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问题引导进步 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020-12-18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小学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习惯意识科学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时主动探索问题的本质,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小学科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让学生利用各领域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进行活动探索,从而提升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一、采用情感式教学,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极具实践性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想象力、推理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科学教学课堂中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感,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吸引学生的关注,将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或科学道理以积极的、饱满的情感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易于理解。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增加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学生的课堂表现可间接反映其学习掌握情况。其次,应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个人课堂学习见解,分享学习经验与心得,能够灵活掌握知识并现学现用,摆脱“死记硬背”的笨拙学习方法。最后,应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探索未知事物,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坚持积极探索精神,挖掘科学探索潜力。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其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提升其问题意识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以一定的基础知识做储备。所以学生要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才敢于深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找到应对之策。首先,学生在学习科学这门课时,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大体的认识,对学习框架获得初步了解。在预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疑难知识点,可以对疑点问题一一进行标注,然后借助学习工具查找问题答案,也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进行提问式请教,通过老师的详细解答得以解惑。其次,在课堂中要认真听讲,做好听讲笔记,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对于经思考仍难于解惑的问题及时咨询同学或老师,尽量避免将疑惑积累,导致学习难度加大。最后,在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对知识点、疑难点,要不断深刻思考,善于总结。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借助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提高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倡导合作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师生间相互配合才可以顺利进行。应提倡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进行有效、良好的课堂互动,倡导相互配合的、探究式的教学,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下的科学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的应试教学,新课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科学性地挑战权威,保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求知欲。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采取合作式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讨科学的自然发生规律与机制以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对人类、对生活的影响。教师需依据学生自身特征、学习能力、性格等特点有效进行分组,在学生间形成一种轻松的、和谐的求知环境,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分享个人独特见解,共享科学知识有趣见闻。在团体合作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科学学术氛围,学生在老师有效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各抒己见、经验分享、见闻传递,形成积极、大胆、敢于创新、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真理的学习意识。

四、应用实验模型,提升学生问题意识能力

科学是一门积极探索的学科,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远远达不到教学目的,还需借助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应用能力。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及解答问题。

在探求科学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发现科学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彩虹形成的原理时,应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采用背对着太阳喷水的方法制作彩虹。教师利用这一实验现象明确地向学生讲解彩虹的成因及原理,主要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了彩虹的出现。利用小实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探求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课堂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创造,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猜你喜欢

习惯意识科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上课好习惯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