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2020-12-18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许英然
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 许英然
一、合理施爱,避免“偏爱”
在教育学校教学中,想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不仅应重视知识讲授,更应重视情感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没有爱心就很难教育好学生。真正的爱,是有原则的、充满正能量的爱,出发点就是激发学生向人生的正确目标前进。这种爱能给学生带来温暖,使学生感到安全,能让他们主动地接近你,愿意与你交流感情、吐露心声,能主动遵循正确的人生轨迹成长。偏爱则是一种无原则的爱,多以满足学生的不当需求为因素,以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主观意愿为目的,不遵循科学施爱的原则而实施的爱。这种爱往往会纵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使他们的行为与性格的养成出现畸形,这种爱是一种偏离轨迹的溺爱。偏爱是一种错误的爱,教育教学中应该避免这种不当的爱,这就需要教师正确认识真正的爱,把握施爱的真正目的,科学施爱,避免偏爱。特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学生非常复杂,他们对爱的需求也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法对教师的爱做出判断与选择,所以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爱的方式,坚决不能纵容他们,施以溺爱。
二、多用激励与鼓励促进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意志和心理品质。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界的刺激。教师一句关心的话,一个鼓励性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动力。当然,这种学习的动力要想长期保持下去,就需要教师平时多关注学生,抓住他们生活、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经常地鼓励和激励他们。低年级学生就像单纯的小天使,他们的眼睛时刻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会使他们开心一整天。当他们受到挫折时,教师用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宽容的微笑,一个奖励的拥抱,都会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颗颗启明星。恰当的语言可增加鼓励的效果,教师如果能够使用积极的词汇,对于学生的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一句“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会让学生感到幸福,继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是一种力量,它不仅具有激发学生求知和愉悦的功能,还具有心理催化作用;只有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否则,即使教师知识掌握得再多,讲得再生动、具体,学生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心不在焉,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要达到师生情感长期和谐一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可忽视。
三、多角度实施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具有师爱需要至少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发自内心地关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第二,不能偏心,特别是对学困生。第三,要主动走进学生生活,深入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第三,对学生的犯错要准确到位,但是内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在对待“优生”和“学困生”的做法上,不能只看到成绩,而是要关注到学生的品质,要看到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要正视优等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学困生的专利,优等生一犯错班主任就觉得不可饶恕,对优等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其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班主任对他的期待和尊重。班主任对“学困生” 付出的爱是真诚的,既要注重对学困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要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师爱、耐心、科学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就必须拥有这三方面的素质。要做好班主任光靠和学生打好交道是不够的,还要和学校、班主任、家长打好交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终身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共同合作。班主任同样要和科任教师沟通好,因为他们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的好坏。班主任和学校更要沟通好,因为学校给你一个自由的环境,你才有发挥的余地。班主任要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做到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要随手拈来。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是走进学生的心灵,体验班主任幸福感的基础。
四、结语
利用情感进行教育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温情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教师合理利用爱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