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的命运之书

2020-12-18周蓬桦

鸭绿江 2020年11期
关键词:篾匠乡间

笋:一把锋利的匕首

要么尖锐,要么顽固;要么温驯,要么狂放;要么抵抗,要么顺从;要么锋利,要么破碎……总之,一棵笋的诞生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泥土决定了笋的品质——在春天,冰冻刚刚结束,大地尚处于板结期;乍暖还寒,天空有零星的雨和飞鸟出现,而成千上万的植物种子却在地下萌动发芽,经历着破土的熬煎。我要说,这时候土地的内部是多么温热!它不同于地表的僵硬,而是像母亲受孕一样承受着子宫剧烈的活动——它顺应地球的转动而日益膨脹、壮大,直至突然发生爆裂。应该说明的是,这堪称巨大的爆裂之声往往在夜间发生,沉睡的人们是听不到的,连同河岸边的茅屋和牛栏也听不到。还有隐藏在水中的鱼,岸上的虫子,村子里的打更夫,跳大神的巫婆,击鼓的大汉和吹埙的送葬师。

如果用一把利刃小心翼翼地切开一块温热的泥土,会看到一个嫩黄的幼芽,它拥有尖锐的头颅,斗士的身躯,百折不挠的意志,注定不甘于埋没在泥土之下,神灵赋予它向上的冲力和能量。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

而一棵笋的命运在瞬间注定,让它的一生由无数个不确定元素和要件组合而成:它要时刻警惕人类餐桌的毁灭性猎食,在飒飒奏鸣的风中长大,要么是一把剑,一把锋利的匕首,要么做一件安静的器皿,少女般温润如玉。总之,固执中的吸收,坚守中的迂回,断裂后的复原,伤口上的结痂,跌倒后的爬行,失败后的出发,太阳下的哭泣,长夜里的希冀……这是一部笋的命运之书。

竹筒饭

炊烟从屋顶上升起来。简陋的茅屋,被烟火熏黑的灶台下,老阿婆手持一根拨火棍,在做竹筒饭。夜色渐暗,火塘映照着一张多皱的脸——人生苦短哪,任何人都无法想象,在几十年前,这张脸曾经是整个村寨最诱人的一束火苗。如今,在人生的黄昏,她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凭借一顿竹筒饭的香味咀嚼从前,味蕾里有残存的好时光:谷垛、灌木丛、雨后的积水洼;青春、骄傲和爱情的欢愉。门前的溪水,绕过屋后的竹林走远,而这一切无论出现还是消失,都短暂得像一个恍惚的梦境。

老阿婆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当一株株幼笋破土而出,经历了七灾八难,终于长成一片竹林,会构成一种怎样的景观。远山沉默,大地无言,云朵飘散,只有站立的竹在秋风中诉说——竹叶在风中发出铮铮明亮的歌唱。竹林装饰着荒凉的茅屋,让寂寥与贫穷化为稀有的回忆,让远行客在林边驻足休憩。在一幅古画中,我读到一位骑马的高士,他遇到一片竹林,便忍不住翻身下马,把一匹瘦马拴在怪石桩上,自己倒在竹林边鼾然长睡,长袍腰间的酒壶木塞已经脱落在地。这幅画令我联想到“竹林七贤”的来历。

而当祖先发明的竹筒饭,便意味着竹又一次被雪亮的斧头伐倒,然后身体被残忍地劈开缺口,让碧绿的鲜血喷涌而出,自此一根竹不再完整。那一刻,竹王在林间发出明亮的低语,它忍受着怎样的丧子之痛啊。秋风吹来,竹叶沙沙,大地上响起一支庄重的安魂曲。

