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地区产业需求对接探索
2020-12-18朱建军
肖 芳,朱建军
(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区域服务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锡林郭勒盟食品类的企业也是迅速发展,特别是乳肉食品产业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工出来的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进而需要大量的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1]。锡林郭勒盟只有一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地方经济培养一流的人才。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1.1 锡林郭勒盟食品工业的概况
经文献查找,锡林郭勒盟占地面积只有20.3 万km2,人口不多,共103.6 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多,牲畜存栏总数1 600 万头,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畜产品基地,主要是生产传统乳肉制品和肉制品。据统计,锡林郭勒盟地区肉食品生产企业较多,目前有100 多家,其中重点的肉类龙头企业50 多户,从业人员有3 万多人。乳制品加工企业6 800 多家,其中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企业有30 多家,其他的为个体小作坊或个体小商户,多数是牧区进城的移民在经营。
1.2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建设成在地方有影响力的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和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中心,开展研究当地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的应用技术,并且达到满足教学科研一流的水平,具备高技能团队为地区社会服务一流的能力。打造“教学、创业、培训、比赛”多功能的实训实践基地。
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2.1 合理建设专业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合理规划和选择,通常食品加工设备大而且更新换代速度也比较快,同时价格也比较贵,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能达到现代工厂的水平,因此校内实训基地适合仪器设备较小的实训基地建设,比如检验检测类的实训基地或者是以实训项目为载体的小规模加工的实训基地。达到食品加工实训条件的,安排在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来完成[2]。当地主要是乳制品和肉制品加工企业,还有一部分烘烤食品企业。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小规模实验在学校内完成,大规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外来建成,而且保证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提升在一个点上,实训基地管理体系要规范,也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也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适应企业的需要,目标是实现学校企业互利共赢。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要达到教学、培训、创业、技术服务的实训基地建设水准。
2.2 合理开发实训项目
成立专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成员由食品行业企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专业教师构成,通过调研锡林郭勒地区多家企业,经过认真讨论定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对课程设置展开论证,合理及时调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人才培养始终处于食品行业、企业需求的最前端。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方针政策和法规标准,并熟悉食品加工,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经营销售、监督管理和教学科研等领域从事食品分析、质量检验、品控管理、监督执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备食品检验和食品加工基础知识、掌握食品监控和检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加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针对地方企业需求,将理论知识、校内实训、校外生产实训融为一体。
2.3 制定合理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
合理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是高效率、可持续运转所需要的,规章制度应做到责权明确、有条可循。应该多参考其他高职院校经验,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学生顶岗学习(实习) 管理制度》,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由实训基地岗位指导师傅和校内指导教师一起管理学生,最终通过三方考核对学生岗位学习进行考核,学生顶岗学习成绩的评定包括指导教师评价考核、实习单位评价考核、学生本人的顶岗实习总结或心得体会。顶岗的成绩分为5 个级别,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2.4 建设教学型、比赛型、创业型、技术服务型实训基地
2.4.1 建设教学型实训基地
按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的设置,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不断与食品企业紧密联系,深入校企合作,及时掌握食品企业行业发展的形势和动向,大力培养工匠高技能型人才,储备企业岗位的适应性人才,这样才符合现代食品企业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同时,注重学校食品检验类实训基地的建设,及时购买新仪器、新设备,让学生人人动手,达到独自准确规范操作仪器和设备,达到技能、应用型人才,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3],完成一些贵重仪器分析的练习,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致病菌的模拟检验。
2.4.2 建设比赛、创业型实验室
技能比赛能较全面地检验和评价各高职院校食品工业类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课程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食品行业、产业提供合格人才;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基本功过硬、操作规范娴熟、爱岗敬业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激发着学生的创业意识、情感、思维、技能的实践活动[2]。因此,考虑学生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很有必要,需要积极与当地知名食品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室,能够满足食品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建设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赛的相关实训基地,同时根据地区特色重点建成乳、肉加工类训室,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创新食品加工,还能成为小规模食品生产的基地。
2.4.3 建设培训及技术服务的实训基地
如果实训基地想在行业企业发挥高校的关键作用,那么就看实训基地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少技术服务。学校食品专业教师学历高、实践技能强,经过对企业走访,企业目前最紧缺的人才是精密仪器的操作人员,所以要加强精密仪器分析室的建设,这样方便和食品企业共同使用大型高端设备,共享高端技术的交流。这样既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也可以培训企业的员工。
2.5 高职实训教材的建设
根据开发的实训项目,由一线的企业专家能手和在校的专业教师共同编写适合岗位需求、实用性较高的实训教材,或者是毕业生顶岗实习指导教材,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参考手册,对学生技能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2.6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水平、高能力的双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发展离不开的。请企业行家能手走进课堂,走进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基地,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听企业教师讲生产一线的技能及要求;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锻炼,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岗位管理,从而提升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高技能的人才,为了促进当地企业发展,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必将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接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职教育是服务于企业的,高职院校也应该充分考虑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全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大规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