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圈构建路径研究

2020-12-18徐维莉曹建斌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6期
关键词:构建路径创新创业教育双创

徐维莉 曹建斌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校企共建社团”视角,围绕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圈的基本结构和构建路径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共建社团;“双创”教育生态圈;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6.035

1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

通过对江苏、山东、内蒙古等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双创”教育课程,但在师资队伍、教学形式、授课内容、课程与专业的融合程度及实践训练载体上存在较大差异。师资队伍方面,“双创”课程多由专业教师、辅导员或行政人员兼任,部分高职院校聘请企业人员以“入校宣传、讲座”的形式展开“双创”教育,但专职从事“双创”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占比不足40%。课程设置及教学形式上,87%的受访院校开设有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有3873%的学校作为必修课,4560%的学校作为选修课;877%的受访院校定期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但经常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仅为2277%。教学形式多以开设讲座、成功人士案例分享、课堂就业指导的方式展开,调研显示,有47%的受访院校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双创”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高职院校多倾向于对 “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其中,8015%的受访学生更乐于接受和加强创业基础知识和创业实务方面的学习,8861% 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473%的受访学生有创业计划。实践形式方面,学生最希望的创业实践形式分别是到企业实习(占7498%)、参加学生创业社团(占6275%)、创业孵化实践(占 5071%)。

1.2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 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理念更新不及时

“双创”教育是我国在进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提出的教育新模式。2010年《教育部關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明确指出:“双创”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双创”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更侧重于对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对“双创”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模式还处于“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简单技能和经营知识的介绍”等层面。因而,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双创”教育与专业发展、企业需求无法有效融合的局面,学生也仅仅是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含义而已。

1.2.2 专业“双创”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一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团队,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双创”教师团队都由校内“兼职”教师担任,在“双创”教学与实践指导体系上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程体系上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等相关课程,但是与学生所学专业融合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创业导师库”建设也不到位,在培养形式、层次、方向等方面存在单一、初级、培养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不能满足对学生持续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生搬硬套”本科院校和发达国家创业模式的问题,本土化“双创教育”缺失,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1.2.3 “双创”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尚未形成良性“双创”培育生态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专门的“双创”实训平台,“双创”中心、孵化基地或双创空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多数大学生“双创”实训基地存在配套不完善、经费更不上、政策不灵活等问题,使得某些创新创业项目存在“中途夭折”“进行不下去”等问题。此外,调研发现,64%的受访高职院校存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问题,导致某些创新项目并无实际市场、项目转化率低等问题。由此可见,“双创”教育的开展还需要良好的培育生态,需要集聚“政-行-企-校”多方资源力量,实施联合共建、资源与效益共享。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承担着培养创新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阻碍,是当前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事情,而基于“校企共建社团”视角,打造“双创”教育生态圈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 “校企共建社团”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圈的基本结构

“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以“校企共建社团”形式将企业(行业)在技术、技能、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优势引入校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也是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的又一创新形式。

“双创教育生态圈”涉及的资源要素较多,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基于“校企共建社团”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圈构成,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圈层、内圈层和外圈层。围绕着核心主体“学生与师资”,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共建社团(包括 “双创”训练社团、“双创”实验社团、“双创”孵化社团等),加强各参与主体(或构建要素)之间在参与程度、参与方式、育人成效等方面的联系。实践中,高职院校需要以先进的“双创”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学校、企业、政府、行业、社会等多方资源的整合,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并可以专业社团的形式,结合专业知识以“导—学—做—行”的方式贯穿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进而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实现“双创”教育生态圈的良性循环。

3 “校企共建社团”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圈的构建路径

(1)树立“协同+共建+共享”的教育生态理念,通过校企共建社团加强“雙创教育生态圈”各主体要素之间的联系。

与生物体系类似,从教育生态学观点出发,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是一个包含多要素、多层次、多阶段的复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双创教育生态圈”首先需要理解并明确“协同+共建+共享”的合作育人理念,并依据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及就业政策指引,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实践形式,做到与时俱进,协同发展。

其次,建设“双创教育生态圈”,重在集合各方资源优势,实现协同融合。就产业创新发展生态而言,校企共建社团应以促进“技术研发—产业变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改革—技术创新”生态链的形成为目标,采用“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政、行、企、校”联合等形式共建、共享“双创”教育资源,协同开发“双创”赛事项目,组建“产教联盟”,共建“双创”产业园、创新项目孵化基地等。在运行模式上通过建设横向联合社团,扩大社团影响力,带来“资源集聚”优势;同时通过纵向社团联盟,将“产业集聚”“资源集聚”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从而符合“双创”教育实践中“理论创新—实践验证—实验优化—创业孵化”的规律。

(2)协同共建“双创”育人团队,完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

师资作为“双创”教育生态圈的核心主体之一,直接关系到“双创”教育的实施效果。传统的创业教育中,由于师资力量比较缺乏,因此往往只注重企业经营的流程化管理、产品(服务)的研发、创新意识与创业技能的培养等“碎片化”教育。而从“校企共建社团”视角共建“双创”教育生态圈,可以引入、集聚更多的专业师资力量,分阶段细分到对应的“双创”训练社团、“双创”实验社团、“双创”孵化社团等部门,形成递进式、合力育人机制。

实践中,“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将“双创”理论与基本技能教育以分类社团的形式补充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依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模式,建立起基于专业社团的“产业协同+‘双创教育+定向孵化+政策指引+社会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江苏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已尝试围绕“校企共建专业社团”思路开发了相应的“双创”通识课程、“双创”专业课程、“双创”实训与实践课程、“双创”拓展课程等课程教学资源。

(3)以校企共建社团为载体,开发更多“双创”实践形式,搭建“双创”成果转化平台,打造良性“双创”教育生态圈。

以校企共建社团为载体,引入企业管理机制,通过共建、共享“双创”实验室、研究院、俱乐部等形式,让受教育者体验“研究—实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运营模式下树立“双创”意识,感受创新过程。同时,以校企共建社团为载体,更有利于集中“政、行、企、校”的专业人才与资源,通过共建、打造特色产业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双创”孵化园等,形成特色产业创新链。此外,可以依托专业社团(或社团联盟)联合举办创客沙龙、“双创”竞赛,通过集聚“双创”教育生态圈中各方资源,搭建“双创”成果转化平台,为学生的“双创”构思提供一个专业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创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也为“双创”转化为生产力奠定实践基础,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善、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徐维莉,葛鑫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83-86.

[2] 张盼盼.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J].科教导刊,2020,(6):181-182.

[3] 庞晓琛,郭红.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圈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9,(6):58-59.

[4] 陈谷平.基于“教育生态圈”互利共生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9,(6):46-51.

[5] 沈宏格.校企共建专业技能型学生社团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0):13-15.

猜你喜欢

构建路径创新创业教育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