一棵难逃劫数的竹,就这样走向一把斧头,走向火的涅槃,走向比活着更妖冶诗意的死亡,走向石头垒砌的柴燎土灶——一口被火煮沸的鼎。

乡间梆声

小时候,冬天的清晨,我时常被窗外响起的梆子声吵醒,声音响彻悠长的胡同。我知道只要一出门,便会看到一个面色黝黑的男人手持一只梆子在敲,他的身边是一辆手推车,白色粗布下是刚出笼的鲜豆腐,或者一篮子馒头,它们来自光线幽暗的乡间作坊。作坊的屋顶之上落满了麻雀,门前被废弃的石磨落满了雪。做豆腐的过程虽然谈不上十分复杂,但对火候的把控功力要求却很严谨,比如点卤水吧,要精确到分秒毫厘不差,否则做出的豆腐就会“老”或“哏”,有的干脆“溲”了。那么,一晚上的劳作就白费了。在胡同之内,我率先注意到豆腐小贩的手被冻得通红,像一只大水萝卜。而他手中的梆子是用竹子做成的,一根完整的竹子变成了器物,衍生出一种味道独特的乡间格调,自此一棵竹脱离了团队的局限,成为一根出家游走的竹。竹子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开始见识广大的世界,道路、山川、河流、旷野、形形色色的人、生灵以及风物;它用响亮的声音把小贩的心思传达给沉睡的食客,也震醒了乡间的羊圈和鸡笼,它见过一只鸡怎样在咯血中死去,祭奠黎明。从此,人们发现在广袤的乡间有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一根尖锐的竹,像个衣衫褴褛的光头僧人,在大地的心脏游走。它让古老的风俗里多了另一种被敲击而成的语言——小贩省略了费力的叫卖,浓醇的乡村生态向文明的方式靠近了一寸。

成年之后,我从更多的现象中解读竹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迁:由一副梆子到一面铜锣,由一面铜锣到一只扩音器;由扩音器到广播喇叭……直至人类发展到网络时代,手机微信大行其道,信息量呈辐射状爆炸,人们再也不需要一副梆子来代替微弱的呼喊。

箫之呜咽

箫之呜咽让人联想到远古的城墙,在垛口之上的被暗箭射杀的士兵,火攻计实施,城池被袭劫一空。月黑风高,偷袭成风,入侵者总是堂而皇之地用一大堆词汇掩饰卑劣,把谎言与无耻打扮成正义的行动。厮杀过后,狼烟滚滚,尸横遍野,一切回归死寂的平静。这时候一支竹做的古箫幽幽响起,自长天贯穿而下,穿云破雾,实现对亡灵的超度。在某种时刻,音乐像一张纸,或者一只手掌,轻轻地盖住了人间的哀伤,而这一切都需要一支箫来完成。在我看来,竹箫与笛子虽然都取自同一个母体,但使命却截然不同,恰如一奶同胞却性格迥异的兄妹。竹箫总是对自己的妹妹爱护有加,让她隐居在象牙塔内,而自己主动承担起一份现实的残酷和扑面而来的血腥气息。

笛子是用来表达欢快的,适合吹奏轻浅的牧歌和童谣,或者在马灯照耀的打麦场演奏一曲《庆丰收》式的乡间小调。总之,它承载不起重大的主题、庄严的仪式、辉煌的祭典,以及历史沉重的喘息。在一支古箫面前,一支短笛的乐曲显得多么肤浅——这充分说明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快乐总是肤浅的,具有短暂和虚无的的本性。清代文人郑板桥以画竹咏竹闻名于世,其实他是以竹寄情,喜欢竹的散淡风范,“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身居官场,他有诸多不为人道的无奈与悲哀。一介文人在那个时代,若想保持一份清高与独立,何其之难,遂选择一段竹节自勉自慰,直至成为灵魂的符号。板桥先生在鲁地为官,故乡尚在淮扬一带。有一年春天,我曾到其故居驻足逗留,眼前是一处农家院落,三间低矮的瓦屋,门前自然植有一片葱茏的青竹。江苏兴化是盛产文人的地方,除了板桥先生,还有《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等。我去时正值油菜花开时节,柳堤和垛田一派灿烂金黄——油菜籽榨出的麻油带有一丝野树根的生涩味道。

郑氏画的竹子和书法,我都喜欢。但他却忽略了竹的副产品:竹箫和竹笛。在我眼中,如果一支竹笛老去,就让它置于阁楼的窗台老去吧。而一支箫的老年,却像一位沉默的先哲。如果一支箫死亡了,不妨挖掘一个深深的土坑,将其挺立的身躯下葬。

