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考证研究
2020-12-18张楠
张 楠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
农业自古以来是立国之本,这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体现得十分充分。当时诸侯争霸战乱不休,各国为夺取战争胜利与稳固国家统治,逐渐认识到加强农业及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立国安邦的重要性,并纷纷进行变法。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知识技术的迅速传播,产生了一批以农家许行、管仲等为代表的农业及农业教育思想家,其思想具有时代先进性和创新性。设官教民、农家私学、农艺家传、民间传艺等形式使农业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了相对固定性和强制性,教育内容具有了丰富性和实用性,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与创造性,方法更加综合与灵活。
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背景的考证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从青铜器时代进入到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促使当时生产力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此外,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法,均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相关知识技术的传播
铁制农具大量出现。据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春秋以前的农具以木、石和青铜为主,而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大量出现。长沙识字岭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大量铁凹形锄等[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考古学报》1959(01).,石家庄赵国遗址出土的大量铁农具占到了出土文物总数的65%[2]《石家庄庄村战国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01).,这代表着以生产工具进步为标志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其农具生产制作与使用的知识技术也相应得到新的发展和传播。
牛耕取代耦耕。春秋以前的农田耕作以耦耕为主,“庸次比耦”[3]刘利 译注 .《左传》[M].北京 :中华书局 ,2007.“千耦其耘”[4]孔丘 编订.《诗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即由人力共同协作来完成土地耕作。春秋时期有了铁犁销,牛耕出现并被广泛推广,《国语·晋语》“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意即原只会用于宗庙祭祀的牛,成为了农田耕作的动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灌溉与兴修水利技术取得质的飞跃。农田灌溉技术由“抱瓮而出灌”[5]庄子.《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变为“桔槔”[6]桔槔根据杠杆原理制成,是中国古代汲水或灌溉用的简单机械.灌溉,即从抱着水瓮去灌溉变为了使用汲水器械“桔槔”灌溉,高效率的灌溉技术得到迅速推广普及。各诸侯国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以增强国力,尤为突出和值得称道的是秦国蜀太守李冰,率当地百姓修筑了宏伟水利工程——都江堰,把泯江水的内江和外江分流,内江主要灌溉成都平原广袤农田,外江主要分洪解除泯江泛滥之灾。兴修水利及治理水患的思想、技术和知识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的榜样及楷模。
(二)生产关系重大变革为农业知识技术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其标志是“井田制”的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均地分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并建立。各诸侯国纷纷出现“公田不治”[7]班固.《汉书·食货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2.、大量开垦私田的景象,《管子·乘马》记载,齐桓公时实行“均地分货”,即把土地分给劳动者租种实施个体经营,劳动者依附于土地,形成了以土地地租、分成制为主要形式并接受地主剥削的封建制度。劳动者已不再是奴隶,他们主要以种田为生,开垦新地、提高生产率的知识技术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提升,能量和动力得到了阶段性的释放与增强。
以减免徭役为手段增强国力的变法加快了农业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各诸侯国大兴变法之风,如鲁国实行“初税亩”,即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8]左丘明.《国语·卷六·齐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78.,根据土地不同情况分等收税;魏国重农思想家李悝主张“作尽地力之教”[9]班固.《汉书·食货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2.[10] 《宋会要辑稿 食货志一 农田杂录》.,让各级官府尽力挖掘土地潜力,以增加粮食产量。变法涉及最深最广的当属秦国的商鞅变法,在继承和发扬李悝重农思想基础上,公元前35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即尽心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从事商业或因怠惰导致贫穷的人,全家罚为官奴。这些推行和发扬重农抑商的变法措施,激发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学习相关知识及技术技能的积极性。
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的考证研究
在各诸侯国重视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和诸子“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一批以农家许行、管仲等为代表的农业职业教育思想家,其思想影响深远。
(一)许行“君民并耕”的农业职业教育思想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11]孟子.《孟子·滕文公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即贤明的君王获得粮食要和百姓一起耕种,早晚餐食自己做并治理国事;还提出“仓廪府库,是厉民而以自养也”[12]孟子.《孟子·滕文公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即拥有富足的府库、存储米榖的仓库,是通过伤害人民来供养自己,反对国君设立仓库、府库,摒弃农业生产的不劳而获,这些教化思想对当时各阶层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管仲“四民分业定居”及农业职业教育思想
