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危害与防治

2020-12-18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肾型病鸡雏鸡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03600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死淘率高,是养鸡业的重要疾病。各年龄鸡均易感,40 日龄内雏鸡最易感,不但引起鸡只死亡,而且导致鸡群生产机能下降,蛋品质降低,饲料报酬降低,对养殖业损失较大。

1 发病原因

病原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舍卫生条件差,寒冷、过热、拥挤,通风不良可诱发本病。强烈的应激,如疫苗接种、转群也可诱发本病。营养不良如VA缺乏,矿物质缺乏亦可促使本病发生。

2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仅发生于鸡及其他家禽不感染,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中。传播方式主要经空气传播,健康鸡吸入含病毒飞沫后感染;也可接触传播经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感染。病毒潜伏期36h 或更长,在1~2d 内波及全群,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达20%~30%,6 周龄以上鸡病情较轻,死亡极少。

3 临床症状

3.1 呼吸道型

发病鸡多是6 周龄以下雏鸡,病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伸颈甩头,张嘴喘气,咳嗽喷嚏,并发出咕噜声。随病情的发展,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嗜睡垂翅,因怕冷而挤成一堆。有的病鸡鼻窦肿胀流出黏液性鼻液和眼泪,后因渗出物堵塞气管窒息死亡。病程1~2 周,病死率15%~20%,病鸡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但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受很大影响,产蛋量突然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蛋清稀薄呈水样。青年鸡康复后可恢复到原来产蛋水平,老龄鸡很难恢复。

3.2 肾型

发病鸡多是20~30 日龄,40 日龄以上少发。鸡群突然发病,传播快,死亡多。病鸡精神沉郁,厌食,排灰白色水样稀便,粪便中含有大量白色尿酸盐。病鸡脱水虚弱,鸡冠蓝紫色,病程10~20d,死亡率高达30%~50%。

4 病理变化

剖解病死鸡可见以下特点:(1)鸡呼吸道内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管环出血,气管下段腔内见黄色或黑黄色栓塞物。(2)部分鸡腹腔内有液状卵黄物质,输卵管萎缩,短而细。(3)肾型死亡鸡,可见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肾小管扩张充满尿酸盐结晶,外观有网状白线,俗称“花斑肾”。严重病例心包和腹腔脏器表面均可见白色尿酸盐沉积。(4)有时可见鸡腺胃增大如球状,腺胃壁增厚,黏膜出血溃疡,肠黏膜卡他性症状,胰腺肿大出血,全身皮肤和肌肉脱水发绀。

5 诊断

一般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结合剖解可做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应注意与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区别。

5.1 新城疫

病情更严重,雏鸡表现神经症状,产蛋鸡产蛋量大幅下降。

新城疫有较好的疫苗预防,定期注射疫苗易于防控。

5.2 传染性喉气管炎

主要侵害成年鸡,且在鸡群中传播较慢,呼吸道症状较重,炎症主要发生于喉及气管,并有带血分泌物。

5.3 传染性鼻炎

伴有面部肿胀,多发于2~3 月龄青年鸡,适当使用抗生素有较好疗效。

5.4 慢性呼吸道病

主要侵害1~2 月龄幼鸡,发病日龄及稀粪症状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相似,但病程很长,且药物治疗有效。

5.5 传染性法氏囊病

特征病变是胸肌与腿肌出血,法氏囊先肿大、充血、出血,然后萎缩。本病病程短,易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区别。

6 预防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好育雏前的防疫消毒,做好批次间的隔离防范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湿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注意通风,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合理配比饲料,防止维生素,尤其是VA的缺乏,增强机体抵抗力。

(2)适时疫苗接种。对呼吸型接种,首免于7~10 日龄使用H120弱毒苗点眼或滴鼻;二免于30 日龄用H52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蛋鸡开产前用灭活油乳疫苗肌肉注射0.5ml/羽。对肾型可于4~5 日龄和20~30 日龄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或灭活油乳疫苗7~9 日龄颈部皮下注射。

7 治疗

发病期间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对肾型病鸡注意保温,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增加能量,并注意补钾、补钠,具有一定疗效。对呼吸型鸡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采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制剂。如清热解毒口服液,桑仁清肺口服液、麻杏石甘口服液、甘草颗粒或其他止咳化痰药物。

猜你喜欢

肾型病鸡雏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优选雏鸡四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