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合力下的幼儿园德育探究

2020-12-18路小清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合力德育工作幼儿园

路小清

摘 要:德育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幼儿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惯性依赖于教师,正是这种单一局面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高效开展,更影响幼儿德育水平提升。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多方共育,幼儿园德育教育也是如此,除了要在园区开展德育,还需发挥家庭和社会等作用,形成合力下的德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功能,促使幼儿养成正确行为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工作;合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47-02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启蒙教育主阵地,更是形成良好品格与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但幼儿年龄偏小,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幼儿园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发挥各方作用并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提高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1.强化师资队伍,形成德育新局面

教师水平关系到德育教育质量,因而需要强化幼儿园教师德育师资队伍,打造德育新局面。首先,健全完善制度;每个领域都有对应的规章制度,教育领域也如此。幼儿园应健全完善制度提升教师德育能力和水平。以往德育教育工作过于依赖教师主动性,一旦教师丧失参与德育工作积极性,那么德育工作就停摆不前。究其原因和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拥有较高的自主权,但且自身也缺乏考评和监督机制,上述缺乏交流且孤立感较强的教育活动会在无形中消耗教师热情,长期以往必然会对幼儿教育事业产生疲倦感。对此,幼儿园设计制度方面应结合儿童特征,同时兼顾幼儿特征,使教师教育更具有针对性。针对教师德育结果评价要体现量化标准的同时发挥教师德育独特性。而幼儿园可组建督察组非定期督查教师德育活动,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发挥教师榜样作用;教师是幼儿经常模仿的对象,基本上所有幼儿对教师都有天然的仰慕和敬佩心理,惯性模仿和学习教师一言一行。正因如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规范自身言行,重视言传身教作用,从一点一滴中感染幼儿。相关教育者曾说过,具有良好品德的教师必然能影响学生一生,整个学校也会因此形成良好的风气,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而需要强化幼儿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师一言一行,发挥榜样作用,促使幼儿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园风,帮助幼儿形成健全思想品格。

2.构建德育网络,营造德育好氛围

幼儿德育工作并非短期就能实现目标,而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如果要想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理念,提高德育实效,就需要强化德育管理。幼儿园管理层人员也不能置身事外,需要发挥自身领导小组引导和指导作用,根据教育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标准统一德育思想,转变自身错误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达成共识,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构建德育网络,将幼儿园、党政部门、教师部门、后勤组等多个体系联结到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分层管理,促使每个部门均能发挥功能。幼儿园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围绕现代教育倡导的“养成教育”观点制定多元化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彰显德育教育工作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特征的同时全面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德育还需和幼儿园园风、园貌、园纪等工作相结合,既要从整体局面构建德育网络,也不能忽视细微之处,每个员工各司其职,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关教育理念指出,幼儿园德育应注重培养幼儿形成正确行为习惯,并搭配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幼儿园从早晨入园到晚上放学回家等一系列活动都有德育因素,教师在实施德育措施时并非直接讲述或对幼儿下达命令让其操作,而需要结合幼儿身心特征逐渐渗透,可先从情感教育导入,巧借幼儿园中突发事件或有利环境因素实施随机教育,这种方式较易被幼儿接受。

例如,当幼儿听从教师教导后独立穿衣、洗脸、运用小勺吃饭等,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当幼儿得到奖励后会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做到更好,最重要学习到的良好行为习惯则会内化到思想意识当中。教师要将德育和幼儿一言一行、吃穿住行等多方面相结合,促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如果惯性批评幼儿则会让其变得越来越胆怯与敏感,不利于形成良好品格。教师应善于紧抓幼儿亮点并实施随机教育,例如,有幼儿玩过玩具却没有整理的习惯,可采取以下教育方式,当看到幼儿穿戴漂亮,干净,整齐时则可运用夸赞性语言对其表扬:“哇!你今天穿的真漂亮!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此时幼儿会愉悦的回答是的!教师继续说:“你自己最漂亮还不是更好,如果你要把你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整理的像你一样漂亮,那么才会更完美。但是你的玩具十分凌乱,和你的整洁的衣服不相符,该如何办呢?”幼儿听到教师的讲解后则会立即收拾玩具。与此同时教师可适当在同伴面前夸赞幼儿,将批评和指责化为指导和引导,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更会让幼儿主动改正自身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当前大部分幼儿为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的宝贝,也因此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遇到困难惯性哭泣、犯错不懂得道歉等不良习惯。教师可针对幼儿特征实施教育方式,例如,针对性格霸道的幼儿需培养其与人和善、和谐宽容的个性,针对性格内向的幼儿是则需要培养其勇敢和坚韧的品质。教师应结合幼儿日常活动从自我保护、卫生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方面渗透德育,促使幼儿获得良好发展。

4.打造三育一体,发挥整体性效用

德育教育工作并非单单集中于幼儿园,还需要家庭与社会全力配合,由此一来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德育质量。首先,家庭方面;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首要阵地,更是最先传递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主阵地,甚至对幼儿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父母作为幼儿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幼儿的关注和模仿,因而需要充分发挥家庭作用。

对于幼儿而言,受与父母亲情关系影响,接受来自家庭德育教育往往会比教师传授的更为快速,因而需要家长注重配合幼儿园德育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当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后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双方相互反馈幼儿在园和在家表现,便于教师明确幼儿在家中的行为是否与在幼儿园相一致。因为从之前与幼儿家长交流中可得知,部分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正确就餐行为,回到家中则全权抛之脑后,甚至出现挑食现象,因而需要结合家长反馈调整德育教育措施。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为家长明确说明幼儿园实施的德育措施和相关生活行为要求,促使家长按照幼儿园要求在家中实施对应的德育,由此一来才能切实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必要时幼儿园可组建家长委员会,不仅能保证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持久性,更能借此取得家长配合并為家长提供相互交流的渠道,每个家长都可以发表育儿经验或提出疑惑之处,提高德育效率。其次,社会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幼儿教育和以往相比也需要对外拓展,换言之与社会沟通和与社区联手,贯彻经济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三个文明”建设理念。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引导幼儿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负责、合作与沟通,为终身发展做好铺垫。

总之,幼儿园德育工作并非短期就能完成,而是贯穿幼儿从入园到毕业后等一系列长期性和系统化工作。形成合力下的德育工作需要家庭、社会等体系发挥作用,因为幼儿并非单单生活在幼儿园当中,更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调动多方积极因素打造系统化教育体系,多管齐下,大幅度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幼儿教育也会因此大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夏玉琼.学校与家庭形成德育合力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41-42

[2]赵艳军.新形势下幼儿园德育的误区及改善策略[J].好家长,2019(37):71-71

猜你喜欢

合力德育工作幼儿园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套纸杯
合力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爱“上”幼儿园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