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部编版”教材理念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2020-12-18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中堡学校张永莉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中堡学校 张永莉
学生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阅读是最直接、最基础、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加强学生的表达与理解能力,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语文教师而言,阅读与写作教学是永不能放弃的,因此要想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必须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入课程内容之中,深入研读语文教材,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效果不佳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根据教育现状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许多教师为了适应新要求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师队伍中,仍然有部分教师“换汤不换药”,实际上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分离,教学效果不佳。
(二)学生课外阅读量少
从小学升至初中,不仅学习难度增大,同样学习时间也在增加。虽然初中生学习时间变长,但是与之相对的,学习的科目数量也在增多、学习任务更重,所以学生分担在语文学科上的时间并不能与他们的学习量形成正比。在满足课文学习的情况之下,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不能支撑他们的写作素材需求。
二、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结合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阅读方式,激发写作兴趣
现在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把写作当作任务,追根究底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往往是呆板无趣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昏昏欲睡,难免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给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直接的方法还是要从根本入手,解决课堂的枯燥性。改变课堂的单一性,就要从教材上入手,改变阅读教材的方式,增加趣味性,从而深入探究文本内容,达到主动性阅读推进兴趣性创作的目的。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论语十二章》的学习中,由于文章内容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展现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分配人物角色与对话内容,最后以情景表演的方式表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种形式迥异于教师乏味的文章讲解,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加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在课后还可以让学生不拘泥于内容创作表演剧本,让他们积极调动想象力,将生活经验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学生强烈个人色彩的表演剧本,从而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深入挖掘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由于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导致课外写作素材很是稀缺,许多学生将一个素材翻来覆去地运用到各种类型的写作中,这样的写作现状使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写作兴趣的丧失。如何解决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呢?教师可以从阅读教材文本开始,让学生在课堂上积累好词佳句,在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课堂学习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本细节精妙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形象的字词塑造文章的精华之处。教师要让学生从字、词、句的学习中品味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作者的遣词用句,引起学生的语言共鸣。
在学习散文《秋天的怀念》这一篇散文时,作者史铁生的遣词用句十分值得学生品味与学习,如何运用关键词刻画文章细节。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者用“躲”与“悄悄”两个词,精妙而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位担心、紧张孩子的母亲形象。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母亲一会儿坐下又一会儿站起的动作细节,完美地再现了母亲既高兴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母爱的真挚与伟大在这两处展露无遗。这些精彩的动作细节与神态细节的刻画,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借鉴与学习作用,让学生也能通过细节描绘增加写作的精彩程度。
三、结语
高效化的语文教学正在逐步进行当中,如何有效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读写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综合水平,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将读写教学的内容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