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细节,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2020-12-18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草稿本圆片小棒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 张 清

细节是细小的环节,因其细小而显得微不足道,常被人们忽视,可是细枝末节,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是否得到落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也离不开我们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研究与思考。下面以“听、说、读、写、编”为例,说说几点易忽视的细节。

一、激发听觉,强化“听”的训练

听是课堂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倾听需要从众多的语言信息中准确搜索出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内化。由于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普及以及学生练习测试多以卷面文字形式出现,教学活动中更注重用眼“看—想”而忽略了用耳“听—想”。

案例1:师:星期天早晨,东东和红红一起上超市,哇,超市中的商品可真丰富呢,你看,有奶油蛋糕、有面包、有饼干,看得红红和东东眼花缭乱。(出示超市画面)你从画面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奶油蛋糕每个3 元,面包每个2 元,饼干每包5 元。

生:我还知道了东东带了36 元,红红带了65 元。

学生只是用眼睛找这些信息,如果有意识地让学生先搜索信息:“你看,有奶油蛋糕,每个3 元,有面包,每个2 元,还有5 元一包的饼干。你听出有哪些数学信息?”在学生的反馈中逐一出示,在达到同样教学效果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

案例2:三年级“认识面积”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对面积与周长进行对比。

师: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听下面这几句话,判断哪个和周长有关,哪个和面积有关,并用手势表示。(1)要上课了,小明把黑板擦干净。(2)为了让黑板更加牢固,工人叔叔在黑板的四周钉上了铝条。(3)停车场上停了好多车,有公交车、小轿车,还有摩托车。(4)爸爸买了许多木板要装修客厅。(5)小红每天早晨都要绕操场跑3 圈。

这样环节的设计有益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让学生会听善听,集中精神“听”并及时做出反应,通过耳脑手协作带动学生课堂上脑力活动的主动参与,训练记忆,训练思维。

二、循循善诱,掌握“说”的技巧

数学课由于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的培养,所以一向轻言而重思、轻说而重练。其实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内部思维培养,也应重视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要鼓励学生多讲多说,但数学语言有自己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练

案例3:“认识线段”教学中,学生准备了毛线,任意放在桌上。

师:观察桌上的毛线,你发现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我发现它是毛茸茸的。

生:我发现它是红彤彤的。(我的是绿的,我的是黄的。)

师:是五颜六色的。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我发现它是一团的。(我的没有卷一团,我的很顺。)

学生的叙述五花八门,超出教师预料之外,结果教师无法按预先准备的教案教学。其实这时候只要抓住数学语言精练的特征进行教学即可。

师:观察桌上的毛线,你发现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用一个字来描述吗?(教师配上手势)

生:弯。

用一个“弯”字很顺利地道出了没有拉直的毛线的特点,更体现出线段的“直”。

(二)规范

案例4:连接A、B 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

生:(用手指)那一条最短。(蓝色的一条最短。)(第二条最短。)

既然这节课认识了线段,就不能让学生使用以上字眼,而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回答。

师:这3 条线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第一条是折线,第二条是线段,第三条是曲线。

师:连接A、B 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

生:连接A、B 两点的三条线中,线段最短。

(三)完整

课堂语言最忌挤牙膏式,要让孩子学会完整表达思维。因为孩子的模仿力很强,所以特别要注意范例的作用。

案例5:“找规律”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和圆片。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我用圆片和小棒一一间隔排列。

师:你的两端摆什么?一样吗?

生:两端都是小棒,两端一样。

师:小棒有几根?圆片有几个?