竹的艺术家

篾匠本是一门古老的职业,我乐意将其称为竹的艺术家。在篾匠的作坊里,细细地观察其完成一件竹制器皿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篾匠手里的工具并不复杂,除了一把将竹子盘成细篾的篾刀,还有一把锋利的锯齿,一根竹被“度篾齿”特制的凹槽牢牢固定,柔韧的竹被残忍劈开,变成一片片篾條,篾条在篾匠的手中像竖琴般发出声响,更像是一根根幻想的触须。在那一刻,我的脑海里突然涌出一首顾城的短诗《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一名出色的篾匠,在乡间拥有受人尊崇的地位,门徒遍布周围十几个村镇,他因此迈着蟹子的步伐横行乡野,鼻孔朝天,熟人见到他老远就打招呼,他也只是抽动一下鼻头算是应答。起初,我对他的傲慢十分不解,甚至当面嗤之以鼻,他朝我眨眨眼睛,也不做任何解释,只是专注地埋头做手里的活计。我注意到他是在细细编织一件器皿,图案复杂,这件东西他已经制作了两个多月,后来,我知道这件竹子制作的器皿被高价售出,有人花了近三万元的价格买走了它。几乎就在一刹那间,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乡间篾匠傲慢的来源。

事实正是如此,篾匠因竹的存在而成就了自己的尊严,竹骄傲了一生一世,却难逃篾匠之手的摆布。在篾匠的世界里,一捆竹是一张张扩张的蛛网和一个个绳索的死结。他可以把一根看上去模样不错的竹变成柴火,变成炉灶里的灰烬;也可以把一根长相怪异的竹变成艺术品,在拍卖会上追涨至天价,令人咋舌。

一名篾匠和一名职业魔法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境界高超的魔法师可以随时让自己隐遁,从人间蒸发,或者变成一条鱼顺河水游走;而端坐如雕像般的篾匠,是把指间的一根根活蹦乱跳的竹子变成一部乡间博物志。

在天地间倾听

作为一位清癯哲学家的竹,它从不遮掩自己对事物的鲜明立场,但也对世事保持某种笃定、冷静和客观姿态,拒绝夸大和八卦式的假想。多年来,它时常向周围的人们传达一种有趣的说法:“如果大声吼叫可以解决问题,那么驴子早就统治了世界。”我想这是一棵竹在众声喧哗中沉默不语的缘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活着的目标既不是被过早地砍伐折断,也不是成为乡间耀眼的植物明星,而是修整好一派健康强大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在风雨中节节生长,成为一棵顶天立地的竹。

它认为与其在广场上大声演说,莫如做一个孤独的倾听者——在黑夜浩渺广袤的天地间,在隐约明灭的秋声里,耐心细致地倾听月光下露的滴落。它发现一滴透明的露水居然隐藏着如此大的哀伤,在整个夜晚,露的讲述令它唏嘘不已。通常,一滴露从水的胎盘里蒸发上升,被风吹上天空,又经过一夜的霜冻,在月光的发酵下凝结为露。在露水的夙愿里,它其实是想插上一朵七彩的羽毛,像鸟儿那样飞向太阳的宫殿,自此获得大自在的欢乐。而如今,无论它上升还是降落,都背离了心灵的初衷。在此之前,它曾认真地倾听一只青蛙的哭诉,青蛙在池塘中受虐的细节令它同情;而一只羽翼透明的蝉,在它怀中“知了知了”地表达苦闷,它及时送上安慰,用枝叶紧紧护住这从地下钻出来的民间歌手,希望上天给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不料,在突然的某一天,蝉停止歌唱,变成了一具枯叶似的标本,而蝉的理想还没来得及实现。

一根伫立在河畔的竹,它深谙人性的浮躁与局限——在它看来,没有比人更难以捉摸的生物了,简直匪夷所思不可理喻。比如这个村子里的人一年四季都在筑路,却在阴雨天满村都是泥泞,滑倒了牛和驴,木轮车也深陷在沟壑里。他们在晴天举行祈雨的仪式,手摇着神秘的巫鼓:嘭嘭嘭、嘭嘭嘭!而在雨天的屋檐下编织草绳,暗暗期盼太阳出来,好晾晒潮湿的棉被和烟叶。他们希望冬天的荒地上长出一片竹而不是一片土豆;当竹长成一片葳蕤的森林时,他们又希望一根竹是一只飞翔的暗器。

