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本取向,习作教学的应然选择
2020-12-18江苏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徐婷婷
江苏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 徐婷婷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给新时代的儿童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丰富的物质条件、精神食粮让如今的儿童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上,不同于几十年、十几年前的儿童。 但是,很多一线教师都发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学生的习作却没有“与时俱进”:习作里的妈妈还和几十年前的妈妈一样,“冬夜用长满冻疮的手一针一线捺鞋底”,尽管他们从来没穿过布鞋;习作里童年的欢乐依然如故,“课间我们尽情地玩老鹰捉小鸡”,尽管事实上他们嫌这些游戏太幼稚,从来不接触。 究其原因, 学生的习作很大程度上缺少真情实感,是照着“参考答案”完成布置的习题。
特级教师周一贯研究认为,小学生一般都有两套话语体系,一套是公用话语体系,是对有敬畏感的人说的话,如老师和父母,他有着四平八稳的老成,说的都是出于无奈的言不由衷的话,不率真的话;另一套是私人话语体系,是对亲切的、平等的人, 如在小伙伴和亲切信赖的大人面前的海侃神聊,说的是实话、原汁原味的“童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童本取向的习作教学,就是更多地启动学生的私人话语体系,以儿童为本,站在儿童视角,采用儿童立场,尊重儿童的需要,让儿童用原汁原味的“童话”来写心里想说的话,让习作充满童真童趣。
一、减少限制,降低要求,给童心自由的空间
很多语文教师都有相同的经历:怕学生琢磨半日无一字,或者颠三倒四地写了满纸荒唐言,就在习作前做了详尽的指导、示范,之后提出了很多相应的要求,比如要达到几百字,要分几个自然段,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我们称其为 “规范”,那么在“规范”的限制下,学生完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八股文”也就情有可原了。 因为我们已经给了学生相似的模子,还怎么要求学生写出不同花样的文章来呢?
赞可夫主张教师命题后, 应放手让学生去写,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就写几句,让学生“自由创作”, 有充分的余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其实,我们减少一些限制,松开一点束缚,学生才能自由地触摸心灵,发出内心的本真的声音。
给学生以思维的自由空间,学生往往会给我们惊喜。 曾经有一次写有关青奥会的征文,一些学生的作品让笔者非常吃惊,他们有的措辞严谨,简直滴水不漏;有的立意深远,颇有居庙堂之高的架势;有的辞藻华丽到耀眼。 在这些习作品里,完全没有看到学生的本真。 之后经与几位家长沟通发现,家长们对孩子的这个习作确实做了过多的指导,因为孩子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太简单、太肤浅、太混乱。 笔者建议家长们尝试让孩子自己大胆地去写,天马行空、异想天开都没有关系,写出自己想说的就可以。之后,学生自己写的习作就能让人感受到自由跳跃的童心:
我俩随着拥挤的人群离开了站台,站台人头攒动,我笑砳砳:“你也该减减身上的脂肪了。 ”他不以为然地说:“我健康,我快乐! ”
我俩登上橙色的宁天城际,沿途就看到砳砳的身影无处不在,一会儿游泳,一会儿骑自行车……我嘲笑砳砳:看你忙得不亦乐乎,你也太爱出风头了!
