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人工繁殖与苗种优选技术
2020-12-18王兆平朱文锦
王兆平, 朱文锦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郑州450044)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气温回升,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锦鲤开始产卵进入繁殖季节。 锦鲤繁殖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最晚5月上旬。
锦鲤繁殖成功的关键是:优质的适龄亲鱼、合理的配组、恰当的时机。繁殖的准备工作要从后备亲鱼培养开始。
1 后备亲鱼培养
1.1 亲鱼选择
后备亲鱼挑选最好在冬季进行, 便于第二年春季繁殖。挑选要求:体质健壮、整体无损伤,体表颜色晶莹鲜亮、鱼体上的色斑边际清晰分明且均匀、血统纯正、特征明显,质地优良,无瑕斑,游姿稳健,姿态端庄。挑好之后最好雌雄分别养在不同的土池中,避免出现非人工控制的配对产卵。
1.2 亲鱼雌雄鉴别
雌鱼体型粗短饱满, 腹部膨大, 生殖孔外突柔软,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繁殖期无“追星”,通体光滑细腻。游动速度慢,反应迟钝;雄鱼体型瘦长,额部稍突起,有“追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小且坚硬。生殖孔小且凹陷,用手稍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排出。 游动活泼,常常主动追逐雌鱼。
锦鲤雌性最佳繁殖年龄为3~6龄,雌雄分塘时可挑选2~5龄的雌鱼,经产鱼挑选以其子代的质量为主要依据,淘汰质量不佳和年龄过大的个体。做好繁殖记录,并根据记录来考虑翌年春天是否用于繁殖。一般不会连续3年用于繁殖。 雌亲鱼的挑选首先要求体质健壮、整体无损伤、卵巢发育良好、色泽鲜亮、色斑清晰,血统纯正,质地优良。
雄鱼最佳繁殖年龄为2~4龄,因此分塘时应选留1~3龄的个体,要求体型健硕略修长,腹部膨大不明显的个体,其他要求与雌鱼类似。雌亲鱼和雄亲鱼搭配比例为1:2或2:3。
1.3 亲鱼培育
将挑选好的亲鱼雌雄分池饲养, 放养密度大概为0.08尾/m2, 保持水质良好, 每7 d更换新水20%-30%,每天及时清除残饵,打捞池底污物以避免水质过肥,造成亲鱼寄生虫、病毒性、细菌性等疾病的发生。 每天定时定点定量投喂优质饵料(红虫、摇蚊幼虫、水蚯蚓),一般经过一个月的强化培育,性腺可以达到丰满成熟。
2 人工繁殖
水温达到18℃时锦鲤开始产卵, 最佳为20~25℃,在雨水、流水、鱼巢的刺激下锦鲤开始自然繁殖。 一般水温上升到23℃时才进行人工配对催产。
锦鲤人工繁殖有四种方式: 人工配对自然产卵,注射催产激素自然产卵,人工催情后人工授精,不注射催产激素人工授精。
2.1 人工配对自然产卵
这种方式在大多渔场采用。 在水温快达到25℃时挑选腹部膨大生殖孔外突松软的雌鱼, 按雌雄亲鱼1:2或2:3比例配以体质规格大小年龄相当的同品种雄鱼一组,雄鱼生长发育良好,用手轻压后腹部有浓厚且遇水迅速散开的精液,每组用一个15~30 ㎡的小池,放入适量的鱼巢,不分昼夜以中等流量冲水,24 h之内一般能获得相当于怀卵量1/2~2/3的受精卵。
2.2 注射催产激素自然产卵
比较常用的人工繁殖方式, 在我国中档和低档锦鲤的繁殖以这种方式为主。 这种人工繁殖方式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大, 对雌鱼卵巢成熟度要求不高,产卵比较集中,产卵数量大,受精率也较高,因此在我国被大多数锦鲤场所接受。