管仲在齐国为相时,将百姓按士、农、工、商分为四类,明确提出“同业相聚,父子相承”的“四民分业定居”思想。《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主张从事相同行业的人在一起居住,不能杂居,并且规定子孙世代继承其职业不得更改,使“农之子恒为农”。同行业的人要“群萃而州处”,彼此“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即同业者聚集,通过交流生产经验相互教育和学习,以提高专门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管子·小匡》“审其四时,权节具,备其械器用……以待时乃耕,深耕、均种、疾耰”,则是劝农按照时节、安排用具、置备器械进行深耕易耨的农业劳作。《管子·士经》“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规劝农民要想粮食富裕,就要勤于农业五谷生产的知识技术技能学习,要想财物富足,还要种植桑麻、饲养牲畜等开展多种经营。
(三)《吕氏春秋》的农业职业教育思想
《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文献从以下方面体现出系统的农业职业教育思想。首先,天子应“亲率诸侯耕帝籍田”,而后妃则“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13]夏纬瑛 译注.《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之上农篇》[M].北京:中华书局,1956.,提出统治阶层应以身作则,引导和教育人们重视农业生产;其次,实行“农时之禁”“田野、四时之禁”,提出农忙时官方不能大兴土木、劳师动众,民间也不准进行丧嫁活动,还要综合考虑人力、地力等因素进行农业生产,不能在动植物繁育的时候进行伐木、打猎、捕鱼等活动,对于不致力农作者则采取“墨(没)乃家畜”的惩罚措施,以督促农民耕作;再次,“告民辨土、耕稼之道”,要求农民学会辨识土地的性状,掌握耕地的方法和技能,充分把握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最后,“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4]夏纬瑛 译注.《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之审时篇》[M].北京:中华书局,1956.,告诉播种庄稼的人,令它成活的是土地,滋养它的是上天,表明和倡导农业发展离不开天、地、人的共同作用,倡导耕稼有道的思想。
三、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形式的考证研究
考证研究后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有设官教民、农家私学、农艺家传、民间传艺等形式。
(一)设官教民形式
继承了西周时期的农官制度,实行设官教民,如《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戴积草……虞师之事也。决水潦,通沟读……司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碗,观地宜……申田之事也。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乡师之事也。”这里的“虞师”“司空”“申田”“乡师”等均为负责某种农业生产的职官,不仅要督促农业生产、宣传重农政策及思想,还要负责把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等传授给农民,同时将农业生产、管理的知识技能及经验传授给世袭其职官的子弟。
(二)农家私学形式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15]刘利 译注 .《左传》[M].北京 :中华书局 ,2007.[16] 班固 .《汉书·食货志上》[M].北京 :中华书局,1962.打破了夏商周时“学术官守”的局面,使一些拥有农业技术、曾从事劝农或生产事务的农官等散落到民间,他们组织学派、著书立说,并开设私学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如《汉书·艺文志》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即是农学派创始人许行,依托神农“教民耕种”之言,通过创办私学传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和技术,聚徒讲学,身体力行,和学生一道在田间地头务农耕作,既传道农耕思想,又通过亲自实践和口授、演示等方法教给徒弟农业知识和技术,开农家农业私学教育的先河。
(三)农艺家传形式
子承父业或兄弟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知识技术传授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管仲进行社会分工与阶级划分后变得更加必要和盛行,再加上“农之子恒为农”和“子就父学”“弟从兄学”[16]管子.《管子·小匡》[M].北京:中华书局,2009.的明确规定与要求,农艺家传形式遂成为主流。幼儿从小跟着父辈和长者们学做农活成为一种自然习俗,教化与教育的方法则主要是直接实践示范、问答交谈或咏唱农谚等。
(四)民间传艺形式
主要表现为农民通过流传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农书,自觉自发地对知识技术的学习与经验总结;农民间通过一起劳作交流,长者向晚辈口授、示范等,相互进行知识技术与经验的学习。
四、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显现的特征
(一)农业职业教育对象的固定性和强制性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四民分业定居”思想的影响,规定农业职业不可更换,由此导致农民只能靠子承父业的家传形式来延续技术。因此,当时的农业职业教育,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具有相对固定性,教育还因职业的不可更换而具有强制性。
(二)农业职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吕氏春秋》四篇农学文献中介绍了丰富实用的耕作、土地改造、密植栽培等技术;《尔雅》一书则第一次把植物分为草、木两大类,提供了丰富实用的草、木辨识区分方法;设官教民所涉及的内容,则覆盖了农、林、牧、渔业等多方面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三)农业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设官教民、农艺家传、农家私学、民间传艺使其教育形式多样化,尤其是创造性地首开了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私学教育的先河,在农业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四)农业职业教育方法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除长辈在田间亲自实践指导示范外,还综合性地应用了问答教育、推广教育、歌诀农谚教育等方法,如《诗经·豳风·七月》以诗歌概括的四季气候变化在当时颂唱流传甚广,形象描述了农业生产由耕种、管理到收藏的全过程,集中总结了“观象授时”的农业生产经验,还体现出了其教育的灵活性。
(五)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管子·八观》中“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周署必有正”,以此来告诫人们增强生态环保的意识,对自然资源要合理、适度地利用,遵循自然规律,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出了其教育思想的时代先进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