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

2020-12-18邹海龙胡民丽

教师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积极性语文设计

邹海龙 胡民丽

(兴国县古龙岗小学,江西赣州 342400)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失语”的现象,导致在课堂中只有教师述说,整个语文课堂显得比较沉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起来,语文教学效率低。面对教学改革发展新形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要点,有效应对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现状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性的现状能发现,由于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课堂发言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就其问题加以阐述。

(一)不敢言

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课堂中对教师心存畏惧,或者是有些学生比较腼腆胆小,缺乏当众发言的勇气,在课堂上不敢言。[1]

(二)不屑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讲述过程中通常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有的学生在面对过于简单的问题时常常不说话,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有的学生则是性格使然,对课堂活动并不在意,不以为然。

(三)不能言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产生的差异也较大。[2]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并没有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得课堂发言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言比较积极,而学习成绩稍弱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使得学生想发言但缺乏途径。

(四)不愿言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愿言的情况比较常见,主要是学生没有发言的习惯,即便知道答案学生也不愿表达,没有积极配合教师的习惯,心理上和教师之间存在隔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不积极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闭锁心理因素

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观察发现,学生发言不积极和不发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闭锁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敢公开发表意见,受到闭锁心理的影响,不敢轻易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压抑自己的情绪,阻碍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这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因素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自身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必然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没有真正地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造成了学生发言不积极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还会对学生不合常规的发言进行阻挠,打击了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参与发言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变得沉默。[4]另外,可能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些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学生不知如何回答。由此,使得课堂变得沉默。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教师有畏惧心理,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发言,就要打破学生这一固定思维。[5]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发言氛围,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只有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才能真正活跃起来,才能畅所欲言。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和学生真诚交流、沟通,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声音较小,教师可采用幽默的话语对学生说:“大家可能听不到你的话,戴上‘扩音器’再给大家说一遍好吗?”教师随后可将双手做喇叭状,这时候学生的声音就大了起来。可见,通过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鼓励学生发言

学生在课堂中不敢发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够自信,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立表达自信,积极鼓励学生发言。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学习潜力,教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要以平等的姿态鼓励学生,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教师如果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能为后续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要注重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个性,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发言的机会,并且通过发言来建立自信。另外,教师也可通过在课堂中开展活动或以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克服不敢言的心理障碍。

(三)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发言,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必要的环节,课堂提问的方式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科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中要注重适度,活跃学生思维。问题的设计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加强重视:引入新的课程内容中进行问题设置,对于教学的关键部位进行问题设置,存在疑难处的时候进行问题设置,探求解题规律的时候进行问题设置。问题的科学化设计,能为激励学生在课堂中发言起到积极作用。

例如,在讲到关于九寨沟的知识点的时候,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新颖和有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关于九寨沟的这篇文章描写了优美的风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九寨沟的风光图片后,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别的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果到九寨沟旅游,应当做些什么;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九寨沟风景区的一名导游,应该如何向人们解说风景。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畅所欲言,这就能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发言的主动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促进作用。面对教育改革新形势,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言,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积极性语文设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