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整合课程,追求有生命力的初中教育

2020-12-18■钱

初中生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性德育活动

■钱 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它倡导的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也是当下教育探索的前沿命题,是符合教育本质的。

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基于学生兴趣,开展课题研究,丰富经历,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实践智慧和创造能力,为学生未来有意义、创造性的生活做好准备。我们致力于“问题、猜想、问题解决、归纳经验、验证、新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使之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明显的标志之一。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价值定位、课程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比以往更准确的表述,使我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新纲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课程的内容范围变大了,一些德育活动、科技活动等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是研究性学习不单独设为一门课,对此,课程专家的解读是,研究性学习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也就是说,我们要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更广泛的主题实践。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江苏省教科院万伟博士的指导下,我们借鉴徐州、兴化等地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度变革的新思路。

一、当前初中教育的问题和成因

现在的教育不乏亮点,整体看,家长比较重视,学生比较勤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问题是我们常常着力于具体的、微观的知识的讲授,很少鼓励学生探讨和研究各种各样的观点,他们无法把学习和个人的生命成长联结起来,不能形成和丰富批判的、创造性的态度与能力。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分数为王。在某些关键的时候,只要有了分数,一切畅通无阻,而没有分数,一切免谈。二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问题。当前,学习的内容呈现严重的碎片化倾向,45分钟的章节式学习,多数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连贯的系统,无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方式上,初中学生最有效的提高分数的方式就是刷题,实践性探索、探究性学习等,都退居到了相对次要的位置。

二、课程的整合实施

作为一所普通学校,我们针对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尝试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来化解这些教育问题。

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门课程与教育基本规律,如因材施教、做中学、核心素养等高度吻合。换句话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秉持的核心理念,其实是所有学科都应该秉持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倡导的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坚持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追求的过程的科学性、结论的深刻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追求的高阶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十三五”课题研究中,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生活力趋向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实施的研究”。我们明确了这个课题作为学校“十三五”期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的探索方向,集中力量完成好。具体的任务就是: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整合学校的德育和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门类的教育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形成系统的、连贯的初中教学新样态。具体做好三件事:

1.搭建“1+X”的课程架构。

课程结构决定教育品质。学校在课程架构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一个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贯穿下的课程实践体系,搭建“1+X”的课程架构。这里的“1”是指一个理念,也就是把综合性、实践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之中。这里的“X”是指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教师的培养。目前,我们学校设立了学习方法工作室,致力于培养一批懂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规律、具有较高学科素养和能力的教师。学校有34位教师加入其中,我们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出20名左右的优秀教师,使他们能够胜任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探索。二是制度的创新。推进“1+X”课程架构,需要资源的整合、新的课时安排、新的课堂评价等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目前学校正在逐步推进。比如,我们进行了新的课时安排,使其既符合国家对初中课程设置的要求,也落实了我们自己的改革诉求,2019年秋学期在初一年级的两个班中试行。我们称其为概念性课表。

(1)本课表在符合国家规定的课程、学时的基础上,目的是致力于落实“1+X”课程架构;(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双师课堂,即一位学科教师和一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或者一位班主任和一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学习进程的跟踪检查。

2.学科综合性学习。

根据深度学习的有关理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决于他的知识组织水平,以及知识之间整合的程度。现实中的许多例子都说明,如果不解决知识组织问题,学生学会单个知识的意义是不大的。我们学校学习方法工作室的教师选择了2018届初三(4)班的一位学生展开综合性学习的辅导,这个孩子的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是很难有机会就读高中的。我们采取的是整体学习法,将知识以整体呈现的方式让他学习、理解,每天给予一定指导,前后历时3个月,后期撤销对他的辅导,观察实验效果。在此后的几次模拟考试中,该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达到中游以上的水平,最终进入了心仪的高中。该实验证明,学习是否能够从部分到整体,从单个知识进入综合应用,是学业能不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体系化的知识才有深度,学生才可以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推进学科综合性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克服知识的碎片化,达到深度学习的理想目标。

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范围的重组,进行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比如说,在化学中考中,实验和计算板块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于是我们编写了这方面的专题,开展整体训练、综合学习,效果显著。综合性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开展高密度的交流互动,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下,一个教师要面对近50个学生,开展这样的探索具有难以逾越的障碍。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双师课堂的教学,较好地解决上述矛盾。

3.德育品格提升工程。

德育强调学生体验的强度。浅尝辄止的活动都是过眼烟云,很难留下痕迹,教育的效果也有限。我们学校的德育总的思路是,给学生设立较高的标准,强调长期实践、反复实践,班主任帮助学生通过努力来达到要求,形成实践性的智慧和能力。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学校德育部门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小课题研究。比如,毛泽东在长征中的作用有多大?普通红军战士为什么愿意长征?红军的长征一定会胜利吗?等等。学生开展了广泛的长征主题阅读、文献研究、影视剧观看等,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演讲、小论文、手抄报)把这次学习的成果呈现出来。这期间,学生思考的是国家的历史、人类的精神、个人的价值,获得的是爱国的情怀、生命的意义、面对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等等。

德育说教的效果是一时的,也是有限的;只有高强度的体验,才能推进情感性记忆结构的沉积,形成生命成长必需的经验和能力。学校正在细化相关德育目标,形成系列活动主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造,提高德育的有效性。2018年4月,学校成功申报了无锡市级的德育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指向‘立志成贤’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努力将德育活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

在多年的探索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非凡的力量和价值。我们深信,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会有力地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形成一种生动的初中教育新生态。

猜你喜欢

研究性德育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