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公谷88及简化栽培技术
2020-12-18张伟龙马一铭杨永志胡喜连李淑杰
张伟龙 高 鸣 高 忠 马一铭 杨永志 胡喜连 李淑杰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公主岭 136100)
谷子曾经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谷子具有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营养成分丰富且均衡等突出特点,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战略贮备作物[1-2]。但我国谷子生产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000万hm2逐渐萎缩至目前的100万hm2左右,其中不抗除草剂、种植繁琐、适宜机械化品种缺乏等因素制约着谷子生产[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谷子等杂粮的需求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土地流转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对适宜规模化、轻简化生产的谷子品种需求强烈。因此,选育优质、抗除草剂、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谷子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4-5]。
为解决谷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经多年研究,选育出优质、矮秆、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公谷88,在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优质食用粟品鉴会上被评为国家二级优质米。公谷88的株高矮,抗倒伏,适合机械收获,抗除草剂(烯禾啶),通过喷施专用除草剂能够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抗病性强,抗谷子白发病、黑穗病和谷瘟病等,适宜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等东北春谷中晚熟地区推广种植。
1 品种来源
1.1 亲本母本公矮2号米色鲜黄,品质优良,株高矮,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是吉林省主栽品种中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父本安4585×(豫11×冀31)是2009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引进的抗除草剂(烯禾啶)高世代材料。
1.2 选育过程2011年夏以公矮2号为母本、安4585×(豫11×冀3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早世代鉴定出抗性植株,采用系谱法对后代材料进行南繁北育,多年、多次回交选育,着重选择株高矮、抗倒伏、品质优、抗除草剂等特点的植株,于2015年育成稳定的抗除草剂新品系,命名为公谷88;2016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同时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8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该品种表现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突出,同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完成全部试验程序,2019年3月申请国家谷子品种登记,2019年10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谷子(2019)220071。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公谷88的生育期为126d,株高92.4cm,幼苗绿色,顶端猫耳叶尖到圆,穗呈纺锤型,穗长23.77cm,穗松紧中等,刚毛长度短,穗单码籽粒数多,穗重20.73g,穗粒重15.63g,千粒重2.96g,出谷率75.28%。
2.2 品质2018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12.11%,粗脂肪含量3.64%,胶稠度121.0mm,糊化温度6.0(碱消指数级别),直链淀粉含量19.53%,赖氨酸含量0.25%。出米率80.8%,整米率98%,适口性佳。公谷88的谷黄色,米色鲜黄,粳性。
2.3 抗性2018年于鉴定圃人工接种鉴定:抗谷子黑穗病(6.7 R),中抗谷瘟病(5 MR)和谷子白发病(10.6 MR)。公谷88抗倒伏、抗旱,适应性广。
3 产量表现
2017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370.4kg,比对照九谷11增产7.14%;2018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为342.5kg,比对照九谷11增产1.27%;2年平均产量356.5kg,比对照九谷11平均增产4.2%,增产达到显著水平;2年总计18点次,其中13点次较对照九谷11增产,增产点率为72%。
4 简化栽培技术
4.1 播种适宜区域 公谷88适宜在春谷生态区吉林省长春、四平、吉林、白城,辽宁省朝阳,内蒙古通辽、赤峰,黑龙江省肇源等≥10℃活动积温260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
地块选择 谷子抗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沙壤土易保苗。谷子必须合理轮作倒茬,不宜连作重茬,前茬作物以豆类最好。接茬口时,必须了解上茬作物所用除草剂种类和使用量,禁止在使用过消解慢、药效持续期长农药的地块上种谷子。
整地与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灭茬与深翻,灭茬深度15cm以上,翻地深度20~25cm,翻后及时耙平,达到播种状态。底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可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数量,一般结合秋翻每hm2施腐熟农家肥40~50t、氮磷钾复合肥250~300kg。
种子处理 播前半个月左右,选择晴朗天气晒种2~3d。播种前3~5d将种子放在浓度为10%的盐水中,捞出秕谷、草籽及杂质后,取出下沉籽粒,用清水洗3遍,捞出晾干。根据不同防治对象进行药剂拌种,白发病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黑穗病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线虫病用阿维菌素乳油拌种。
适时播种 东北春谷区,通常在4月末至5月初,土壤5~10cm耕层温度稳定在10℃以上播种较为适宜。播种方式采用机械穴播或条播,每hm2播量3~4kg,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保苗数50万株/hm2。
4.2 田间科学管理田间管理 适时中耕,苗期至抽穗期之间中耕2~3次,松动土壤,增加透气性,防止土壤板结。在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2次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7.5~10kg,灌浆中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2次,有利于提高籽粒饱满度和品质。干旱年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在孕穗期和开花期进行补水灌溉。
化学除草 在谷苗3~5片叶时(大约出苗后12~16d)选择无风晴天,利用配套除草剂(烯禾啶)垄上均匀喷雾。如田间有阔叶杂草,可选用触杀型除草剂灭草松。喷药时应离蔬菜、树木及双子叶植物50m以上。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东北春谷区谷子主要病害为谷瘟病、白发病、黑穗病、线虫病和纹枯病,主要虫害分为蛀茎害虫、食叶害虫、吸汁害虫和地下害虫,根据虫情和发病时期进行及时防治。
4.3 机械收获公谷88穗颈长度较短、穗码松紧适中,易于脱粒,植株较矮,穗层整齐,抗倒伏性强,综合该品种各性状指标,满足机械化生产的要求。通常在谷子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进行收获,谷穗断青,籽粒变黄、变硬,含水量低于15%,采用全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脱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