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的目标、原则与路径

2020-12-18方兰欣陈慧敏

知与行 2020年4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传统文化

方兰欣 陈慧敏

[摘 要]文化书写、记录着历史,构成一个民族的传统和割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撑。时代发展变化,绵延中华文脉,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塑造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时代性转化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包含内容、范畴与概念表述的更新,认知方式和情感态度上的与时俱进,社会功能和社会融入上的跃迁升级。特别是要通过时代性转化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落实落细,尤其要以家教门风与社会礼仪重建为切入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伦理化践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深化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4-0074-08

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样法,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书写和记录着历史,形成一个民族的传统和割不断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历史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与时俱进地推动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站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思考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意义重大。

一、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的目标

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之中,传统作为历史性的存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既定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是民族的历史基因,构成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存在的内在基础。传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是在继承与变革旧的传统基础上形成和塑造新的传统。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本质与要求,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时代性转化与发展,对绵延中华文脉、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優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是绵延中华文脉、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需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一支从未中断的文明脉络,为世界文化、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独特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惠及海内的工艺和科技,流光溢彩的文学艺术,独具特色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2]7中华传统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我们的先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与核心理念,通过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对现实和未来产生影响。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反映旧时代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特别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确立,传统文化生成的土壤愈来愈贫乏。要继承传统文化这笔遗产,延续中华文明,就需要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时代性的转化与发展。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着眼于凝聚中国力量、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36文化是最基础、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国家的昌盛往往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沉淀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形成了集体主义取向、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成为中国政治大一统与民族延续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临许多的艰难险阻。这些难题、险题突出表现在我国社会结构日益分化、领域分离程度愈来愈深以及社会群体利益分化等方面。利益分化带来人们思想和诉求表达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元思想与思潮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冲击着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加大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难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能忘却历史、割断文脉,而是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根据时代与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推动转化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要着眼于我们当前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使全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再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在于塑造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表面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变样态,一个民族根本性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相对稳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中逐渐积累、内化、沉淀下来的最能反映中国人精神风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理念与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家庭、宗族和国家,特别是个体与他者、自我之间关系的互动与平衡,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这些美德伦理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法则与道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最深邃的价值追求、文化精神与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塑造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滋养。

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的原则

原则是确保实现某种行为目标的基本标准和基本遵循。“继承、创造、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规律。”[3]84-85由于时代和历史环境的不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转化必须要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检视与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融通中西、博采古今,实现时代性转化与发展。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任何文化都不是停滞不动的,文化始终是在变化发展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文化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只有那些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源和载体。毛泽东曾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534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也就是说要坚持文化的人民性立场。要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检视传统文化与价值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遵循先进文化的性质与方向,从根本上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腐朽和低俗成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其实质就是要把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那些反映中华民族基本精神、价值追求、理想人格的能够穿越时空且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要素彰显出来。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文化的核心体现在价值观上,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对文化发展具有导向功能。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统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价值理念,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是當代中国人核心价值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16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包含和反映着特定的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文化母体。传统文化作为母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文化的精华反过来又对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才会有生命力和群众基础。

(三)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

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样法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而任何一种价值观念及其客体化的存在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形成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问题,重点是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新进程,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体系的内涵进一步补充、拓展、完善和丰富,进而增强传统价值体系的影响力与感召力。[5]10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不仅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传统文化,增加中华文化与价值的生机和活力。要根据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对那些至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传统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使其增加时代性内涵和现代性的表述方式,从而增强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现实感。

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时代性转化的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作为“传统”的价值体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旧时代”的烙印。进入新时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就需要立足时代新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时代化的丰富与阐释,强化词汇、范畴与概念转化,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理念,实现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转换。

(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内容与表述的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既有内容与表述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产物,反映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处理人与自然、家国天下、他者与自我等基本关系范畴中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表述中的语词、范畴与概念所形成的话语体系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在我们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需要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时代性的丰富,对一些语词、范畴与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时代化的丰富与阐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有“阴阳和合”的宇宙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丹心取义”的荣辱观、“共生共荣”的群己观、“重义重德”的义利观、“内圣外王”的修养观、“外圆内方”的交往观,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浓厚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中庸和合”的思想,体现了对民心民意的重视,强调要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以及安民、富民的理念。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但是,这个资源若不加以“净化”直接引用可能会摄入有害成分。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严格的“君”与“民”、乡与野的划分基础之上的,其本质在于要重视、利用民力,以民为政治运作的资本,强调维护地主阶级的皇权对百姓的绝对控制地位。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长远利益,就通过局部性的、眼前的恩惠与形式化的礼仪为封建社会盖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运用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新要求不断挖掘和丰富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同时通过意义扩展与引申能够更好地赋予其时代的新内涵。

