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自己

2020-12-18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外部环境智慧人生

主题导语

蒙田说,一个人最坏的状态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支配。我们越是了解自己,就越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苏格拉底、蒙田、爱默生等哲人一再强调,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我们需要明白,要想真正地认识自己一定要去观察与探索,我来自哪里,我到哪里去,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能做什么……自然而然地,一步一步开始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质,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

经典赏读

了解自己是人生的第一堂课

〔美国〕奥格·曼狄诺

从刚刚拥有思维懂得如何思考的时候开始,人便会试图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就是:“我到底是谁?”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的答案开始越发清晰,但想彻底解读,却又变得困难起来。因为岁月会让人拥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却也渐渐迷失了精神上的自我。

对于一个人来说,了解自己是一个重要的成长。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先生曾经提出,人的成长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对自己的了解。戈尔曼先生认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一个人拥有高情商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很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准确地掌控自己。在正确的道德观念基础上再进行掌控自己,这样的人就可以说他拥有超越一般人的能力。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了解世界的过程,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成长,让我们增加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在不断地认识世界中,少年人变成了成年人,幼稚变成了成熟。可以说正是对世界的认识加深,我们才能够得以成长。然而,世界仅仅是我们生存的外部环境,个人的成长要依托外部环境,更重要的却是内在因素,也就是我们自己。

在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中,两个互换身份的孩子,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下,上演了一幕人间悲喜剧。贫儿在成为王子之后,所处的外部环境瞬间变得无比优越,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性格当中的缺陷反而被无限放大。就这样,一个穷奢极欲的王子诞生了。王子在变回贫儿之后,外部环境变得无比恶劣,但最终却使他成长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意识到,对于个人的成长,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对外部了解得越多,得到的智慧也就越多。如果没有“了解自己”这个前提,对于个人成长一样是没有用的。这就像一个人探索山洞,手里拿着火把,怀里揣着地图,这样应该可以说是对山洞了如指掌了。然而,如果这个人不知道自己身高,步子能迈多大,一样会迷失在山洞里的。

了解自己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智慧。在一个人真真切切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时,就不会挑战能力之外的事;在一个人明明白白地了解自己的成就时,就不会去标榜超出成就的声誉。

(选自《羊皮卷·认识自己》,有删改)

点评

对于个人而言,没有谁是比自己更应该了解自己的,然而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这也间接地影响到自己的人生。文中所说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视角独特犀利,充满智慧、灵感和爱心,引人正确认识自己,然后突破自己,最终成就自己。

认识自己

毕淑敏

当你企图在两个不同的自我之间游走时,你在生活中的形象就变得复杂混乱,你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令人捉摸不透,甚至你的身体也无所适从了。

我们总是希望表现得比我们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好比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有客人要来,我们会被父母要求:“你要乖一些啊!”等到客人走了,父母会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放松一下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话,却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人物面前,努力表现得比你实际的状况更好。

什么是更好呢?

就是按照世俗的标准,我们要更聪明、更好学、更勤劳、更大度、更幽默、更有责任感、更勇敢、更……总之,是比你本人更完美。这个主观动机可能并不是太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不过,这就形成了一个习惯。

我们把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并以为这才是可爱的,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则是上不得台面的残次品,是应该被掩藏和遮盖的。

这就是自我形象的分裂。我们不喜欢真实的自我,我们把一个乔装打扮的“假我”拿给大家看。当这个“假我”被人欢迎和夸赞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就是别人眼中的“我”。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自卑加重了,我们知道外界的评价都是给予那个不存在的“我”,真实的“我”反倒像灰姑娘一样,躲在角落里捡煤渣。长久下去,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分裂的人。

我年轻的时候,心其实很累。因为总想表现得比自己真实的状态更好一些,便不由自主地要作假。明明不快乐,怕被人看出,以为是思想问题,就表现出欢天喜地的兴奋。后来,终于明白了,要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没有必要取悦他人,没有必要委屈自己。这样做了以后,我本以为机会一定要少很多,因为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只求这一生做一个真实的自我,付出代价也认了。不想,却多了朋友,多了机缘。

思来想去,原来大家都更喜欢真实的东西。你真实了,自己安全了,也让他人觉得安全,机遇反倒萌生。从此,竭力真实。不但自己省力、省心,节省出的能量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且成功的概率也高了起来。

(选自《写下自己的优点》,有删改)

点评

毕淑敏的散文质朴真诚,像一个最懂你的好朋友,在温柔的夜里与你对话。通篇读完,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中,有许多如何排解人生苦痛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获得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佳作风采

为什么要拒绝自己呢?

张笑冉

人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口是心非。很多时候,人类的外表与内在,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系统,而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

契诃夫写过一篇小说《变色龙》。在小说中,男主人公时时变化的性格和立场,既讓我们捧腹大笑,也让我们深思。为什么一个人的性格会如此快速地、连续地发生转变呢?在排除人格分裂以后,我们只剩一个答案,那就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的快速反应。尽管这种选择趋利避害,但他一定会完完全全地丧失“自我”。这里丧失自我与让自己投身于集体生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植物人与丧失自我的人相比,也只是一个没有移动能力,一个有移动能力罢了。

在西塞罗的《论义务》中也曾提到过,个体意识是除集体外最宝贵的存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证个体意识的独特性呢?很简单,表里如一就可以了。仔细回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大多数人却越来越不独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不敢直面自己,也就是拒绝承认自己的另一面,所以他们没有办法统一自己内心的力量,自然最后能取得进步的也就寥寥了。正是因为进步寥寥,所以人们就只能通过牺牲自我意识,以谋求生存。

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成为勇士的标准已经降低为能够正视自己。人内心的力量从来都是无穷的,但只有统一我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够集结内心的各种力量。也许有人会说,抹杀掉自己的其他面不就好了吗?但实际上这并非上策,我们要做的,不是抹杀与清除,而是包容与接受。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用上十几年乃至一辈子,我们也不可能彻底将内心统一。即便统一,可使用的力量也是极其有限的。只有允许自己不同面的存在,它们才愿意为我们效力。

化干戈为玉帛,不同面的“我”将会是我们成长最强的力量源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拒绝那些不同面的自己呢?

【河北邯郸市邯山区滏河学校九年级(2)班,指导老师:岳峥】

猜你喜欢

外部环境智慧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
电网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NG模型分析
政治生态宏观外部环境优化问题探析
独一无二的你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