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问题链”教学设计方案分析
2020-12-18周明华
周明华
(灌云县伊芦中学,江苏连云港 22223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已经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分层阅读”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层出不穷,而这些教学方式都可以营造一种积极热情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无障碍沟通交流。
一、问题链的类型及作用
开展“问题链”教学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经验,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利用情境对话的形式,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问题链”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引入性“问题链”,是教师为了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设计的“问题链”。(2)差异性“问题链”,是指相似的一类问题,其结果却出人意料,与学生之前掌握的常识相悖,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的一类问题。(3)诊断性“问题链”,是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易犯错的地方,设置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的薄弱之处充分暴露出来,进而根据错误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错误中逐渐反思成长。(4)探究性“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富有思考性的一系列问题。(5)迁移性“问题链”,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把以往学习的知识改变后用于新的情境而设计的问题,迁移性的问题能够横向或纵向孕育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6)弹性化“问题链”,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发挥空间。(7)总结性“问题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小结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回忆起知识并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而设计的“问题链”。目的是将分散、孤立、零碎的知识点,相互结合组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网,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8)递进式“问题链”,教师根据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利用正向或逆向思维,逐渐提出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二、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重要性
在我国初中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提问杂乱,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和指向性,而且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不当,缺乏阶梯性,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师生间的问题互动并没有高效地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使得学生语文学习滞留表面,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链”可以逐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深入思考,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入难逐渐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链”,这样才能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时期初中语文的“问题链”教学的设计方案
(一)明确教学思路,形成“问题链”整体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有主问题和子问题,主问题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是对全文起主导作用、引领作用的问题。而子问题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每个环节而存在的问题。与课堂教学中的一般提问相比,主问题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可以带动整个语文教学进度的问题。其中主问题与子问题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而且教师都是从整堂课出发,在结合整个教学目标的背景下设计的,两者相辅相成,形成“问题链”。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写的一篇记录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文中采用白描的手法,用简单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最主要的是文章中的写作艺术手法和结构都是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设置以艺术手法为主的“问题链”,像主问题是“这篇文章都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都是在文中哪里体现出来的”,子问题就比较灵活,可以与课堂教学进度相结合,像“找出文章的第二段利用排比和比喻的句子”“文章中状物写景的部分在哪里?”“三味书屋的描写都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等。教师要明确本堂课的主要教学思路,指导学生掌握文章大意,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童趣,同时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根据这一思路,教师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链”。
(二)把握教学重点,确定“问题链”指向性
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多而杂,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学生被盲目牵着鼻子走,学生创新思维得不到拓展,收获甚少。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链”。首先,保证“问题链”的设计要能解决教学重点。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教学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准设计一组有针对性、启发性、难易适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明确语文教学重点,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教学内容和内在联系去探求知识的本质和原理,做到触类旁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和发展智力。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视亲情。同时学习文章要抓住“背影”这一外在表现,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因此,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像“文章一共几次提到背影,都是在哪部分?”“这几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描写人物肖像,大部分都是以正面描写为主,而本文为什么不描写父亲的正面,而只描写父亲的背影呢?”“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最难忘的背影呢?请回忆当时的情境,并向大家讲述出来。”“同学们,此时你们最想对父母亲说些什么呢?”等问题,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指向性。
(三)重视“问题链”,强化“问题链”逻辑性
目前,部分教师常常会在课堂上提出很多问题,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毫无逻辑可言,没有相关性。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混乱,无法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如果问题复杂烦琐,教师还要注意化整为零、多层设问、顺藤摸瓜,逐步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新时期初中语文“问题链”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