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2020-12-18华开禧
华开禧
(甘肃省民乐县水务局海潮坝河水利管理处,甘肃民乐734504)
灌区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阶段的信息化技术,持续利用一些信息化资源,以此来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和质量。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手段,能够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完善管理体质与水平。基于现阶段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人员应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以此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1 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灌区中可以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为了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于现阶段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相应的提高,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促进灌区经济的发展。
2 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短缺
灌区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但是从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部分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此外,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涉及内容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也是现阶段灌区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技术推广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软件技术普及的难度系数较大,导致部分区域将硬件技术放置在第一位,进而忽视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严重限制了灌区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这种情况导致整个系统都无法正常的运行,不能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
2.3 系统运行和保障工作困难
灌区信息化系统中的大部分设备都在露天场地,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在信息系统中,如果相关人员对于病毒安防系统的管理不够完善,会导致一些信息被窃取,不利于灌区经济的发展。
3 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建设策略
3.1 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
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投入的时间比较长,科技含量较高,所以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筹集资金,形成一种以政府为引导,全民共建的投资格局。此外,政府还应以政策引资、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构建一个共同参与的信息化保障系统。例如,某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公共财政投入了740 亿元,占总投资的72%以上,从中可以看出,政府资金投入已经是当前水利建设的主要来源。为了深化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在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采用PPP 或者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来吸引一些社会投入,形成一个多渠道的筹集模式。
3.2 重视新技术引入,加强系统集成工作
从相关实践中可以发现,用于建设中的信息化技术包含了数据模拟仿真技术,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各类传感设备,为三维水系统以及一些系统环境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3S、GIS 等技术也可以应用到灌区水质分析和资源调查中,而且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硬件和软件系统有效的衔接在一起,在引进灌区信息化各个子系统时为以后的改造升级留下一些关键的接口。最后,利用国家“863 计划”项目,开展信息化建设中GIS 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含了研究GIS 标准数据,充分利用国家一些先进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建设工作。
3.3 构建安全保证体系,增强信息化应用水平
灌区信息平台中包含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通讯等多个内容,且灌区还可以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工作,合理应用网络资源,实现信息的快捷传输、共享与处理工作。这样既可以保障数据的实效性,又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库汇总中包含了基础工情的数据库,也有水文数据库,这些都是资源共享的一种基本体现。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中,要确保灌区网络的基础性发展,要避免火灾、雷击等威胁,并要防止设备被盗。优选各种技术产品,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将各个子系统都连成一个完整、经济和高效的整体,使之可以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出整体的效益。
4 结语
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且系统性的工程,也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深入分析之后,相关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清楚的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一些合理的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化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