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移植”与“落地”间行走

2020-12-18■郭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8期
关键词:移植音标教授

■郭 影

“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是笔者在南通学习时最深的感触。结合所教学的初中英语学科,笔者体会到“语言的习得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回到学校后,笔者开始实践“移植”和“落地”:移植南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任教班级内进行针对性改革,使之落地。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英语课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英语成绩较之前有较大进步。

一、突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主动性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内驱力,使其积极主动性得以持续,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参观学习时,笔者发现,在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预习。因为有了具体要求,学生会在预设的范围内寻找信息。因为个体间存在差异,部分学生会在小组内抛出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学习力较强的学生自然能够给予合理解释。由于学生之间易于沟通,互助双方90%以上会达到预期目标:学习力强的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自我效能感也会提升;学习困难生则因为解决了问题而身心愉悦。“主体合作,交流互学”使得生生、师生、组内、组间形成立体式交流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徐州的导学案设计理念和南通的不谋而合,那就是让知识“活”起来:“活”在实践中、情境中,“活”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每一个导学案的开头都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单词、词组和重点句写在导学案上;后面的设计都是层层递进、拓展思维的发散性题型。这不但能让学生巩固“双基”,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笔者在教授译林版《英语》(以下简称《英语》)8A Unit 4 Do it yourself Reading 时,首先让学生进行5 分钟的自主学习,把12 个导学案上的单词和词组进行“预热”;然后让学生提前完成导学案上的“根据课文内容填词”作业。通过预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对课文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这样在上课时,就会实现学生的“自主”和“多讲”,为高效智慧课堂打好基础。接着,笔者进行课文讲解,让学生第一遍快速阅读,回答了几个相关问题,比如What does Andrew love to do?Does he re⁃ally know much about DIY?笔者再让学生进行细读,最后提出一个思维拓展问题:Will Andrew do a better job in the future?What benefits can we get from DIY?这类发散性问题让学生兴趣盎然,展开了激烈讨论。

二、全体参与,多元互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积极因素。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妥当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笔者教授新课时,经常以与课文相关的英文歌曲或英文视频导入,这样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比如在教授《英语》8A Unit 8 中的过去进行时态时,笔者在导入时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堆雪人,打雪仗”的视频,学生们立刻进入高度兴奋状态,不但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敏捷性,也提前进入了学习状态。接着,笔者对视频内容展开提问:“What’s the boy doing now 是以前学的什么时态?”学生回答是现在进行时。笔者接着问:“What was he doing at that moment 又是什么时态呢?”这就顺利地把学生引到学习“过去进行时态”的生活情境中。这种自然过渡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到处理练习时,学生又见到一则关于“堆雪人,打雪仗”的故事——这样的首尾呼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教师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在教学中自然做到了“移植”与“落地”同步进行。

三、突破预设,动态生成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出现怀疑、困惑、好奇和探究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善于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他们会通过提问打开知识的大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契机,指导学生提问,再适时答疑。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动态生成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的戴老师在执教《英语》7B Unit 6 Outdoor Fun Integrated skills 时,学生之间对风筝的讨论非常生动。

S1:Let’s make a kite,OK?

S2:What color is your kite?

S1:It’s white.

S3:It’s yellow.It’s red.It’s colorful.

S2:What does your kite look like?

S1:It looks like a plane.It can fly high.

S2:It looks like a phone. We can communi⁃cate with it.

此时,关于风筝的问题已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在开放的环境中愉悦地学习。

研修组一行回到学校后,结合本校实际,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提问,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这些灵活有趣的问题使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考空间,在“移植”和“落地”间走出了一条新路。

四、合作学习,积极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作为知识的拥有者,教师是主体,是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收获者,是客体,是服从者,这样势必会限制学生发展,不利于学习能力提高。而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因材施教,解决教师难以兼顾所有学生这一问题,从而让每个学生真正实现发展。

在教授《英语》8B Unit 6Sunshine for all Reading A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题目:The athlete you admire most,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上网查询famous athletes 的个人简介、最新比赛情况,写出其受欢迎的原因,选举一名代表面向全班做report。英语能力最弱的学生也一定要参与其中,比如承担上网收集材料的任务;其他学生积极整理资料并翻译,完成report。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效果非常好。教师带着积极的情感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

英语作文课是英语教师较为头疼的课型,容易上得枯燥乏味,缺乏创新。笔者自从观摩了南通学校的小组合作英语学习模式后,结合本班实际,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走出一条新路。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作文时,首先让学生当堂写好。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英语作文批改的评分标准,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几名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组长,让组长安排每个学生的任务:成绩靠后的学生找出作文中单词拼写及标点符号的错误;成绩中等的学生找出语法及行文逻辑的错误,并安排专人进行记录;最后由成绩优异的学生整体把握作文,全组学生共同打出分数,把错误之处改成正确答案,最后公布小组成绩,这样很快就把一篇篇作文批改出来了。这种及时评价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整合教学法,构建完整体系

整合教学法建立在尊重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上,是一种能力导向的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割裂式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弊端。整合教学法认为,课程核心的目标往往是跨课时、跨单元、跨模块甚至是跨学科的。它促进了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超越了复习与预习的意义,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打造了真正的高效智慧课堂。

徐州英语学科教学强调“教”的完整性及创新素养的培养。在七年级音标教学时,笔者突破了传统的每一单元教授一课音标的观念,把整个学期的音标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授。教师首先教授20 个单元音,让学生把学过的单词的元音画出来进行巩固练习,避免把元音和辅音混为一谈。然后,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划分音节,哪些字母经常发这些元音。学生对单词背诵的体会有了质的改变。第二节课,教师又教授了辅音读法,让学生进行练习。第三节课,教师教授音标的拼读规则。短短几节课就把学生一整年的音标知识进行了整合教学,真正打造了音标教学的高效智慧课堂。当然,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也遇过绊脚石,有感到遗憾的地方,比如音标易学更易忘,而且偏于琐碎,这应是持久巩固的过程。

在高效智慧课堂中,教师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交流合作,让学生“自学,互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改变其被动接受、单一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还要体现出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移植音标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重视音标教学打好英语基础
魔力音标
自然拼读法与音标教学共同促进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增加
基于FreeRTOS系统和LwIP协议栈的网络通讯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移植”瘦人粪便能减肥?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