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
2020-12-18李娜
李 娜
(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30)
农村教育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经济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善,国家加大力度扶持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农村教育长期发展落后,城乡教育差距逐渐拉大,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两极化现象也愈演愈烈。
1 农村教育现状
1.1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加之历史和现实原因,在农村地区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局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许多农民认为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农民收入少,高校的收费制度加重了其负担。家庭条件较差的农民认为不如提前让孩子进入社会,多打几年工,多攒一些钱,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农民认为教育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而缺乏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任务观念。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更不开人的思想观念,传统固守的思想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2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虽然农村教育基础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已日趋完善,教室教具的配比提高,部分农村学校甚至能跟上现代教育步伐,实现多媒体及网络教育。但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师资力量的高低。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偏低所造成的优质资源单向流动,吸引不了年青人,直接导致农村教师的老龄化现象,这给新课程、新课标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学校教学活动中接受新事物、传递新文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师资队伍中缺乏中坚力量,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断层现象。教师严重缺乏教学的专业性,一个教师担任多个学科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而非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从事教学。
1.3 农村“留守儿童”增多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其孩子就留守在家乡,托付给爷爷、奶奶看管,导致“留守儿童”增多。“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本来应该在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圆满的教育,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最直接的关心和爱护,一直处于“放羊式”教育,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出现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这对其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2 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突出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
一是关心农村教育问题。将农村教育看作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突出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在政策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加大教育资金支持,让农村教育稳步前进。二是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实行宏观调控,侧重群体和区域的教育现状,加强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学校的投入,使农村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 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教育的根源是生产发展滞后。农村生产发展落后,农民的经济水平不高,农村教育事业就没有资金保障。因此,解决好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农村生产发展落后的根源问题。首先,要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通过拓宽增产渠道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让地方政府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教育保障,让农民的孩子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去接受教育。其次,政府要加强农民的教育投资观念,引导农民重视孩子的教育投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2.3 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就是要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首先,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缩减城乡教师工资水平差距,健全薪资和职称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让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能有所担当。其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最后,加强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合作,促进城乡资源共享,吸引大学生和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2.4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农村“留守儿童”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政府以及学校应该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注与关爱。首先,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定期教育培训,教给其教育的科学观念和方法。其次,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疏导和帮助。最后,建立教育监护体系。由学校牵头,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3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才能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重视农村教育就是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