锦鲤对常用的催产药物都敏感, 因此脑垂体(P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激素(HCG)、地欧酮(DOM)都可以使用。 目前,锦鲤催产中最常用药物是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三种药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搭配使用。 按每千克雌鱼的注射剂量计算,有下列主要药物配伍可供选择:
①LRH-A 30 μg; ②LRH-A 20 μg+DOM 2 mg;③PG 1/4+LRH-A 20 μg; ④LRH-A 20 μg+HCG 500国际单位。 催产药物用0.6%生理盐水为溶剂进行配制,使每尾雌亲鱼注射量在1~3 ml为好。 每千克雄鱼注射量减半或免注射。 具体操作不再详述。
2.3 人工催情后人工授精
人工配对及注射激素和催情的操作方式基本一样,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把握催产药物的效应时间。催产药物效应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 与药物种类有一定的关系,与注射剂量几乎没有关系。以理论效应时间作为人工授精操作的依据尽管是可行的,但是我们现场观察判断更加有利于操作、 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一般当雌鱼后面跟着几条雄鱼, 或雌鱼寻找鱼巢,并且有意配合雄鱼,对其腹部进行摩擦或该鱼挣扎时有鱼卵流出, 说明卵子已经达到最佳成熟度,此时是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 应立即进行人工授精操作。
首先将雌鱼腹部用干毛巾轻轻擦干, 一人抱住雌鱼让它的泄殖孔向下, 对准事先准备好的接卵用的干塑料盆, 另一人用力从鱼的腹部由上往下向泄殖孔方向推压,将鱼卵挤出。 如果卵子成熟度好,推压一遍即可将90%以上时成熟卵子挤出。 如果想要采更多的卵,可再挤一次,直到挤出的鱼卵带有一些凝固的血丝。挤出的鱼卵放在一旁,防止接触水同时避免阳光直射。采精和采卵操作方法一样,将泄殖孔对准采好的鱼卵,或者挤到一个干塑料盆,将采集的精子与卵子迅速混合均匀,倒入少量0.6%生理盐水,盖过受精卵即可,用消毒后的鸡毛轻轻搅动,迅速泼向鱼巢。 泼洒面积大且均匀,或者一面泼洒受精卵一面转动或移动鱼巢,使受精卵附着均匀,避免出现多层受精卵堆积在鱼巢的情况。 最好在3 min内完成采精和授精。
如果想取得较高的孵化率可在受精卵脱去黏性后用孵化槽孵化,脱黏的方法与鲤鱼、鲫鱼受精卵脱黏相同,使用滑石粉或黄泥化成的悬浊液。
2.4 不注射催产激素人工授精
这种方法是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在一起, 然后观察, 在雌鱼发情时将这尾雌鱼和选定的雄鱼捞起进行人工授精。 这种人工繁殖的方法在日本采用比较多。 具体操作方法是:
在水温接近25℃时, 挑选体形色质等各方面符合要求的亲鱼,选出后腹部膨胀松软的雌鱼,数尾或十几尾放入产卵池或网箱,然后放入相应数量、相同品系、身材规格、年龄略小的雄性亲鱼(也就是准备用来与雌鱼配对的雄鱼)。 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雄鱼,投入少量鱼巢增加对鱼的刺激,昼夜以中等流量冲水,待亲鱼入池8 h后开始,由有经验的人专门观察守候。 当雄鱼积极追逐,雌鱼也不像开始时那样迅速逃遁,而是缓慢游动,有意配合雄鱼对其腹部的推挤和摩擦, 且追逐时雌鱼偶尔将尾鳍上部露出水面,说明授精时机已经到来。 此时,如果将雌鱼头向上抱起或该鱼挣扎时有鱼卵流出, 说明卵子已经达到最佳成熟度, 这就是这尾雌鱼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应立即进行人工授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没有注射催产激素,雌鱼在配对开始时的成熟度也不会完全相同, 所以每条雌鱼发情的时间不一样。 当有一尾雌鱼达到最佳排卵时间时,应该立即将这一尾雌鱼捞出,再将预先准备配这尾鱼的雄鱼捞出,进行人工授精,其他的鱼暂时不要理会,仍然继续观察。
