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鲁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2020-12-18姜庆娟石宗水葛文华闫丰谦金昌豹
姜庆娟,石宗水,葛文华,闫丰谦,金昌豹
(1.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276811;2.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处,山东 泰安271000;3.日照市国有大沙洼林场,山东日照276825)
古树名木被称为“活文物”、“活化石”,是自然界中的宝贵植物资源。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古树名木具有丰富的历史、政治、人文内涵,往往被视为表征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作为珍贵、珍稀和濒危树木,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和旅游资源,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2]。同时,古树名木对发展地方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各地逐步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即文化积淀。山东历史悠久,地域特点明显,形成了山东独有的历史文化,她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到我们生活环境周围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1 封禅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1.1 泰山封禅文化概述
封禅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山川祭祀活动,是古代的帝王宗教和天地崇拜相结合的祭祀典礼,“封”为祭天报天之功,“禅”为除地报地之功。秦始皇二十八年“泰山封禅”以表明自己是受命于天。其后许多帝王也举行过“泰山封禅”的典礼,这给泰山蒙上了一层浓重而神圣的帝王之气。从“泰山封禅”出发继续深入,可以看到古代祭祀礼仪中存在的浓厚君权意义。封禅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特殊的历史现象,它代表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在严谨进程中的一种浓缩和积淀。泰山封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地、山、水、树木—自然的敬畏与依靠,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生态理念。封禅包含着“沟通天人之际”的思想意识,通过协调天、地、人、神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之间的统一和谐,是人们对自然天地与万物生灵的崇拜与尊敬。
1.2 封禅文化与古树名木的渊源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谁知后世讹为5 株。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5 株松树,现存2 株,虬枝拳曲,苍劲古拙,自古被誉为“秦松挺秀”,为泰安古八景之一。五松亭旁有乾隆皇帝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汉武帝和唐玄宗登封泰山时下诏“不宜多人”,仅带领少数臣子,以利于“灵山清洁”;宋真宗在封禅泰山时,并未因树挡道而伐之,并在礼毕后颁布诏书,下令在泰山方圆七里之内不准砍柴放牧。
在这一时期古树文化形成,人们从意识上形成了保护观念。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泰山封禅活动,对泰山以及泰山的古树名木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古树名木的文化“秦松挺秀”。古树文化的形成使人类在生产、生活、祭祀活动中,对古树产生了敬仰,从人们的内心产生了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观念。秦松、汉柏、唐槐都是这一时期的古树名木,并形成特殊的古树文化,对古树的健康生长增加了一份社会文化力量。
在一些历史时期政府颁布保护政策文书,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形成了明文法规,古树名木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例如:历史记载宋真宗封禅后,下诏:“泰山四面七里之内不准樵采放牧”。从文献上,我们得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提升到了朝廷政府行为。
泰山祭祀、庙会是泰山封禅的延续,她是人们对泰山崇拜的延续,对自然万物尊敬崇拜的价值观念的延续。这使泰山、庙宇本身得到了延续和保护,其中的古树名木也相应得到了尊敬和保护。
1.3 封禅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封禅文化核心价值观折射出人们对自然天、地、树木的崇拜与尊敬,古树名木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最大限度尊敬、保护。封禅文化的历史延续对古树名木的长期良好生长,在时间上提供了连续性的保证。封禅文化的长期举行和延续,使得泰山以及和封禅有关的庙堂得到长久保护,从而在此生长的古树的生境得到长期保护,古树本身得以长期健康生长。封禅文化活动本身的路线、场所与古树名木的分布紧密相连,对其分布影响很大。古树名木分布在封禅活动中心泰山居多,有18195 株,其次是封禅活动有关的庙堂249 株。从历史资料记载看,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封禅活动有关的场所内。
2 儒家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2.1 儒家文化概述
儒家文化是影响深远的文化流派,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春秋时期孔丘创立了儒家学说,倡导现世事功、血亲人伦、道德理性、修身存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仁”是核心[3]。儒家学说在历史上得到孔子后学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们的大力推崇,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在深层观念中深深烙下了儒家思想的印迹。
2.2 儒家文化与古树名木的渊源
孔子杏坛讲学。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以扶正摇摇欲坠的殿堂,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兼收并蓄。这一天,孔家小院热闹非凡,孔子带领弟子们垒土筑坛,在坛边移栽了一棵小银杏树。孔子认为,银杏果实累累,寓意弟子布满天下;银杏树干直立挺拔,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干,代表弟子们的正直品格;杏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寓意弟子们将来学业有成、报效社稷;因此,把讲坛取名为杏坛。此后,孔子经常在杏坛开展讲学活动,聚集了四方弟子,“杏坛”一词后来广为流传。孔子在杏坛教书育人,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据传招收弟子有3000 之多。自古以来一直作为美谈称颂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甚至影响到了东南亚诸国。这使银杏树得到广泛传播,长期得到儒学弟子的保护,从而得以长久健康生长。
2.3 儒家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2.3.1 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儒家思想,其价值观指导人们在生活方式,天人合一的思想对自然中的山、石、树赋予人格化,寄予升华、圣化,得到尊敬,得到保护。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唐槐抱子等。
以儒家的眼光看自然,植物被赋予感情、吉祥和品德的化身。《论语》一书中有一句经典语“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松柏来比喻人类坚贞的品德。类似的还有“四君子”梅、兰、竹、菊和“岁寒三友”松、竹、梅,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污泥而不染”,林和靖《山远小梅》中的“暗香浮动月黄昏”,以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在这些作品中,植物被赋予人格象征,使树木得到象人一样的尊敬和爱戴,得到友人、君子般的呵护。
2.3.2 儒家文化传承、礼祀建筑群对古树名木的直接影响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为了发展传承儒家文化,纪念礼祀圣贤而兴建的学堂、书院、庙、府、林等建筑群对古树名木的长期生长起到了保护作用,其内的古树与圣贤们产生文化渊源,受圣贤们的庇护而得到相应的尊敬和保护。
3 佛教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3.1 佛教文化概述
佛教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5世纪在印度创立,释迦牟尼出生、修行以及圆寂所处的环境均与树木有关[4]。佛教大约是在东汉永和十年(公元67年)从印度传至中国,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后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分支——禅宗,得到广泛传播,拥有众多信徒,倡导首要悟道是顺应自然且不失本性,以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作为本真的永恒体现。佛教引导大众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生态智慧引领人们把对佛教的虔诚崇拜转化为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自觉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佛教与古树名木的渊源
