城》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组织学生开展情境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性别特征差异。首先,代入角色,情境表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代入人物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并在表演中体会男性与女性在性格、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其次,剖析人物,明确差异。学生在戏剧情境中进行表演,必然对人物角色会有更深层面的认识。此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性别的视角进行人物剖析,看看课文中人物的哪些特征属于男性或女性的“共性”特征,而哪些特征属于人物的“个性”特征。例如,翠翠的性格特点是天真、善良、敏感、执着,那么,翠翠的性格特点中有哪些偏向于女性的“共性”特征,又有哪些是独属于翠翠的“个性”特征呢?再比如,翠翠爷爷的性格特点是善良、勤劳、淳朴、尽责,他的性格特点中有哪些偏向于男性的“共性”特征,又有哪些是独属于翠翠爷爷的“个性”特征呢?学生经过讨论,能够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征有更加全面而透彻的了解,从而明确男女的性别特征差异,理解男性与女性在身心发展中的区别。最后,重塑人物,完善自我。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有优点,也有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性别差异的视角,根据自己对于男性性格特征和女性性格特征的理解,赋予人物新的性格或经历,使人物趋于“完美”。于是,翠翠可能变得更加勇敢,天保可能变得更加洒脱,傩送也可能变得更加主动……总之,学生通过重塑人物,能够将更多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美德加到人物身上,从而不仅理解男女的性别差异,更完善男女的性格属性,提升自身的性别素养。
三、开展合作实践活动——体会性别互补优势
男女不只在性格气质上存在差异,还在能力结构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感觉差异。一般来说,男性的视觉感知力较强,而女性的触觉和听觉感知力较强。因此,在物理、数学等对空间架构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上,男生往往比较有优势;而在英语、音乐等对听觉和感知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上,女生往往比较有优势。其次,记忆差异。研究表明,男生的逻辑记忆能力较强,女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和情绪记忆能力较强。因此,男生在记忆定理、公式、原理等逻辑性较强的内容时比较有优势;而女生在记忆课文、戏曲等画面感较强的内容时比较有优势。再次,想象差异。一般来说,男生的想象比较抽象和现实,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女生的想象比较形象和梦幻,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因此,同样是设计工作,男生的设计作品往往更具实用性和创新性;而女性的设计作品往往更具美感,更重细节。最后,注意差异。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女生的专注力要高于男生,女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有意注意,不容易被外界所干扰;而男生的好奇心要高于女生,男生能够迅速被新奇事物吸引,引起无意注意。因此,相比较而言,女性更容易胜任会计、文员等对专注力要求较高的工作;而男性更容易胜任数控、程序员等对创造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性别优势、欣赏异性的性别优势,并通过合作,体会性别互补的优势。
例如,在学习《致橡树》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男女生协同合作,以“青春之歌”为主题,共同组织并参与诗歌朗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男生可以发挥视觉感知优势,绘制活动会场的装饰草图,而女生可以发挥触觉感知优势,负责装饰物的采购与制作;男生可以发挥逻辑思维的优势,设计活动流程,而女生可以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补充活动细节。同时,男女生可以共同朗诵诗歌,在诗歌优美的语言与舒缓的节奏中感受两性平等之美、和谐之美和互补之美。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男性与女性不同的优势,展现男性与女性不同的魅力,从而实现性别素养教育在语文活动性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陈新叶.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与性别意识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庄颖.中职语文活动性教学实施“性别素养教育”的策略[J].职教通讯,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