其次,词汇、范畴与概念转化。词汇、范畴和概念是一个文化体系的基本骨架。这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与抓手。然而,传统优秀文化价值体系中反映我们民族精神与历史传统的许多价值和思想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意见与看法。为此,习总书记号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需要对传统的一些词汇、范畴与概念进行新的、时代化的解读,与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有效对接。一方面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历史底蕴,另一方面使这些民族历史特色的词汇、范畴与概念动起来、活起来。

另外,注意表述的时代化发展。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时代内涵不同,其文化的展现形式和表述方式不尽相同。古代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区隔,官方垄断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这一时期,文化生产和表述的主体相对单一化,主要依赖政府自上而下的宣教。今天,社会主义文化无论是在内容还是体系上与传统已经大不一样,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与表述则应当调动政府、市场与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人人是主体、人人是环境、人人有责任、人人要参与。在西方普世价值理论与话语霸权体系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需要通过有效的话语体系进行转化与表述。要着重完善和丰富话语体系,以凝练的话语核心征服人,以大众化的话语表述感染人,以创新性的话语增强传播的生动性、吸引力与感召力。总之,要结合群众精神世界的时代性转变,运用新时代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使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获得时代性的言说。

(二)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转化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理念,更新陈旧的、错误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与观念,补充缺漏的、不完整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内容,纠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见,是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进行时代性转化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理念的强大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兼具延续性与普遍有效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感决定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态度是特定主体对于外在对象的知、情、意三方面的综合反映,态度本身包含着主体的意向性与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行为的方向性。近代以来,在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垂范”效应下,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核心理念的认知不足,理解过于简单化,常常怀着一种片面的认知态度。一些人盲目自信,无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情感冲昏理智,看到西方工业文明产生的一些弊病便狂妄地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拯救世界的唯一力量;一些人极度自卑,总感觉自己国家事事不如人,看不清西方普世价值理论背后的文化渗透与颜色革命陷阱,主张全部推翻、全盘西化。这两种极端态度都建立在错误的认识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在不同文明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敝帚自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以自绝于历史潮流,也不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拾人牙慧以迷失于现代化的潮流。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首先要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任务,在民族文化底蕴之根基与时代发展之要义的双重认知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出解救良方,为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凝神聚气。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现代人同家庭的关系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现代性的最根本前提是,一个社会的社会单位不是群体、行会、部落或城市,而是人……是自治的个人。”[6]14市场经济强调个人的能力、贡献与创新,强调后天作为与努力,强调市场交换的平等性,但却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和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实利化,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不断冲击着亲情、伦理的底线。消费主义加剧了享乐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娱乐至死、有钱就任性的碎片化思维与生活方式使一部分人日益浮躁、浮夸。现代社会需要道德与伦理的回归与再认识来慰藉和安顿现代人的心灵世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辩证统一的哲学意蕴与思维方式对于快节奏生活中的人进行自我调节,保持社会健康良性运行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背后的哲学智慧与思维视角,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外化于行寻找最适合的可能路径与最亲缘性的情感歸属。

(三)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功能转化

时移世易,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在本质与时代特色等方面不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身于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影响下的文化场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实现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转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精湛的传统工艺和科技,深邃的人生哲学和道德伦理,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然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特定群体的实际利益。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4]663传统文化与价值体系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难免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中国传统社会是高度集中的封建皇权体制,传统文化与价值体系的一个主线就在于维护这种皇权统治。王亚楠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官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中的这每一个要素,好像是专门为了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学术、思想,乃至教育本身,完全变为政治的工具” 。[7]3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8]我们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就是着眼于时代发展新需要,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功能、作用引导到服务于推动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轨道上,从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与文化支撑。

