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2020-12-18甘肃省高台县骆驼镇中心小学荆立生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镇中心小学 荆立生
一、帮助学生学会审阅数学题,从而感悟数学信息和语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数学主要表现在语言概括、凝练、抽象,数学题包括数学例题和数学习题。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题一般问题不大,问题大都出现在应用题上。学习数学应用题一方面需要抽象思维,另一方面需要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正处在初步形成过程,还不够精准完善。对于科任教师来说,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审阅数学,感悟数学,用语言阅读数学,理解数学题意,表达数学习应用题含着的数学信息。我们应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数学信息,表达数学信息。
一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题意,读懂数学例题或者数学习题,首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再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确定解题的方法,有条不紊的解题思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二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数学课上用精准的语言引导学生解题、看图,表达题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不要急于分析,应先让学生多读几遍题,读题的目的就是先自己内化题意,然后教师再引导分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动脑筋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用有序的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四是在数学演示操作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演示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演示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语言表达和展示操作过程。
二、教师是学生的语言导师,科任教师要在数学课上用数学语言感染学生
小学生最爱模仿,尤其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魔力”,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作为科任教师,一方面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课堂上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用规范的书写和绘画展示数学信息,注意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提醒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中不规范、不标准的用语,纠正数学表达错误。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时,笔者首先结合教科书安排的内容,先从怎样看图入手,教给学生看图的顺序,语言表达的方法,然后教给学生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到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方法。接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举例子让学生先表达,进一步纠正。
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助力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一)参与小组讨论
科任教师要在组织教学时有意识地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其他学生的叙述,从中学习领悟数学语言的运用。
(二)邻桌讨论交流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和现在单人单桌的局限,小组讨论可能有些学生没有时间发言,用邻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可以弥补这个不足,给予每个学生进行数学语言锻炼表达的机会。在邻桌交流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不光是为了交流,还要互相纠正在交流中出现的数学语言错误。通过互相纠正数学语言中存在的错误,可以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
(三)学生小结内容
学完一课或者一个单元,请学生进行小结,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难度稍微大了些,但通过锻炼效果会好起来。起初学生不会小结,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如“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这个单元重点讲了……,通过学习,我掌握了……,还有……没有掌握”。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可以起到回忆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实践操作是学生手与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物质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阐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