在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中,蕴藏着具有灵性和佛教象征意义的东西。佛教和花草树木有缘,尊称银杏树为“圣树”、“圣果”,凭借银杏树所具有的神秘色彩从而扩大了佛教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因为佛祖坐在中钵罗树下成道的缘故,所有的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在寺庙中被佛教弟子广泛种植,被视作“佛门圣树”。菩提树作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绿植物,在北方寒冷和温带地区均很难成活和生长,因此古代高僧独具慧眼,选择银杏树等树种来替代菩提树[5]。银杏树的树体通常比较高大而雄伟,能够衬托出寺院中宝殿的壮观,它的叶片洁净素雅,有种远离风尘、不受凡世干扰的寓意;另外,银杏树的木质优良,软硬适中,具有细密的纹理,佛门弟子常用其木雕成千手观音;佛像的指甲轻薄如真,栩栩如生,因此银杏树又被称为“佛指甲”。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内的3500年银杏古树,无声地证明着佛教与银杏树的渊源。佛教在银杏树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银杏树的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3 佛教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3.3.1 佛家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佛教大约在西汉东汉交替之时传至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特别是佛教的“慈悲观”、“因果报应”、“无情有性,众生平等”等朴素无华的生态理念,对当前的古树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3.2 佛教礼仪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在佛教礼仪中,通常会用到特定的植物,这些植物多是在寺庙中种植的,专门用于纪念释迦牟尼出生、得道、圆寂,如白皮松、银杏等。
3.3.3 佛教建筑群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佛教寺庙建筑群发展的相对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其内的树木能得到长期良好生长,古树得以长期保护。如:泰山佛爷寺的银杏、泰山普照寺的松树、灵岩寺柏树。
4 道教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4.1 道教文化概述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看到了在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无目的、无为的,但其结果却又都是合乎某种目的的、有序的。自然并没有下意识地要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达到了一切,从而加以哲学的概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提升到老子所极力推崇的“道”的师法对象的高度[4]。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起源,虽有多种版本的解说,但起源于商周时代的神话传说及秦汉时期的方仙道却是道学界的共识。山东半岛神秘而充满幻想的神话传说,秦皇、汉武等东巡祭海求仙的故事,“数以千记”、“以万数”、“不可胜数”的庞大方士队伍,使山东半岛处于浓厚的宗教神秘氛围之中。这种氛围,显然是孕育道教文化产生最适宜的土壤。泰山、崂山、蓬莱成为山东著名的道教圣地。
4.2 道教与古树名木的渊源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有的认为树木是“精灵住所”,树上有神的使者;有的认为树是“家族名字的来源”,树与宗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的认为树林是宗教崇拜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处所,“唯一的庙宇”。中国的树崇拜却别有特色,其中反映了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在中国传统宗教道教中,这种树崇拜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树崇拜与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结合,形成了道教独特的树崇拜观[6]。
道教对自然的崇拜,对自然天地、山水、树木,鬼魂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神化,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谱系。对道法自然、长生不老的追求,从意识上促使人们对自然、古树有敬畏和崇拜。如:八仙、西游记中的山神、树神、槐树神、柳树神、桃树仙等,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这些都对古树起到了保护影响。
4.3 道教文化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4.3.1 道教文化理念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对道法自然,长生不老的追求,从意识上促使人们对自然、古树有敬畏和崇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这些都对古树起到了保护影响。
4.3.2 道教建筑群活动场所对古树名木的直接影响
道教建筑群发展的相对长期性、稳定性,使其内的树木能得到长期良好生长,古树得以长期保护。如:泰山,崂山的道观:岱庙、王母池、碧霞祠、灵应宫、泰山红门宫、三阳观、崂山太清宫等,其内都存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古银杏、柏树、腊梅、松树等树居多。
5 现代多元文化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影响
5.1 文化概述
城市不仅是某一区域的经济的中心,而且也是该地区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的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屈辱时期。对于齐鲁大地,外来殖民文化的侵入,使社会在物质层面上产生了区别于传统社会的迥然相异的历史变革,推动了齐鲁大地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型,同时由传统文化朝向现代文化转型,从而产生了近代城市,催生了新型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都市为主要存在形式。新型城市文化的产生逐渐催生了现代城市的多元文化体系。
5.2 保护法规的出台,使古树名木的保护有法可依得到相应的保护
新中国建立以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1986年5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以此为基础,1998年6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对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珍稀名木通过立法予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于1992年5月2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其中提出古树名木的含义和范围,并做出规定:“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应当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和标志,规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同时,严格强调了“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对“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管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个人或单位,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7]。2000年,国家建设部颁发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1年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一批长期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有关专家在北京共同研讨,制订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12月28日修订),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
发挥山东“齐鲁文化”对古树名木的积极影响,通过树立科学的古树保护观念,大力宣传科学的、积极的文化,从科学规范的层面保护古树名木,创造新的良好人文与古树互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