从侧重维护社会稳定转向激发社会活力与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期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与条件下形成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外在自然地形、气候,而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自古以来相对稳定。中华民族世代的生产生活积累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包含着深刻的农业生产文化。古人结合天文、星象与地理气候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至今仍指导着中国的农业生产。“我国历朝历代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把农业作为社会的根本,作为社会存在和稳定的根基,甚至不惜采取‘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的策略。” [9]213这些都塑造了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抱朴守静的特点,并进而对社会发展导向发挥影响。现代社会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大,强制性地进行户籍限制已经不太现实,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与提升成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要求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处理好稳定的问题,同时也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市场与社会的力量,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加强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从塑造国民依附性人格转向培养公民独立人格。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长期维持着大一统的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多民族国家持久统一与长久繁荣的内在精神基础,也是中国社会精神塑造的重要资源。当然,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都难以避免地打上旧时代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前现代社会中人和人处在一种人身依附和依赖的关系状态,在这一阶段个人不是独立的,自然关系依然是人们的“天然脐带”。传统社会依附关系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传统文化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与情感也带有极强的依附特征,缺乏精神上的独立与自觉,行为上较被动,多服从于他律。由于人和人的特殊依赖与依附关系,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侧重于强调个人对家庭、集体和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个人的权利与需求的满足位列其后。现代社会则不同于传统社会,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社会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变为各阶层之间流动性加强的扁平式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更加强调普遍的平等意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也得到了政治层面的确认与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公民素养与公民意识的培育侧重公民意识的独立与自觉,其目标是培养自律性强的良好公民行为。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要从维护等级、皇权的功能角度切换到协调和平衡公民利益关系的功能上来。要按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建设的要求转化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指向,进而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培养理性自觉又有担当的公民行为习惯,教育和培养公民依法、有序、合理、有度地声张和维护应有的权利。激活传统文化的伦理性与秩序性,让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在现代公民精神“普照之光”的洗礼下真正融入新时代的气息,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承担起时代所要求的新功能。反过来,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接受了新时代的内涵而承担起新时代的使命,从而因为能够褪去旧时代的“壳体”发挥新功能而拥有持续走向未来的生机和活力。

以家教门风复兴推动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新生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特别重视家教门风。近代以来,我们对传统的家庭文化认识不够完善,“泼脏水把孩子也泼出去了”,造成许多好的家训、家规文化资源被贴上反动、愚昧和落后的标签。社会转型期,每个家庭都希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利益最大化,“遗憾的是这些年我们只顾发家致富,无暇顾及什么家训家风”,忽视了家教门风的建设。良好的家教门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生活的重要载体。首先需要挖掘和梳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好的家训、家规、家教资源。这需要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对传统家教家风资源进行再审视,对优秀家教家风资源加以肯定和弘扬,对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分析、指正,辅助人民群众形成既有自身家庭、家族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文明气息的新时代家训、家规与家教。其次,父母长辈要带头示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重建家教门风。有样学样,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模仿对象。父母一定要明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家教门风是家庭和睦、子女成才、门庭兴旺的重要条件,要带头示范、做好榜样。

以社会礼仪重建推动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继承与发展。礼仪是人类对自我的一种规制,“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社会礼仪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形成了灿烂辉煌的礼仪文化。近代以来,传统的社会礼仪由于其历史条件局限和政治运动、市场经济的冲击日渐式微。在“旧礼已去,新礼未立”的空白地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出现了断裂。礼仪重建是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可行路径。首先,要对传统社会礼仪所包含的优秀文化价值与元素进行阐释。一般来说,“礼有形式与内涵两大要素。形式或称为仪式,是为表达礼的内涵服务的。内涵是礼的灵魂,是制定仪式的依据”,[10]10离开了内涵,礼仪徒有其表,离开了形式,内涵和价值也难以表达。要对传统礼仪包含的文化意蕴与价值意义进行大众化的讲解和阐释,讲清楚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的来龙去脉,展现节庆礼仪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其次,要结合时代发展对传统社会礼仪的形式和内涵做出调整,形成符合当代人需要的社会礼仪。与时俱进地推动“成人礼”“毕业典礼”“宣誓”“祭祀”等节庆礼仪的现代化转变,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价值的同时提升每个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荣辱感,强化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关联。最后,要对社会大众进行社会礼仪指导和培训。礼仪文明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需要学习指导和专门的教育培训。国家和社会要承担起这一责任;另外,还要为社会礼仪重建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日常生活环境是社会礼仪重建的土壤,“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的养成受制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一群人乃至一个民族的言行举止的养成则受制这群人乃至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环境”。[11]24应当进一步吸收传统文化资源,尽快建立健全现代社会礼仪规范性标准,让每个人心中有敬畏、有戒尺、有规矩,时刻守住基本道德底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通过每个人的社会礼仪的变革来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既是传统文化自身实现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时代性转化,要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原则,在内容范畴、概念表述、认知方式、社会功能等方面实现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特别是要把优秀价值体系落实落细,以家教门风的重建与社会礼仪的恢复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促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2]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6] [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 王亚楠.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9] 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彭林.家教与门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11] 华智库,刘伯奎.从大国小民到富国强民:国民精神文化转型指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屈海燕〕

[收稿日期]2019-12-1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建设研究”(20YJC710016);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内在逻辑研究”(CKS031);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医科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SKL-2019-2309)

[作者简介]方兰欣(1987—),男,河南南阳人,讲师,博士,从事哲学、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传统文化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作为掌握和改造现实之方法的道德和法律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