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现实问题

2020-12-18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邹圣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畅立丹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培训家长服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邹圣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畅立丹

亲职教育是针对家长的教育活动。我国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逐渐重视家庭教育。进入21 世纪,随着学前教育研究和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我国研究者发现,适当地引入国外亲职教育的优秀经验充实家庭教育,有利于提升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能力。因此,当前我国的亲职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开始施行。本文就当前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中国亲职教育发展现状

(一)政策文件关于亲职教育发展的规定

为进一步深化家长学校建设,2011 年,全国妇联和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指出,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集中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育人观、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方面,重心落在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上,并且在组织管理、经费投入和督导评估多个方面进行了要求与指导。《指导意见》为各地开展家长学校建设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体现出中央对家长学校的重视,同时,也给了地方政府采取灵活适合的措施提供了空间。中央文件发布之后,各地方也纷纷响应号召,多个省教育厅与妇女联合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地方性指导意见。

由于中国的亲职教育还没有完全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因此,很多内容都包含在家庭教育中。2015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 年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等都旨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6 年5 月,重庆市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并于2016 年9 月1 日开始实施。此后,贵州、山西、江西、江苏等省份关于家庭教育的条例相继通过,其他地方也在抓紧家庭教育条例议案的审核。各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中都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参与、法律责任等几大部分。以《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为例,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选择相关社会组织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二)家长学校的实践

自从中央发布《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各地的家长学校渐渐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多个地区的家长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下面以几个家长学校为例进行说明。

广东省虎门镇东方小学的“传奇父母学堂”从七大方面分十个步骤进行家长学校的建设。经过设立校务委员会、筹备开学典礼、确定办学学制、做好建章立制、组建师资队伍、落实学堂教材、创新办学模式七方面的筹措,通过选定课题、联系讲师、通知学员、布置场地、考勤登记、摄录拍照、课程简介、讲师授课、互动分享、信息宣传十个步骤,东方小学的家长学校开展得有模有样,能切实地帮助更多的家长,也让更多的家长愿意参与到家长学校的学习中去。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新区第四小学开展了理念素养导向型的家长教育课程。一是以集中培训为主体,提升亲子、家校关系的亲密度,推动教育责任与义务的内生动力。二是以亲身体验为核心,丰富家长作为父母的宝贵经历。家长主要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校园开放日活动等体验课程。三是以自主体验为主线,引导家长自我内化与成长。此外,还形成了目标任务驱动型的培训方式。一是抢票参培模式。主要借助学校微信平台,根据家长自身的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行网上竞拍报名。二是实训体验模式。家长在集体培训时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接受培训。三是服务体验模式。主要是开展在班级、年级和校级家委会组成的家长代表团队的组织发动下自发组织的“家风在传扬,文明在行动”活动。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家长学校是全国首家面向学生家长的公益性学校,学校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专门整理出来一批宿舍作为家长宿舍,每一期家长到来,都可以免费住进家长学校宿舍,领取家长听课证书与马甲。华商理工弘德教育研究院讲师团队专门针对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制作教学课件,免费对3000 多名家长进行周五至周日为期三天的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心理学、亲子教育、感恩教育、拓展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培训。

(三)家长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多数地方政府都开始发挥互联网和多媒体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家长教育平台,有的地方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育儿信息,有的地方设立教育网站发布当地的教育动态。目前,中国还出现了第三方机构建立的家长教育网,例如家长学院,就是一个帮助家长学习成长、提供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的免费公益平台。其中,家庭和海外之窗涵盖了教育技巧、道德文化、亲子关系、专项训练(包括记忆方法、右脑开发、注意力训练、挫折教育等)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此外,该平台还在主页上显示教育动态,并及时更新,供家长及时了解各地教育新闻,掌握国家政策;为家长提供生活常识和健康知识,减少认知盲区;为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家长提供对应的知识窗,让家长认识到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与独特性,提高家长的教养知识。

二、中国亲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满足家长需求的亲职教育指导难以获得

一些研究者针对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无论是学前儿童的家长还是学龄儿童家长,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知识比较混乱,在家庭教育方面经验不足,认为开展亲职教育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指导服务和保障。在城市中,有一部分家长所居住的社区没有提供亲职教育服务,更不要说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亲职教育服务,这使得一些家长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正规的亲职教育指导。同时,已经开展的家长学校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家长想要获得的信息与家长学校提供的信息或资源存在错位现象,有的家长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课程内容陈旧,没有针对性。

(二)亲职教育服务的管理较为混乱

目前,随着家庭教育的热度直线上升,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种关于家庭教育、亲职培训的机构与网络资源。有一些网站打着家长教育的旗号吸人眼球,实则在宣传自己的各种教育培训班。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并未明确说明该由哪些部门负责亲职教育的管理,也未颁布开设亲职教育机构和创立网络亲职教育平台的标准。因此,在我国仍缺少亲职教育服务的权威机构,也缺乏对社会化亲职教育服务的指导与监管。这些社会化的亲职教育服务鱼龙混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化亲职教育机构和网络资源,家长一般无法辨认其服务质量。并且,市面上的社会化亲职教育服务方提供的所谓“亲职教育指导服务”过于集中在学业培训、兴趣培养等领域,并且存在收取费用高等问题,缩小了亲职教育的范围。

对于家长学校的管理,一些地方政府交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但依然在监管方面没有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家长学校,检查完毕后又把重心放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上,因此部分家长学校开设的效果不明显。

(三)专业师资队伍较为短缺

目前,中国较为缺乏亲职教育师资的统一培养。虽然在早些年就有各界人士倡导在大学开设家庭教育专业,但各级学校中开设家庭教育或亲职教育课程的只占极少数。多数幼儿园、中小学校为了开展家长学校也会邀请教育专家来辅助,并且让一部分教师或班主任组成指导教师队伍,接受相关内容的培训,但这样在职的亲职教育指导培训缺乏系统管理,培训内容和持续时间得不到保障,距离达到专业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同时,亲职教育师资在资格认证方面也同样不完善,目前仅有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资格证与亲职教育直接相关,其他非教育行业的资格认证,如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只会涉及关于亲职教育的小部分内容。

(四)缺乏亲职教育成效的评估

中国目前缺乏对亲职教育成效的评估。2018 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针对亲子互动、家长参与孩子学习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但调查内容中涉及亲职教育的部分也仅限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此外,津京冀、江苏、江西、广东等多地也通过网上问卷对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省级调研,但多数调研没有涉及亲职教育成效的评估,对于社会化亲职教育服务也没有统一的调研。

猜你喜欢

培训家长服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家长请吃药Ⅱ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