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

2020-12-18胥亨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

胥亨芳

(临夏回族自治州水务局,甘肃临夏731100)

我国有着众多的江河湖泊,水系相对较为发达。其中流域面积在5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45 203 条,总长度约为150.85 万km[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逐渐意识到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河湖管理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水环境治理以及保护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 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义与价值

1.1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走生态优先、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就要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价值以及经济功能,是我国生态系统建设以及国土空间的主要构成内容。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将河湖管理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融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度,进而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 全面推行河长制有利于解决复杂的水问题

全面推行河长制度是现阶段解决我国复杂的水问题,确保河湖健康安全的有效措施。现阶段我国水资源匮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生态损害问题,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河湖水系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载体,是现阶段解决新老水问题的集中区域。近些年各地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重视河湖的治理和管理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综合效益,但整体上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2]。

一些河流,特别是北方河流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河道、湖泊的生态功能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部分地区废水的排放量已经高出了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河湖的生态功能。全面推行河长制有利于保护河湖系统。

1.3 全面推行河长制有助于完善水治理体系

全面推行河长制度有利于我国水治理系统的完善,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手段。河湖管理是进行水资源管理与治理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河长制就是在各部门的联动下强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各种问题与不足。河长制在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可推广的经验,对于维护河湖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河长制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管理,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全新格局。

2 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

2.1 优化红线约束,保障河湖资源持续利用

水资源聚集形成了河湖,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可以有效的提升水资源质量。全面推行河长制度要将节水护水作为重要内容以及主要目标,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的利用及开发管理,提升控制力度,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政府部门要在国家刚性要求及约束下重视水功能的严格管控;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凸显河流生态基流,提升河湖功能,营造良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3]。

2.2 合理规划岸线布局,完善河长制工作模式

水岸线是河湖系统最为关键的内容。为了有效保护河湖,需分析现有河长制度,并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布局,重视后期监管,强化水岸线管理。江河湖泊的管理要进行合理的管理范围规划分析,禁止非法侵占河道等违法行为。通过岸线功能区域的科学合理划分,强化分区与用途管理,充分保护水域岸线。重视整治清理,在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随意占用岸线等违规违法问题,科学合理的进行岸线资源开发利用。

2.3 实施联防联控,优化河长制工作模式

防污治水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政府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分析水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防治。现阶段,我国河湖水污染的根源是岸线管理,河湖管理要根据规范要求全面落实各项计划内容,真正做到联防联控,在源头上控制水污染。加强对水功能区域的严格监督与管控,制定完善的考核管理机制,有效促进河长制推广应用。

2.4 统筹城乡水域,凸显河长制工作优势

全面推进河长制,重视河湖保护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具体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水资源管理,完善河长制达到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相关政府部门要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构建完善的水环境风险评估管理及排除系统,制定预警响应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等新型的技术手段,在河长制的基础上进行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同时,在河长制的推广中要规范建设饮用水源,保障用水安全,提升水资源风险防控能力。通过河长制进行河湖水资源管理,要强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村荷塘整治,构建自然、生态的河面城市。

2.5 加强系统治理,提升河长制工作质量

河长制管理要充分保障系统性、完整性,重视河湖生态环境的修复。河长制的规划要根据国家要求及各项治理政策做好退田还湖工作,有效保护河湖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河湖健康评估管理,通过阶段性的方式进行水资源容量分析,提升水生态环境容量。河长制的推广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源头上加强对水源涵养区以及江河源头的保护管理,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构建生态清洁的小流域,创建良好的水生态保护模式[4]。

2.6 明确工作内容,创新河长制管理制度

根据管理区域的具体状况完善河长制,提升管理效果与质量。综合具体状况进行区域分析,完善河长制度,制定完善的会议制度、管理制度,优化信息共享及工作督查管理,定期通报河湖管理保护状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协调各个部门,严格督查河长制的具体实施状况及履行能力,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构建完善的、标准的联合执法管理机制,保障河长制有法可依,维护良好的、科学的河湖管理秩序。

3 结语

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是绿色发展理念有效落实的必经之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复杂水问题。政府部门要根据水环境状况全面落实推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河长制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创新完善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进而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全面推行“营改增”及其对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影响
一张图读懂推行河长制的“ 山西步伐”
全面推行“营改增”对广西经济的影响
全面推行橡胶工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