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微课设计与制作

2020-12-18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黄晖娅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都江堰史料微课

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 黄晖娅

借助史料和微课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考命题的变化、后疫情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都需要史料与微课的结合。借力微课,运用史料,对历史学科的建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指向史料教学的微课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史料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2014 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历史课程提出培养学生形成五个历史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为了使学生达成这些素养,初中历史开始使用部编版的新教科书,书中包含大量各式各样的史料材料,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这些史料来培养自己的历史素养,所以指向史料教学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从近几年福建省历史中考来看,出题者越来越爱利用各种各样的史料营造情境来出题,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概括、归纳、理解等,考查学生各种能力,最终检测素养的达成程度。由于各式各样的史料覆盖了所有中考题型,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势必要多层次、全方位渗透各式各样的史料教学,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分析各种史料,掌握提升应对各种史料题的技巧,提升学生历史应试水平,最终在考试中胜出。因此,课堂中运用史料教学也是基于中考改革发展的需要,与中考发展趋势相统一。

(二)微课教学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新年最大的危机。在疫情开始后不久,教师成为“十八线主播”,在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保证教学进度。平时线下教学,教师一般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多媒体PPT 和投影仪,突然要教师采用新的方式上课,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和茫然袭来,教师不知如何是好。然而教师是强大的,很多教师很快就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微课、微信语音搭配PPT 教学等。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作为此次疫情与网课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教师是否有必要对这次网络课堂有所思考呢?笔者认为,以往我们经常为自己不想接触这些新鲜事物找理由,现在是不允许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没有理由临阵脱逃,所有的教师都是临时上阵,从头学起,尽管很多人面对各种录课软件、直播软件、手机App 感到无力。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并将其熟练运用于教学中。其中,微课因其独特的特点,在疫情时期成为师生不受时空影响、可以灵活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学会微课设计与制作又一次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

二、历史素养视域下初中史料教学的微课设计与制作

史料和微课教学既然都是时代的需求,那教师该如何把史料、微课二者糅合在课堂教学中呢?下面以部编历史七上第7 课的“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目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以微见史”的。

(一)选择和整合史料

史料是记载下来的人类活动的资料,其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地图等史料。对初中生要采用什么程度的史料来教学,我们必须考虑学情。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还是幼稚的、简单的,对深层次的史料肯定无法阅读到位、理解到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哪种史料进行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英国学者蒂姆·洛马斯认为,教科书史料的价值在于:第一,进行说明;第二,澄清旧问题,提出新问题;第三,发展历史的一般技能和认识;第四,发展想象力;第五,用作证据,进行推断和解释;第六,有助于传达真实感。叶小兵教授认为,学生要能够运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历史的探究,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认识。从学者们的观点来看,用教科书的史料进行教学可以实现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形成史料实证等历史意识,培养素养。因此,教师何必舍近求远呢?

部编历史七上中的“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目中,除正文外,共有六则史料,含三幅图片史料和三则文字史料,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在导入时笔者就用“知识拓展”中的“震不垮的都江堰”史料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述新课时,利用《都江堰示意图》讲述都江堰的构成,让学生在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的同时又培养了空间观念。利用正文“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修建的都江堰有怎样的特点,体现了怎样的修建理念?”,最终得出了因地制宜的特点,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利用“相关史事”中都江堰在建成之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灌溉面积数据、“材料研读”的文字史料及问题、《都江堰》一图,引导学生概括都江堰修建的影响,进而明白都江堰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凸显了本目的主题,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二)编写微课脚本

选择和整合史料后的又一环节是编写微课脚本。在编写史料教学的微课脚本时,要注意关注以下两个内容:(1)微课教学虽然简短,但脚本也应该包括课前分析、导入、新授课、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等正常流程结构;(2)脚本遵循规范、精练的原则编撰。用微课授课是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如何才能让知识“入脑”呢?微课授课语言很重要,不仅要有用、生动,还要清楚、精练。

例如,在编写都江堰的构成脚本时,笔者是这样编写的:“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构成。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由于二江的高度和宽度不一样,分水比例也巧妙变化着,在枯水期,河水靠近凹岸,约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保证了灌溉;在雨季,河流相对顺直,六成江水排出外江,避免了洪水的发生,这就是‘四六分水’,同时泥沙也在鱼嘴实现了‘二八分沙’。但内江仍然携带大量的泥沙,不利灌溉。这时飞沙堰来了。内江水在宝瓶口附近,是一滚水坝,起分洪和减少泥沙淤积作用。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一个宽度千年不变的出水口,它约束了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防止了洪涝。这三部分协调运行,实现了分水、排沙、泄洪等作用,实现了成都平原‘水旱从人’的目的。”通过短短的三百来字,写清了都江堰的构成,解决了本目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也让学生认同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三)微课制作开发

1.微课课件制作

微课课件制作是第三环节。首先,PPT 的页数控制在五到八页,不要太多。其次,PPT 上文字内容不要太多,这样在进行PPT 讲解时,学生才能对教师的讲解感兴趣。再次,PPT 不仅需要精美高质,还可以插入音乐、视频,使微课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最后,首页和尾页的设计要有特色。“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目中,笔者设计了六张PPT。第一张是本目的标题,可以配上“2008 年地震后的都江堰”图片。第二张是“想一想”,含三个问题:(1)修建都江堰的原因和目的?主持修建者?地点?(2)都江堰的构成及各个部分的作用?(3)都江堰修建有什么意义?第三张是《都江堰示意图》,地图上特别标出“内江、外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些地点,以利于讲解。第四张是展示教科书中的“材料研读”“相关史事”两则文字史料的内容,以及图片《都江堰》,让学生通过对比,从中获取信息,得出都江堰修建的意义和对现在的影响。第五张以纲要展示都江堰修建的意义。第六张展示小结。

2.录制视频

录制微课视频软件多种多样,可以选择自己能熟练使用的软件,如录屏型、拍摄型等。例如,在这目中笔者用天天录课软件进行录课。笔者在播放PPT 的同时,用适当的语速、激情的语调讲解PPT 上的内容。当PPT 放映结束时,视频也随之初步录制完成。为增强视频的视觉效果,笔者用视频剪辑器对本微课视频进行剪辑,还配上了音乐,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意境。

综上所述,在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将微课教学融入史料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建设发展历史学科有着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都江堰史料微课
拜水都江堰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史料二则
李冰与都江堰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千古奇观——都江堰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