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的项目可行性分析*

2020-12-18刘丽爽

中国食用菌 2020年12期
关键词:食用菌景观设计大众

刘丽爽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食用菌采摘以休闲参与的方式,向游客集中展示了各类菌菇的发展起源、栽培技术和营养成分、加工制作建议等内容,全方位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元的食用菌文化,通过优化休闲参与流程、增添游客休闲情感释放空间,使食用菌采摘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立体、趣味的互动关系。基于此,从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中探寻农业景观设计创意、审美内涵,为当前农业景观设计活动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尝试[1]。

1 影响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的因素

1.1 文化因素

农业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大众的游览、观赏行为,因此良好的文化内涵成为提升农业景观设计品质的关键。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食用菌文化、休闲养生文化,折射出农业景观项目最真实的生态美学与人文内涵,直接影响了农业景观的设计成效。因此,需要重点设计出反映食用菌文化、诠释自然美学和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农业景观。此外,在挖掘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的文化内涵开展农业景观设计时,还要确保选择的文化素材与农业景观环境、大众精神体验的有效匹配。

1.2 环境因素

农业景观设计最终要融入到具体环境之中,将食用菌采摘休闲与农业景观设计活动相融合时,需要从环境生态出发,重视为大众营造舒适、趣味的互动体验。环境作为影响农业景观设计活动的重要因素,承载了农业景观的活动空间与功能价值,也为大众诠释最客观的乡村气息,有助于使大众获得最真实的农业体验。农业景观要与乡村环境有效融合,通过巧妙的借鉴乡村风光,改善农业景观的视觉成效。当然,在利用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时,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避免盲目融合、借鉴,尽可能维持生态平衡。

1.3 市场因素

将食用菌采摘引入农业景观设计的基础动力在于满足市场需求,即诠释“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诉求。一方面,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为大众营造了趣味休闲、舒适自然的心理感受空间,将其中蕴含的舒适性应用于农业景观设计活动,能够有效释放大众心理压力,实现农业景观设计的最佳成效;另一方面,要利用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的多元功能,拓宽农业景观设计活动的价值空间。通过将食用菌蕴含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农业景观相融合,为大众了解健康、认识健康,以及养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功能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使农业景观成为反映独特主题的文化要素[2]。

2 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项目可行性分析

2.1 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的背景

食用菌能够以农林牧业废弃料为基础进行生产,取材成本低、便于推广。同时,食用菌具备食、药、补3种功能,成为当前丰富大众饮食生活,优化大众饮食结构的重要食品来源。面对大众健康养生、体验式消费需求以及食用菌产业发展升级、结构优化的时代诉求,发展采摘体验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综合来看,当前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为参与农业景观设计提供了设计素材和审美理念[3]。1)发展采摘体验活动是延伸食用菌产业发展链条的重要选择。在大众健康消费理念不断升级推动下,食用菌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产品的品种更加多元,栽培技术和保鲜加工技术日益成熟,食用菌发展空间不断扩展,通过发展采摘体验推推动食用菌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2)发展食用菌采摘体验活动是适应大众全新消费习惯的必然走向。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进一步成熟,逐渐从传统、单一的产品生产营销向采摘体验、休闲农业发展转型,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近距离了解、接触食用菌生长的采摘活动,增进消费者对食用菌的认识,并持续扩大食用菌的经济效益。3)发展采摘体验是当前深化食用菌文化的关键步骤。食用菌采摘活动从文化挖掘、栽培技术和专业知识等多个角度推介食用菌,使消费者对食用菌形成了新的全方位认识。尤其是对食用菌文化的全面展示,有助于消费者完善对食用菌产品的内涵认知。

2.2 共性内容分析

将食用菌采摘休闲引入农业景观设计活动建立在两者融合共性基础之上。因此,对两者共性进行分析是融合的可行性的关键。1) 文化内涵的一致性。食用菌采摘与农业景观都是对休闲养生文化的生动诠释。无论是农业物产景观、农业地貌景观,还是具体的农业人文景观,要求诠释休闲、养生理念。食用菌采摘体验是以食用菌采摘为载体,重点阐释食用菌的休闲、养生文化。因此,两者具备文化内涵的一致性,通过两者有效融合,能够提升农业景观的设计水准和审美品质。总之,在农业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将食用菌文化内涵合理融入景观之中,为整个农业景观赋予了新的灵魂。2)人本理念的一致性。食用菌采摘休闲是以大众参与、情感体验为核心的活动,大众需求、大众体验决定了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项目设置、调整。农业景观设计的主体是大众,其设计目标旨在为大众提供优质观赏效果。因此,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活动传递了“大众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以大众对农业景观设计的心理认知、服务和环境美学作为设计基础,生动诠释了人本、科学、规律等内在设计要求,从而确定农业景观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点。3)精神寄托功能的一致性。农业景观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融入现代审美、智慧科技所呈现的立体化因素,其中凝聚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有效回应了大众的精神依赖,是大众“乡愁记忆”回归的重要载体。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是大众释放精神压力、探寻生活趣味的重要实践。以食用菌采摘休闲为素材,可以将其系统化应用于农业地貌景观、农业人文景观之中,为大众释放精神压力创造了更大空间。