新课标将中高年段的作文定为“习作”,这就是降低对学生作文的要求。 尤其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更让我们对学生的习作不要定太高的要求。 因为要求一高,学生就不知所措,他们就会模仿一个套路去编造。
减少束缚,降低要求,童心才能自由地呼吸、活泼地律动。
二、抓住契机,创设情境,拨动童心的“情”弦
儿童习作缺乏真情实感其中重要原因是“无话可写”。 虽说世界不缺少美,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小学生往往是“生在此山中”,对这些司空见惯,好像没有什么能触动他们、吸引他们。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适当地拨动他们内心的“情”弦,让他们情动而辞发。
第一,我们要利用好资源,把握写作契机。 各种节日是不可错过的资源,小学生年龄小,特别喜欢过节,每次过节他们都很兴奋、很期待,而这些最朴素的情感也是习作里最打动人的。 除此之外,学校的集体活动、家庭活动、社区活动也都是很好的资源。
第二,抓住每个情动的瞬间。 不要小看小学生,其实他们是最敏感的。 跟学生一起读《父与子》,他们会乐上半天,叽叽喳喳地不停地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读《父亲的信》,他们会眼眶泛红。 有一次,习作题为《妈妈,你真好》,看了学生们的习作,笔者感叹:那句“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的歌词写得真对!几天后,恰逢我们的班队会,笔者请来一位家长跟我们讲父母生养、抚育孩子的辛苦。 学生们听得都泣不成声,有学生说:“我以前不知道妈妈生我的时候这么痛苦,如果知道我不会那么惹她生气的。 ”还有学生说:“我有很多话想对妈妈说,可是我说不出口。 ”笔者提议:“那我们把想说的话,写封信给妈妈,好吗? ”学生们一致响应,于是本来安排的队会其他流程就取消了,学生们都安静地在纸上“倾诉”内心的情感,有些学生还边写边抹眼泪。 结果这封信在家长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家长都惊讶自家孩子居然也能写出这么感人的文章。 有一位妈妈特别感动给孩子写了一封回信: 亲爱的儿子,这是妈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看到你稚嫩的笔迹、真诚的话语,妈妈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情动则辞发,瞧,我们的家长也文思如泉涌了!
当然,除了抓住各种契机,我们还要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产生情感的波动。 比如互换角色:老师和学生互换,孩子和父母互换;比如各种职业体验。
习作要有真情实感,儿童的内心必须有所触动。
三、创设语境,增强“对话”,树立儿童习作的读者意识
虽然大家一直呼吁写作要有读者意识,要用真情实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但是,我们学生的习作仍然是做假成风,读者意识没有丝毫渗透。 究其原因,一是写作命题时语境脱落,二是缺少写作后的沟通、对话。
我们的很多作文命题,如“家乡的变化”“假日见闻”“精彩青奥”等都是语境脱落的。 语境脱落式的命题,写给谁看?不知道;为什么写?不知道;写成什么样式,不明确;作者角色? 不知道。 这么多的不确定,让学生何处而来读者意识,何处而来真情实感? “精彩青奥”命题如果设计成“青奥会来了,南京要广迎四方客,你作为南京的东道主,你将怎么向客人介绍南京、介绍青奥会? ”这样学生明确了读者是谁,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为什么写,心里有谱了,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学生连潜在的读者是谁都不知道,而让其有读者意识,这个要求就是荒唐的。
有了“读者”,还要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正常情况,学生的习作交上来,老师打一个冰冷的分数,再写上几句评语,这个作业就算完成了。 习作后的交流完全没有,因为老师的评语学生往往不会去看,很多他们也看不明白。 管建刚老师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言说”, 他让学生的习作在 “发表”中实现“对话”。 学生知道自己的习作将得到老师、同学,甚至更多人的关注、评论,他们自然不会肆无忌惮地胡编乱造,而且一种“公众言说”的自豪感会让他们充满动力。 时下流行的“班本作文”“循环日记”就是利用的这一原理。
四、评价重“真”,鼓励个性,促进儿童的本真表达
学生习作有个很现实的做法, 就是投老师所好,老师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既然教师的喜好是影响学生习作的一种决定性的因素,那教师的喜好一定要定位好。 对习作的评价务求一个“真”字:写真人真事,表达真实感受,抒发真情实感。没有“真”字,再好的文章都不予鼓励。另外,教师要具有儿童的视角,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判断、评价。 “是否积极、是否向上”这样去评价的话,学生的个性表达就没了,作文的“真”就被吓跑了。 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喜欢的方式来描述最本真的童年生活,表达最真实的内心情感,这是我们应然的选择。
习作教学童本取向,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活泼童真的儿童,看到绚丽多彩的童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