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重大节庆报道的融合策略

2020-12-18郗芙蓉贺伟天

出版广角 2020年13期
关键词:广播剧新华网建党

郗芙蓉 贺伟天

【摘要】重大节庆报道是我国新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新华网“庆祝建党99周年”报道为例,分析了融媒体环境下重大节庆报道的融合策略。从新华网的融合报道经验来看,其主要做法是策划专题专栏,重点阐释新时代党的新思想;打造首部竖屏故事片,讲述基层党员干部故事;利用新型表达形式,回忆党的99年光荣历史。新华网的这些做法在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具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关  键  词】融媒体;节庆报道;新华网

【作者单位】郗芙蓉,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伟天,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陕西省社科联基金项目(2015ZH02);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17XZX011)。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20.018

融媒体时代,创新重大节庆报道的融合方式,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是各大媒体面临的一大课题。建党99周年节庆期间,新华网通过精心策划,打造了系列融合传播精品,不仅起到了庆祝建党99周年的效果,也传播了党的宗旨、党的使命、党的建设等重大内容,从而提升了节庆报道的意义。在众多新兴媒体报道中,新华网的报道形式、角度选取、内容设计等都颇具特色,为融媒体时代重大节庆报道的融合创新提供思路。

一、策划专题专栏,重点阐释新时代党的新思想

网站的新闻专题容量大,而且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对新闻网站来说,专题和专栏策划可以说是与其他新兴媒体相比的一个巨大优势。在“庆祝建党99周年”系列报道中,新华网充分发挥了专题专栏优势,经过精心策划推出了重点栏目,在党的生日的重要时刻,对庆祝活动及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进行了深入解读。

1.运用品牌栏目,解读庆祝活动

“七一”是庆祝党的生日的重要时刻,每年“七一”前夕或当天,有关部门都会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对这些庆祝活动进行深入解读,是报道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网抓住党中央的庆祝活动这个切入点,推出了报道《庆祝党的生日,习近平这样安排》。同时,新华网充分发挥原创品牌栏目《学习进行时》的作用。2020年6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庆祝党的生日的一次重要活动。新华网在《学习进行时》专题中的“讲习所”栏目中推出了系列文章进行深入解读,这些解读是对学习活动本身的报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次学习活动。

2.运用大数据技术,追踪网民关注点

大数据技术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很多融媒体产品都是基于大数据技术而创作的。为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更好的融媒体产品,新华网打造了新华睿思大数据平台。在“庆祝建党99周年”报道中,新华网创新性地运用新华睿思推出大数据报道,有效地丰富了庆祝建党99周年的内涵底蕴。

在建党99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里,新华社基于新华睿思大数据平台,以“中国共产党”为关键词,对网民在这个时期内对相关话题的关注度、讨论热词等进行了分析,并開展持续追踪。大数据显示,网友热烈讨论的话题共有14个。其中,“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内容占比超过一半,“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位居网友热搜话题榜首,热度值达94.72。这些数据分析最终形成报道,经“讲习所”栏目推出,受到网民广泛关注,也被各大网站转载。

3.把握热点话题,突出党心民心共振

新闻工作为谁服务?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在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其表现在新闻实践中,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及时了解民意民情,反映民心民声。在建党99周年这样的大事件中,探究网民在关注什么话题是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话题热度也可以反映网民庆祝建党99周年的热情。正因如此,新华网在此次报道中高度关注网民意见,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客观呈现。

这集中体现在新华网推出的《加强党的建设,习近平与网民同心共振》报道中。一方面,通过十八大以来每年“七一”前夕的特殊节点里习近平对党的建设的重视,凸显党的建设在庆祝党的生日中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网民的关注焦点。其中,为党的生日献上祝福,赞叹党的功绩,表达党的传承期望,是广大网民的普遍心声。通过这种对比,突出党心与民心的共振,从而升华庆祝党的生日的重要意义。

专题和专栏是传统门户网站报道重点议题时的重要形式。媒体在长期积累的品牌效果基础上,发挥专题版面空间容量大的优势,把各种新技术、新方式都容纳其中,结合内容的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报道,对新时代党的新思想进行重点阐释。这是庆祝建党99周年的题中之义。

