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层面下的儿童文言文教学要点
2020-12-18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潘盈盈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 潘盈盈
文言文是小学语文重要教学内容,涉及篇章不多,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许多小学生反映“文言文太难学”“文言文真枯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言文的语言表述习惯与今日有很大差异,增加了学生在文言文中的学习困难程度。教师在开展儿童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搭建文言文学习桥梁,从文化视阈上为学生由浅至深地讲解文言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由此可见,分析文化层面下的儿童文言文教学要点是十分必要的。
一、文化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用语,同今日的现代汉语有较大不同,在数千年发展中承载了中国文化,有着较深的文化底蕴。直至今日,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了文言文用语习惯、词语,说明了中国语言文化一脉传承,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学习价值。传统儿童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忽略文言文文化背景,从文义本身入手,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掌握翻译内容,记住重点文言文字词,但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感到十分吃力,甚至形成思维惯性,对于文言文学习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另辟蹊径,从文化角度入手进行教学,一方面增加文言文教学深度,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文化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文化契合性。教师以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选择有趣的文化素材提升教学效果,但教师需要注意文化契合性,确保所选择的文化内容与文言文高度匹配,才能够帮助学生从文化兴趣转移至文言文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第二,文化精简性。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但小学生学习能力极为有限,教师在开展儿童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小学生的文化接受能力,精简文化内容,并以此为素材开展文言文教学,优化儿童文言文教学效果,避免增加学生文言文学习负担。
例如:在《守株待兔》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宋”“释”“耕”等字,理解“走”“株”等字的文言文解释。在进行正文教学前,教师先问学生有没有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守株待兔”成语的由来以及比喻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听到教师文化讲解后感到非常新奇,急于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在树下等着兔子到来,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守株待兔》一文之后,也能够理解“守株待兔”成语的含义。
分析所举案例,教师以“守株待兔”成语文化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文言文内容生成好奇心理,主动探究文言文内容,既增加了教学趣味性,也能够延伸课堂教学价值。
二、文化强化文言文主旨探究
文言文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一部分,文章中蕴含了文化知识,字里行间均体现中国语言文化,因此教师进行儿童文言文教学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在学习儿童文言文的过程中,由于语言能力有限,无法真正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内容,只能够理解浅层含义,并没有真正把握文章主旨。教师在进行儿童文言文教学时,需要坚持多维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有趣的文化知识入手,理解文章主旨。
教师在利用文化强化学生文言文探究过程时,可以采用儿童文言文小组探究模式,自主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内容,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构建平台。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构建文化挖掘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文言文中的文化知识点,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探究能力。第二,小组讨论。文化与人的发展历史相关,学生要想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化内容,则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加深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真正领悟文章主旨内容。第三,教师指导。学生在挖掘文化与文章主旨之间关系时会出现探究困难,教师要利用文化巧妙引导学生文言文思维,帮助学生解决探究困难。
例如:在讲解《鹬蚌相争》时,需要学生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并说一说为什么赵惠王接受了苏代游说。许多学生并不理解赵国、秦国、燕国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将鹬蚌相争关系套入其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中国历史文化角度为学生讲解燕、秦、赵三者关系,并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古代地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燕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为什么苏代能够用鹬蚌相争的故事说服赵惠王。
分析所举案例,教师从文化层面上为学生介绍赵国、秦国、燕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对于燕国所处危险境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也能够理解燕国为蚌、秦国为鹬、赵国为渔翁的比喻,加深了学生对于文言文主旨内容的理解。
三、文化提升文言文实践效果
文言文是小学教学重点,也是小学语文考试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内容由少到多、由简到难,教学地位逐渐提升。关注儿童文言文教学效果,是学习需求、教学目标、社会发展、教育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小学生文言文实践机会也越来越多,但学生的文言文实践水平却不高。尤其在考试当中,学生没有辅助工具,在文言文模块中失分率较高。总体来看,考试中所涉及的文言文内容并没有超出学生文化理解范围,学生能够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文言文难题可以迎刃而解。
教师在用文化提升学生文言文实践效果时,要多积累、多阅读、多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小型的文化知识库,才能够让文化在文言文解题中发挥作用。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夯实文化,锻炼文化层面下的文言文解题能力。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积累活动。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古文化知识积累学习活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第二,实践活动。教师要定期选择具有显性文化的文言文素材,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实践,强化学生文化层面下的文言文解题能力。
例如:首先,教师要制订文化积累计划,让学生每日讲一个中国古代文化故事;其次,教师选择二十四史作为故事范围,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从中选择素材,明确学生文化积累方向;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讲的故事内容,选择对应文言文作为考查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积累的文化内容进行文言文实践。
分析所举案例,二十四史是我国小学、初中、高中文言文主要出题范围,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同时,教师配合文化积累计划,组织学生以同题材文言文进行训练,能够真正发挥文化作用,提升学生实践效果。
总之,文言文教学有法,但文化应用无法!语文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不能够固化传统文化教学思想,应该从文化层面出发,为学生构建优质儿童文言文教学课堂,降低文言文教学难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真正形成文言文学习兴趣,积累文化底蕴,提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