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现状分析
2020-12-18段淑涓
段淑涓
(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高台734300)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县。辖9 镇136 个行政村,总人口15.87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09 万人,现有耕地3.966 万hm2。境内土壤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灌耕土、潮土、草甸土、灰综漠土、灰钙土、盐碱土等土类。经耕地质量评价,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5.9 g/kg、全氮0.949 g/kg、碱解氮71 mg/kg、有效磷 17.9 mg/kg、速效钾 195 mg/kg、缓效钾 751 mg/kg、pH 值 8.37。国家四等地 1.753 万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4.2%;五等地2.213 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5.8%。盐碱耕地1.405 万hm2(轻度1.04 万 hm2、中度 0.267 万 hm2,重度 0.099 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5.4%。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进程,高台县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连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盐碱地改良、高效农田节水、高效缓释肥集成示范及山水林田湖草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通过物化补贴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农民使用盐碱改良剂、配方肥、缓释肥、水溶肥和商品有机肥等肥料,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加强耕地保护,有效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一是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大力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沼渣沼液还田、生物农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绿色防控、尾菜处理、使用农家肥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治理,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引导农户种植甜菜、葵花等耐盐碱作物0.208 万 hm2,种植绿肥 0.108 万 hm2,建成耕地质量建设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综合技术示范点各2 个。投资400 万元实施了盐碱地改良项目,推广土壤盐碱改良剂使用、拉沙压碱、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技术示范面积0.52 万hm2;该项目实施3 年后,土壤容重下降0.03 g/cm3,土壤有机质提升0.82 g/kg,pH值下降0.21 个单位,增产390 kg/hm2,减少化肥用量43.5 kg/hm2,节支增收 540 元 /hm2。投资 1 176 万元的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已落实有机肥替代化肥千亩核心示范区4 个,示范推广有机肥“买一补二”奖补面积0.433 万hm2。投资1 571 万元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累计回收地膜5 616 t,回收率稳定达到80%以上,地膜残留量从75 kg/hm2降到了35.25 kg/hm2。通过采取堆沤法、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措施,年处理利用尾菜13.48 万t,处理利用率达到60%以上。依托全县10 个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2.521 万hm2。划定2.4 万hm2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功能区耕地质量保护。二是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为全面掌握全县耕地质量动态变化情况,配合省、市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和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水平监测,结合高台县实际建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60 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2 个、省级监测点3 个、县级监测点55 个。
1.2 推广新型肥料,切实减少化肥用量
一是推广配方施肥。加强配方肥推广应用,通过农企合作、产需对接、“一屏一机”、自动配肥机、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查询服务系统、试验示范带动和宣传培训等措施,高台县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2.614 万hm2,建成甘肃省测土配方施肥“千乡千店、一屏一机”配肥店8 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预计全县化肥利用率达到38.5%以上,节本增效450 元/hm2以上。二是推广新型肥料。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主体,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结合项目的实施示范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应用面积0.267 万hm2、水溶肥应用面积0.087 万hm2,开展新型肥料试验示范14 项(次)。三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农作物制种大县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补贴项目的实施,投资210 万元建成自动控制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2 个,通过配套机井及管理房、首部控制和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等设施设备,使水资源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节水约2 250 m3/hm2,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0%,玉米增产20%左右。依托已建成的日产2 万m3生物天然气项目,将沼液输送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推广蔬菜水肥一体化沼液滴灌施肥技术面积0.033 万hm2。
1.3 加快农业技术集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扎实推进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高台县6 个灌区全部实行“水票制”供水,用水总量由2014 年水价改革前的4.36 亿m3下降到3.69 亿m3,下降幅度超过15%。牢固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的理念,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农业水资源利用特点,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管理等措施,加快技术集成和节水工程实施,积极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及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建成高台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等高效农田节水示范基地16 个,辐射带动全县发展高效节水面积2.357 万hm2,其中膜下滴灌面积累计达到0.651 万hm2(其中水肥一体化技术0.442 万hm2)、垄膜沟灌面积累计达到1.705 万hm2。大力推广高产耐旱品种,引导农户种植制种玉米、小杂粮、甜菜等高效益、低耗水作物,缩减高耗水作物0.229 万hm2。
1.4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根据不同农时季节,依托已建成的甘肃绿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绿色蔬菜产业园区等培训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点,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专家服务团,围绕蔬菜、制种、加工番茄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现场讲解、交流互动、组织观摩等形式,重点开展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盐碱地改良、高效农田节水等关键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户节水节肥、保护耕地的意识。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37 场(次),受训农民达 8 300 多人(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台县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耕地质量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现阶段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偏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部分土地经营者和农民对耕地重用轻养,甚至掠夺式生产,导致耕地耕性变差、土壤结构变劣、养分失衡、肥力地力下降。二是耕地质量监督难。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不够健全,耕地质量保护管理的政策和制度还缺少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和保障措施。三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推广难。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妇女,知识接受能力有限,加之受不科学合理的施肥、施药和不愿投入使用标准地膜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耕地质量日趋衰退。
3 促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措施
高台县将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举措,补短板、强弱项,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为手段,狠抓土肥水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3.1 强化人才支撑,构建高效队伍
壮大和充实耕地质量监测预警队伍,培养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人才,改善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工作条件和手段,让耕地质量监测预警项目建设的承担部门更好地履行起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
3.2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耕地质量
针对种植效益低下,农户投资保护耕地质量难度大的现象,建议用5~10 年时间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及重点地区的耕地进行质量建设保护,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保护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