2.3 现实需求研判

农业景观是乡村美学的时代符号,也是全新审美环境下的重要审美导向。在探索食用菌采摘休闲引入农业景观设计时,要对现实环境、现实需求进行合理研判。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和衡量权重,从而探索两者融合的具体科学性。具体来看,其面临以下现实问题。1)从市场需求看,在休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态势下,食用菌采摘休闲与农业景观设计均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将两者有效融合,将为大众呈现更立体、丰富的观赏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尤其是随着休闲经济不断发展,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推动两者融合进程。2)从农业景观设计活动看,目前亟需引入新的设计思维与审美创意优化设计方案,提升设计水准。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既是一种休闲尝试,也是与农业领域相关的实践尝试。通过合理挖掘食用菌采摘休闲内涵,激发农业景观设计活力,满足景观设计发展诉求。因此,将两者合理结合,势必拓宽农业景观设计活动的发展空间,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

3 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应对策略

3.1 基本原则

在休闲经济大力发展背景下,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由于两者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上食用菌采摘和农业景观设计的特殊性,综合项目可行性分析提出以下原则。1)要坚持农业生态保护的基础原则。为确保食用菌采摘休闲与农业景观设计活动有效融合,要遵循农业景观的设计规律,合理选择设计元素、科学制定设计方案,通过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积极推进农业景观设计、生态美学与食用菌采摘休闲的有效融合。2) 要坚持依托农业生态的重要原则。将食用菌采摘休闲与农业景观相融合,不能盲目“人工造景”,应以本区域内突出的、有代表性的农业生态资源为依托,通过合理融合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适当予以深化,从而打造以优势农业生态资源为基础,内涵与特色并重的农业景观。3) 要坚持大众参与设计的发展原则。通过收集大众意见、倾听市场反馈,并为游客提供互动参与的良好平台,要让融入了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的农业景观成为大众共同的“精神符号”。通过对食用菌采摘活动内涵和市场反馈状况进行全面研究,综合大众需求,进而优化农业景观设计体系。

3.2 实施策略

目前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发展迅猛,为农业景观设计提供了鲜活素材。为将二者有效融合,应做到。1)突出特色,精准项目定位。农业景观设计需要精准定位,通过深度挖掘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的内涵,融入新鲜的设计理念,赋予整个农业景观独特、鲜活的生命力。2)坚持大众导向,完善审美体验。要对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分析、整合,及时收集市场反馈,将用户审美需求内化于景观设计活动中,重视提高大众对农业景观设计的满意度,通过设置“网红打卡点”,以增强现实(AR) 技术和虚拟现实(VR) 技术的结合,优化大众与农业景观之间的互动体验与趣味感受。此外,在开展农业景观设计时,要以食用菌资源为客观基础,重视为大众提供休闲与趣味的体验,打造都市“新田园”。通过合理配置食用菌文化资源要素,形成新的“内涵式”农业景观,为大众提供生态休闲与内涵审美深度融合的观赏趣味。最后,要持续创新设计方案,突出农业景观特色。应对食用菌采摘休闲资源进行合理挖掘,将有特色、有内涵的食用菌文化元素融入农业景观设计,增添农业景观的特色。同时,还可以选择食用菌雕塑作为景观小品,将食用菌采摘与农业景观紧密融合,丰富农业景观内涵[5]。

4 结论

食用菌采摘休闲活动与农业景观设计是休闲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产物,其中共同孕育的文化内涵、精神寄托功能为食用菌采摘休闲参与农业景观设计项目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因此,在休闲经济环境下,应充分挖掘食用菌采摘休闲的互动性、情感性优势,将食用菌休闲采摘与农业景观设计有效融合,通过丰富文化内涵、突出情感特色,从而打造有文化特色、有生机活力的农业景观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食用菌景观设计大众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