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与新中国文学经典·郭小川
2020-12-18宁珍志
主持人语:
据《郭小川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十卷日记记载,1961年1月,“31日晚八时多由北京去沈阳,蕙君和孩子们送到车站。次日早六时〇三分即到沈阳,住辽宁宾馆。九时马加来。晚上《文艺红旗》三位编辑来。”《文艺红旗》为《鸭绿江》曾用刊名之一,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主办(辽宁省作家协会前身),在全国的影响力、知名度与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鸭绿江》一样,深远且广泛,月发行量各自为12万与38万份之多。三位编辑到访,除了拜望,重要的自然是组稿,希望《文艺红旗》多多刊发名家大作,不断提振刊物声望,以飨读者。
1961年2月1日至3月10日,郭小川开始了沈阳—鞍山—抚顺—沈阳近四十天的连续采访、座谈、构思与创作历程,酝酿并写出了《鞍钢一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追踪着老孟泰的脚步》、《出钢的时候》、《煤都夜景》、《矿工不怕鬼》、《煤都的回聲》、《胜利矿纪事》(四首)、《婚期问题》、《老矿工的爱情》《别煤都》等壮美诗篇,相继发表在《鞍山日报》《抚顺日报》《辽宁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等报刊。《文艺红旗》“近水楼台”,于当年第四期、第五六期合刊、第七期分别登载了《别煤都》《鞍钢一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长诗”。三位前辈编辑,率先组来负有盛名的当代诗人郭小川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由衷赞歌。上述诗篇,辽宁人民出版社以《两都颂》为名,于1961年6月出版,全国发行。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即使放在当下,也属神速。5月15日,郭小川还在北京修改《两都颂》。
辽宁之行,对郭小川触动很大。1961年5月29日给诗人孙友田回信,郭小川说:“我这次见识了煤矿,给我的教育和鼓舞是非常大的,这是有生第一次。时间虽短(只有十天),感触却多,所以能写一些东西。当然还不可能有什么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因此反映得也很表面。如有机会,我真想到你所在的煤矿去住些时候。我想,我以后如有机会,将集中地了解矿工和钢铁工人的生活,这些大战斗中的战士们,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在矿上待的时间只等于在鞍山待的时间的二分之一,但写的诗却比钢铁厂的多一倍。”看得出来,诗人对自己这个阶段的“两都颂”作品并不满意。
诗人贺敬之强调,当读者一页页翻动郭小川诗作的时候,“目光和手指在触动的,原来就是这样一颗强烈跳动的战士的心。这颗心紧紧地和时代脉搏相连,和祖国江山相连,和人民命运相连。它用革命者的赤诚和诗的艺术魅力卷起感情的风云,推动思想的波涛,不可抗拒地向你胸前涌来……”(《郭小川诗选》英文本序言)郭小川的诗,鼓舞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厦门风姿》《青纱帐——甘蔗林》《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祝酒歌》《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生命里的每一次歌唱,都与新中国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都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思想亮相。
与同时代其他发表重要作品的诗人相比,郭小川诗中的“大我”境界突出,代表着前进和困难中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取向,无论抒情,还是叙事。然而,郭小川全部诗作呈现的并非一个“自己”,有些长诗袒露出的另一个“自己”或更多“自己”,反倒趋同诗与生活相依生存的表达逻辑,反倒符合或者重合生命的真实曲线。《白雪的赞歌》的爱与同情、惆怅怜悯,《深深的山谷》的个性心理、和平主义,《望星空》突然涌现的空虚、幻灭情绪,《一个和八个》灵魂推举的人性光环,虽与时代构成了强烈矛盾冲突,却再现了郭小川精神视野的辽阔性与柔软性,而诗人的纯粹性有时也靠丰富性表达。
郭小川爱这个光明的世界、残缺的世界,他用自己的心灵赞美,用自己的感情弥补,满腔热诚,一生忠贞,与新中国的前进步伐同呼吸、共命运。他也有违心时刻——特殊时期有过对自己诗作一遍又一遍地“无限上纲”并做出“深刻检查”。这些“检查”,不仅是历史的疼痛,也是现实的疼痛。但愿那样的日子不再来,诗歌呈现内心真实谱系毕竟是生命自由的一种形态。今天我们重读《两都颂》部分诗作,是对诗人郭小川一次深情的缅怀和纪念,并充满对当年三位编辑的敬意。
主持人简介:
宁珍志,职业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编审。有散文、评论、诗歌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学自由谈》《天涯》《青年文学》《儿童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