一盏摇曳的竹灯

你不能否认,片片金属般的竹叶是闪电的形状。当暴风雨来临,竹叶在雨中战栗和哭泣,它们被上天注入了无穷的能量,因为闪电要在竹林中落脚安家,休养生息。而我——文字的奴婢,此刻躲在竹林边的一幢小茅屋里,倾听远山的呼啸,雨水自屋檐狂泻而下。

夜幕降临。吃过老阿婆做的腌笋丝炒青豆,喝了一杯酱香酒,然后泡了一壶福建老白茶——老白茶是一位湖南友人寄来的,那年九月,我们一起在雾灵山摘梨,观赏秋月,大碗品茶,还有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从春季开始,掐指数算,我在这幢竹林边的茅屋里已经居住了整整两个季节,对我而言,这是一段至为宝贵的南方生活。仅仅半年时间,就让一个自幼生活在北方的人完成了一个小小的跨越。准确点说,我已经不可救药地迷上了白露布置的南方生活:寂静的河湾,简陋的木桥,镜子般闪闪发光的稻田。我迷上乡间小道上悠然而行的水牛,在水沟里捡拾黄泥螺的女孩,以及我居住的这幢百年茅屋——它在夜间散发一种凉薄的气息,渗入骨髓,让我有醍醐灌顶般的大彻大悟之感。

在无数个停电的夜晚,我手持一盏竹灯寻找某件被时光遗忘的物什,昏暗的光线打在陈旧的墙壁上,我的影子皮影戏般移动,一本旧年历还在墙壁上固执地述说从前。竹灯摇曳,微弱的光束照在仓房里一口盛过酒的黑釉色瓦瓮上,房梁上的旧农具锈迹斑斑。最终,我找到一件盛米的百年竹器,它细密的编织胜过一千吨华丽的语言。

第二天,我把竹器悬挂在屋檐下,将点亮的竹灯放入其中,我要每天给竹灯添加燃料,让它保持明亮直至久远。如果它在中途不幸熄灭,我将即刻收拾行装下山,不再回还,像一粒倔强的稻米不再归仓。

灰烬之美

而冬天终于如期来临。大雪纷飞之日,火塘正红,散发着木柴的热量。我奇怪这木柴居然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正在迷惑,老阿婆告诉我说她烧的不是木柴,而是废竹劈,这让我微微一愣。望着灶前纸糊的窗户,我知道河岸上风雪正急,山林中落叶随风飞旋,一批竹在入冬前倒下,优质的竹早已被篾匠做成器皿,甚至连竹根也连根挖出,制作成了竹雕——我远在城市的书房里,就有一件用竹根做成的美髯老翁,根须代替天然的胡须,栩栩如生。他始终保持微笑,持有一种可容天下难容之事的乐观表情。按理说竹全身都是宝物,但任何东西都有派不上用场的下脚料,竹也莫能例外,剩下的一些废竹劈便用来填灶膛。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竹劈融入火焰后,并没有发生想象中惊惧的爆裂声响,而是看到它们从容愉快地投入一场火的盛典。这是一棵竹一生最后的狂欢,对于这一刻的来临它好像期待很久了,急切彻底而决绝地投入火焰,像期待一场热恋,一次与久别情人的亲吻。在干净的燃烧里,它张开柔韧的双臂,奔向两片火焰的嘴唇……我目睹到世上最惊心动魄的景象:在最美的瞬间,竹节在火焰中舞蹈,无声地歌唱,成为火焰本身,然后化为灰烬……对于死亡,一棵竹其实早已拥有本质的参悟——作为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灵性植物,它曾经在世间开花,根须扎向大地深处,并且繁衍后代,因此已经没有遗憾。

不管怎样,面对一堆死亡的灰烬,我难免在心中掠过一丝伤感。灰烬,总让人联想起翩翩飞舞的蝴蝶,而竹子的灰烬,是一块完整的铁。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周蓬桦,知名作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石化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散文集《风吹树响》《浆果的语言》《沿着河流还乡》等6部、长篇小说《野草莓》《远去的孔明灯》及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等,在海内外发表作品600余万字。获得冰心散文奖、中华铁人文学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等数十项奖励。

猜你喜欢

篾匠乡间
乡村篾匠
乡间小路
东篾匠
刘篾匠
篾匠父亲
刘永生:行走乡间的健康“守护者”
篾匠的端午
乡间即景
乡景乡人(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