3 孵化
亲鱼产卵完毕后,应尽快将亲鱼移走,放回亲鱼培养池休养,可雌雄同池。 受精卵可原池孵化,也可移到孵化池孵化,或者将鱼巢移到育苗池孵化。 但应立即更换80%~90%新水。
孵化需要保持水质良好,水温适宜、光照适当、溶氧充足,所以孵化时,如果不是人工脱黏,而是鱼巢上的鱼卵,可以直接放在水泥池孵化,或在育苗池悬挂网箱,将鱼巢置于网箱内孵化。 不论何种水体中孵化,都要控制密度、保证水质、打气充氧。 一般水泥池中孵化密度的上限是10万粒/m3, 池塘网箱中孵化密度视条件而定,如果有条件打气充氧,孵化密度的上限可提高到15万粒/m3,如果没有条件充氧,孵化密度不要超过5万粒/m3。
孵化出膜时间:水温25℃时60~72 h,水温30℃时36~40 h。
鱼苗出膜后2~3 d将鱼巢移走。 在池塘中挂网箱孵化,可先将网箱上沿下压至水面下10~20 cm,让大部分鱼苗自行游走后,再小心地将网箱拿走。
出膜后3 d, 已经起水离开鱼巢的鱼苗可放塘,鱼塘水深50 cm,放养孵化密度为150万~300万/hm2。也可采用直接在鱼苗池孵化的方式, 将附着鱼卵的鱼巢移到鱼苗池孵化。
4 鱼苗培育及优选
4.1 水花至夏花阶段
在水产养殖业中,刚出生的鱼苗称为水花,下塘一个月左右规格(全长)达到3 cm称为夏花。锦鲤养殖业原来并无这些术语,在此借用水产养殖术语,表达比较方便。
4.1.1 池塘选择
放养水花锦鲤苗的池塘面积最好是667-1334 m2,不要超过3335 m2,这样做主要是为挑选鱼苗时拉网方便,因为密网在大塘中很难拉动,而且起水鱼苗数量太大,不能在1 d内挑选完就会对鱼苗带来较大损害。
4.1.2 清塘消毒
池塘要提前10~15 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这样做是为了清除野杂鱼,杀灭病害虫、致病菌等。放养前用其他小鱼试水,确保消毒药物已降解至安全范围内。 同时可施肥培水,肥水下塘,有利于鱼苗成长,提高成活率。
4.1.3 饲养管理
水花鱼苗阶段的投喂方法及养殖管理与 “四大家鱼”相同。 用豆浆或浸泡好的花生麸全池泼洒,每天3~4次,5 d后改成鱼塘四周泼洒。 每3~5 d向鱼塘加入少量新水,进水口要用筛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鱼苗长到1.5 cm后,可停止投喂豆浆,用花生麸或者商品饲料“开口料”都可以。 鱼苗长到2.5 cm要拉网锻炼一次,以便减少将来运输或挑选时的损耗。 鱼苗长到平均3 cm要进行第一次挑选,淘汰畸形、白瓜(又称白棒,指鳞片基本没有颜色,整个看上去有点白色但没有强光泽的个体)、红瓜(又称红棒,指全身红色没有花纹的鱼)、乌鼠(黑色斑点、红色和白色混乱交杂的个体)。
4.2 二级鱼苗阶段
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一般指3~8 cm的幼鱼阶段,因为要多次挑选,所以不便用很大的池塘。
经过第一次挑选的幼鱼, 放入1334~2001 m2的鱼塘(不可超过3335 m2)养殖,水深1~1.5 m,密度放养15万~75万尾/hm2,开始时用“开口料”投喂长到4 cm以上,可改用浮性科(粒径约1 mm)投喂,每天投喂2~4次。
幼鱼长到4~5 cm时可以进行第二次挑选。 尽可能将池塘中的鱼全部捞起来,吊在网箱或水泥池里,要遮阴,以免对小鱼造成伤害,挑出来的合格鱼放回原来的池塘。这一次挑选还是以淘汰不合格鱼为主,除了像第一次挑选那样淘汰畸形鱼、白瓜、红瓜、乌鼠外,还要剔除损伤严重的、颜色上明显不合格的个体。
幼鱼长到6~8 cm,可以放大塘的规格,应该在放大塘之前再做一次挑选, 以免没有用的次鱼浪费资源、影响合格鱼的生长。
这一次的挑选更加严格, 应该根据各品种的特征,选留合格的鱼,或有特别要求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