二、打造首部竖屏故事片,讲述基层党员干部故事

党的事业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坚守本职工作的辛劳。建党99周年之际,除了回顾党的历史和卓越成就,党员干部也是重要的报道对象,而且可以通过对党员干部的报道,连接党心与民心。新华网在报道时抓住了这个切入点,推出“新青年·特别节目”,其重点就是打造首部竖屏故事片《家人》,作为庆祝建党99周年的献礼。

1.精心设计海报开头,把“党”与“家”高度融合

庆祝党的生日,要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就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事实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与党的领导密切相关。做好建党99周年报道,有必要强调这一点,突出“党”与“家”的融合,连接好党心与民心。

新华网在报道中不仅抓住了这个角度,而且通过海报设计予以生动展现。在《家人》的开头设计了一张海报,海报由家的图形和家庭成员构成“99”字样,背景由红底、长城、和平鸽构成,把党徽潜入海报下方的“家人”二字中。这一设计简单易懂,但寓意深刻,象征着党的领导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以及家人与党的关系,也寓意着广大党员、广大人民群众是一家人。新华网通过这种精妙的海报设计,让人看完就能够理解党与党员、党与人民群众的深刻关系,提升建党99周年报道的思想政治引导价值。

2.短视频助阵,形象化呈现党员形象

短视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传播方式,拥有传播速度快、短小精炼、生产简单、门槛低、参与广泛等特点,有着强烈的社交媒体属性,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与此同时,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也迅速增长。据Quest Mobile报告,2019年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经超8.2亿。在重大节庆报道中,短视频这种融合传播创新的重要方式,能更好地把节庆活动与普通民众联系起来。

新华社在融媒体报道中充分运用了短视频形式。在新华网《家人》这个融媒体产品中,紧随着海报的是一条时长4分11秒的短视频。视频中,通过警察、教师、消防员、护士、医生等基层党员干部人物的自述,讲述了一个人既是“家人”也是“党员”这双重身份背后的故事。作为家人,他们要照顾家庭;作为党员,他们要为社会大家庭做贡献。短视频还配有党员们身处工作一线的现场视频。通过这种对比,非常形象地呈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形象,为庆祝建党99周年送上特殊且有意义的祝福。

3.文字实录配合,用党员自述激发情感共鸣

在众多的表达形式中,文字是最为古老的,尽管文字之后有图片、视频、动漫等形式相继出现,但文字是最为基础、最能够描述细节的形式。在互联网上,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各不相同,有人喜欢看短视频,有人仍然喜欢看文字报道。为了使融媒体产品符合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新华网在短视频后又配上了文字报道,把这些基层党员的自述记录下来,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作品《家人》中选取了8个党员,他们一方面是父亲与母亲、丈夫与妻子、儿子与女儿等“家人”角色,有着守护“小家”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是为社会奉献的党员身份,为的是“大家”。特殊时期他们往往不得不做出选择和牺牲。例如,疫情防控期间,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世玉坚持一线值守,孩子只能交给父母照顾,当被问及“孩子还小,你就不害怕自己被感染吗?”他说:“和违法犯罪斗争这么多年,危险重重又何时害怕过?”文章最后写道:“他们是家人心里的牵挂,而他们牵挂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家人,因为他们是一名共产党员。”通过人物自述的文字实录,呈现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更容易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从而起到升华庆祝建党99周年意义的作用。

创新传播方式是融媒体报道的关键部分,这就需要创意思维和新技术的融合运用。新华网打造的“竖屏故事片”,不仅在形式上新颖,也在表现方式上融入海报、短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使得故事片能够满足不同喜好的用户需求。这对更好地传播建党99周年节日氛围和庆典意义有重要作用,也为融媒体时代的重大节庆报道提供思路。

