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思达”的中学育人方式变革

2020-12-18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王仁杰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思达读思达教研组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王仁杰

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有效的规划和部署。2019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近几年,尤其是2018 年以来,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在创建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和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学校的过程中,将改进教学方式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助推新中高考改革的利器,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堂教学是完成育人任务的主要阵地,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才能达成育人任务。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中心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一轮的教改要求教学方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遵循学科教学规律”,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

一、推行“读思达”,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为了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元中学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改变简单知识理解课堂,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我校教改从关注课堂的精准教学,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到课堂的整合教学,从而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实高效,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我校结合校情,在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指导下,推行“读思达”教学法,利用课堂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有效表达。

“读思达”教学法源于认知加工理论,其过程涵盖认知输入、加工、输出三个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因此,“读思达”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的充分阅读,指导学生有效思考,鼓励学生分层表达。在前期充分沟通联系的基础上,余文森教授多次亲临学校指导“读思达”教学法的开展。学校认真组织实施“读思达”教学法改革实验,成立了以蔡向阳校长为组长的“读思达”教改实验领导组,负责统筹、协调、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由学校教研处成立“读思达”教改实验工作组,负责具体执行、落实领导组的各项决定,跟踪、反馈教改实验情况,就教改实验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学校还由教研处组织“读思达”教学法相关理论学习,并借鉴其他教学改革方法,发动各教研组积极参与“读思达”教学法实验。通过填写项目表、跟踪与总结经验、反思改进、示范辐射的形式,不断深化教改实验。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厘清本组方案,并召开组内培训会,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含常模课和“读思达”研讨课,要求教师撰写教改心得。学校教研处负责收集“读思达”教改活动反思、心得或发言稿,结集成册。此外,学校还制定了《培元中学读思达教学改革论文发表奖励方案(讨论稿)》,鼓励学校教师加强教学研讨,提高科研能力,总结教改经验,推进学校教学改革。

二、实践“读思达”,探索育人方式改革

学校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读思达”育人方式改革。例如,英语教研组参照黄远振教授的“读思言”教学法,结合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UbD)、项目化教学法(PBL)、英语学习活动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等,尝试以“输入—内化—输出”为模式的英语组“读思达”教学法实践。英语教研组提出了如下“读思达”理解:第一,“读”指除了常规的课内外阅读外,也可以是群文阅读,可以是“阅读圈”(reading circle)合作式的切片阅读,或是长文阅读,抑或是整本书阅读。第二,“思”是指要以提炼抽象的、可迁移的“大概念”(big idea)来引领阅读,助力表达。第三,“达”是指讲、演、写、说,同时Problem-based、Project-based 或Product-based 也是“达”,“达”重要的不是表达形式,而在于它是真实“读”和深度“思”的自然结果。

英语教研组还根据余文森教授关于跨学科学习的论述,尝试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STEAM)。再如,地理教研组已摸索出适合我校地理教学的“读思达”教学模式。通过“读思达”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地理组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析预期成效。从教师层面分析:“读”是课程标准、教材文本、教情学情、情境创设;“思”是教学目标、核心概念、教学方法、问题教学;“达”是教材内容、教学主张、学科思想、核心素养。从学生层面分析:“读”是教材文本、导学预案、材料解读、信息获取;“思”是合作探究、深度思考、知识建构、原理分析;“达”是精准表述、描述阐释、规范表达、辩证创新。

三、问诊“读思达”,答疑实践困惑

余教授多次亲临学校,就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困惑进行一一解答。余教授指出,学校要以学习为中心重建教育。当前我们正从教育时代转向学习时代,从知识时代转向素养时代,学生的学习最终指向的是素养的形成。“读思达”是面向所有学科和学段的通式教学法,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现在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余教授强调各个学科都要重视“读”,要让“读”变成教学的重点,学生“读”不够,就缺乏思考的源泉,也就谈不上深刻表达。余教授希望我校能聚焦“读思达”,深度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培元中学蔡向阳校长在多个场合强调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性,他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读思达”教学法,更要在实践中反思。蔡校长认为在“读思达”教学法实践过程中,初高中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侧重点不同,但阅读是根基。最好的“读思达”是快速阅读、深入思考、准确输出,关键在于平时的渗透融入。

四、总结“读思达”,提高课堂效率

在前期各教研组“读思达”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学校教师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并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为进一步推进“读思达”教学法,实现中学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历史教研组组长徐明老师在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专著《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后,领会余教授提出的阅读教学模式,即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背一背、做一做、写一写、讲一讲。徐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很适合历史课堂,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活动中发生的,他们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谢萍老师分享了高一历史“读思达”课堂教学实践的感受:“刚开始,学生在‘读思达’三个环节均存在问题。‘读’,学生获取信息不完整,缺信息整合能力;‘思’,学生思考角度单一,缺乏思维广度;‘达’,学生无序作答,表达不精准。”对此,谢老师提出在“读”“思”“达”三方面的范式。“读”题,题干找准比较对象、答案来源、设问词、方向词等;“读”材料,学生务必带着问题逐字逐句阅读,标关键、分层次、找角度。“思”,秉持原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思维角度可以将史料中提及的相关历史事物或事件的原因、目的、主导者、对象、内容、性质、方式、手段、范围、地域、过程、新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影响、作用、意义等作为切入点。“达”,不是简单地提取材料零散信息,要做到归纳总结,转化语言,必要时要有推理,表达精简,先答“同”,后答“异”。谢老师认为,“读思达”教学法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强调规范方法渗透,以求学生内化于心,实现能力的迁移。

物理组吴东鑫老师对如何解决物理教学中的“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教师要做好科学阅读的示范,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如审题时,要边读边写边划(画),要根据题意画出情境图等。(2)遵循“读”的先后顺序,先读课本,熟练掌握物理的定律,再读参考书学拓展。要做日常学习的有心人,积累物理词汇、模型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3)读与听和实验相结合,降低阅读的难度。多做实验、多引用小视频或插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吴老师还认为,学习物理不能以听代读,也不能以练代读,而应是听和读、练和读形成有机整体,促进物理素养的提升。

我校在实践“读思达”教学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将进一步聚焦“读思达”,深化育人方式的变革。我校将继续坚持“以学为中心”,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形成适合实际教学情况且易操作性的“读思达”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思达读思达教研组
例说“读思达”在中考文化类试题中的应用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