生:小棒有5 根,圆片有4 个。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小棒比圆片多1……

这种问答式没有加以总结,后面学生汇报时还是挤牙膏,再好的设计都没有太大作用,所以这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完整叙述。

师:你能把你摆的过程和你的发现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我用圆片和小棒一一间隔排列,两端都是小棒。小棒有5 根,圆片有4 个。我发现小棒比圆片多1。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使用精练、规范、完整的语言,更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语言,学生听多了,自然就会模仿。

三、鼓励引导,创设“读”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使学生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数学教学而言,数学阅读能力包括读教材、读题、审题等能力。特别是教材的阅读,由于数学学科特点,学生读教材往往不懂怎么读、读什么,教师应该多加以引导。

案例6:苏教版四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

师:同学们通过对比发现,用字母表示公式比用文字表示公式方便多了。其实,它们还有更简单的书写方式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读课本106 页的最后几句话,想想看,这两道乘法算式怎样书写更方便呢?(生自学课本106 页,然后尝试书写)

师:你怎么知道C=a×4 可以写成C=4·a?你从书上哪句话看出的?

生:a×4 或4×a 通常可以写成4·a 或4a。

师:C=a×4 还可以怎样书写呢?

生:C=4a。

师:你又依据哪句话简写S=a×a?(生读书中结语)

师:a×b 也能写成a 的平方吗?为什么?还有发现其他知识点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当字母和1 相乘时,可以把1 和乘号都省略,直接写字母。

师:你能根据自学的结果完成课本107 页的第一题吗?

读教材不是形式,一定要有引导、要有反馈,既要读出有几层意思,还要明白习题应用的是哪层意思,这样引导才能真正把读教材落实到位。

案例7:“认识线段”教学。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16 页,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生:我发现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生: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生:我还知道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这节课一共学习了8 个知识点,归结例题与习题的结论并形成文字,既提炼了语言又便于以后的复习阅读,真正解决了学生不懂读什么的问题。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新生入学第一周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中常用的字词:“比”“多”“少”“上”“下”“前”“后”“左”“右”等,让学生先学会阅读教材,每次读题先跟读三遍,养成读题的意识,再回答“题中要求我们做几件事?都是什么?”,培养审题的习惯。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用好学具,规范“写”的指导

写是综合应用的体现,现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解答习题,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写数学周记,总结单元反思卡等,全面、真正做到主动参与。但教师往往忽视了一些细节,如规范的书写,草稿本的使用等。

中国汉字方方正正,一笔一画,学生书写认真规范,而学生对于数字的书写就没那么认真了。也有些教师自身数字书写潦草,学生耳濡目染也养成了习惯,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数字“1”到“9”该圆的要写圆,该直的要写直,该平的要平。另外在列竖式及画图时要求学生用尺子,教师也要言传身教,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数学学习中草稿本是必备的学习用品,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草稿本。发挥草稿本应有的功效,也是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细节。不宜在废纸角上、在书本的封面页面、在自己的手掌上打草稿,不宜虚写草稿,要做到人人有草稿本,草稿本可分成几等分,按顺序进行编号使用。要养成规范使用草稿本的好习惯。

五、举一反三,提升“编”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非常重要,特别是“编题”能力的培养。它必须是在学生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种思维能力,用换一种思路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应用、提升,采用“举一反三”“一题多变”的思维训练,把数学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掌握知识的纵横关系,达到知识的有效迁移。

案例8: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个“乘”,然后问:“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由此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如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等。然后让孩子自编算式,迁移算法,建构新知,有了知识的有效迁移,新知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在探究完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算式“128×16”来编一些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生自编和解答,在算式和生活中搭起桥梁,真正实现数学生活化。再让学生用数字“1、2、8、1、6”编算式,编几道与今天新知有关的算式,并从中估计出哪道积最大,哪道积最小。再提问:“还能编出积比它更大或更小的算式吗?动手算一算,你的估计对吗?”既能达到练习的目的,又能使学生的数学估算、分析、判断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细节体现本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从大处入眼,小处入手,注重打磨细节,那么就会使数学教学更精致、更和谐、更有成效,也更具魅力。

猜你喜欢

草稿本圆片小棒
小学数学草稿本有效使用的实践与探索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效使用数学草稿本的方法
用圆片摆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拼成一个圆片
小灵通取圆片
探析打草稿习惯的养成策略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