三、利用新型表达形式,回忆党的99年光荣历史

建党99周年,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非常多,这就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进行较为全面的勾勒。在建党99周年报道中,新华网通过创新短视频内容、广播剧以及联合创作等方式,围绕表达方式创新,对99年的党史进行了勾勒,突出党在99年里的光荣历史,并与当下共产党员的追梦遥相呼应。

1.创新短视频,回忆99年历史大事记

短视频已经成为当前最受网民喜爱的传播方式之一,也是融合传播的重要方式。但具体来说,短视频的形式中,内容的表现方式却有各种不同的取向,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建党99周年报道是比较典型的重大节庆报道,短视频可以用来还原很多历史现场,也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为此,一些主流媒体积极地把短视频运用到此次报道中。

在此次报道中,新华网在短视频运用上做出了表率,通过历史照片、现实短片、背景图、同期声等方式对短视频进行创新。新华网推出的《“99后”正年轻》短视频作品,时长近4分钟,却囊括了99年的党史回忆。短视频选择了99年党史上的领袖、英雄、模范以及各种大事记的历史照片,对建黨及革命时期进行了回顾。同时,对医生、工人、基层工作者等基层党员进行采访,在视频中以自述的形式展开。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道路,以及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短片后面配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期声,以“追梦人永远年轻”结尾。这一短片反映了99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革故鼎新、引领时代的风貌。

2.推出广播剧,讲述历史上的经典故事

广播剧是一种传统的广播电视艺术形式,主要是以语言、音乐、音响为创作元素,通过情节设计发挥听觉的魅力,具有一定的受众市场。尽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播剧市场有所萎缩,但是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剧得益于媒体融合创新的机遇,逐渐受到媒体的重视,成为融媒体产品创作的一个重要路径。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广播剧创作者与听众。特别是随着音频类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广播剧更是显示良好的发展前景,喜马拉雅FM这样的音频类新媒体代表者已经拥有高达6亿的用户量。

相比其他表现方式,广播剧的优势在于可以将艺术性与新闻性、思想性、可听性统一起来,而且选材丰富多样。为庆祝建党99周年,新华网创作的广播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广播剧根据音乐家曹火星革命年代的经典故事及其创作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经历而改编创作。在推出音频广播剧的同时,新华网也推出了文字广播剧,两者形成互补,通过讲述经典故事庆祝建党99周年。

3.联合创作联动传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联动传播是一家媒体联合其他媒体就某一个主题合作开展报道和传播,对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有重要作用。融合是创新的关键,其内容涵盖技术、内容、平台、渠道的融合创新,而联动传播正是渠道融合的一种。联动创作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媒体机构的人才、智力和资源优势,提升报道内容的质量。可以说,联动传播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技巧,在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网依托新华社,有较强的组织和联动能力。一方面,新华网创作的广播剧联合“学习强国”共同出品。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创作者主要采用云彩排、云录制的方式,通过作品庆祝建党99周年。另一方面,在作品的传播上,网民可以在新华网及旗下新华广播、新华网微信公众号收听,同时也可以在“学习强国”的多个频道及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FM等平台收听。通过这种平台之间的联合创作联动传播,使得产品被更多网民所接触,有效提升了传播力、影响力。

融媒体时代,重大节庆报道面临媒体格局变化的挑战,也迎来媒介技术变化带来的机遇。媒体的既有品牌优势、传播方式与表达形式的创新,是融媒体报道创新的重要方向。在具体的报道创新中,媒体可根据自身情况,运用创新思维,对各种新技术进行挖掘,创作出新颖且能够赢得网民喜爱的融媒体产品,提高重大节庆报道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彰显重大节庆背后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佳绪. 加强党的建设,习近平与网民同心共振[EB/OL]. (2020-06-30)[2020-08-12].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xxjxs/2020-06/30/c_1126178275. htm.

[2]王胜利,张婷. 主流媒体节庆报道创新——以新华社“声在中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为例[J]. 传媒,2020(6):66-68.

[3]赵贺,付玉. 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报道的特征分析[J]. 出版广角,2019(17):65-67+96.

猜你喜欢

广播剧新华网建党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中自协、新华网、行者,共同发布骑行大数据报告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新华网:杭州未来5年推3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