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栽培技术
2020-12-18河南省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中心于红卫
河南省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中心 于红卫
黄精为百合目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40 多个品种,广布于北温带,以根状茎入药。全国大多省份山林、丘陵地带都有生长。目前,我国有黄精品种30 种,河南省有12 种,如多花黄精、轮叶黄精、鸡头根黄精等。黄精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既可入药、泡药,又因其肉质根状茎肥厚可生食,也可炖服,于2002 年被列入药食同源食品目录,常食用可令人气力倍增、肌肉充盈、骨骼强健。
一、生物学特性
黄精,别名仙人余粮、龙街、兔竹、鸡格等,直径1~2 cm,茎高50~90 cm;叶条状披针形,长8~15 cm,宽0.6~1.6 cm,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黄精花序通常2~4 朵,似成伞形状,俯重;浆果黑色,具有4~7 颗种子,花期5—6 月,果期8—9 月。
(一)生长发育
黄精生长过程可分为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越冬期(地上部分枯萎)4 个时期。
(二)生态习性
黄精耐寒、耐旱、耐阴、怕涝,喜潮湿、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主要分布在荒山坡、灌木林下、林缘、山谷、路边处。黄精栽种时应选择湿润或隐蔽但上层透光性充足的地方。
二、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湿润、阴蔽、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浇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忌连作。前茬种植黄精和育苗的地块不能作为育苗田。在选好的地块上翻耕25~30 cm,整平耙细;开排水沟,沟宽30 cm;做宽1.5 m、深20 cm 的高畦,畦面整平、压实。每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50 kg、复合肥25 kg。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8 月采收黄精果实,立即搓去果肉,用3%的过氧化氢消毒,将种子与湿沙以1:3 的比例混匀,沙藏于透气性好的坡地,待种子萌发,按行距10~15 cm 条播于畦上,覆盖麦草或遮阴网保湿保温。幼苗出土即揭去麦草或遮阴网,定期锄草,2 年后可移栽至大田。
2.无性繁殖。黄精无性繁殖周期相对较短,产量形成快,是生产中最常见的繁殖方式。10 月底黄精收获时,将2~3 年生、带有芽头的黄精根茎先端幼嫩部分2~3 节切下作为种栽。注意尽量不要把须根去掉,在须根干枯前移栽(若须根除去或干枯则种栽形成新的根茎前不会发新根,若保持原有的须根完好则须根仍可保持活力,且可生出新根)。上冻前在畦上盖一层厩肥,有利于越冬保暖。
(三)栽种(移栽)方法
获得种栽后尽快栽种,越早越好,9 月至翌年3 月中旬均可栽种(移栽应在幼苗倒苗后、出苗前)。按行株距25 cm×17 cm 开沟种植,沟深10 cm,种栽用多菌灵800 倍液和生根粉溶液浸泡10 min 或用生石灰粉拌匀,稍晾干后摆放在沟内并覆土5~8 cm。移栽后需浇1 次定根水。
三、田间管理
(一)覆盖
黄精种栽下种后要覆盖一层秸秆或树叶、干草之类的覆盖物,一方面可以保墒,另一方面可以保温,使其在发芽前生根。
(二)锄草松土
出苗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保持畦面无杂草。锄草时间一般在出苗期(苗高5~10 cm)、开花前期(4 月中下旬),种植第一年需锄3 次草,2 年以后则无需锄草,只需将长势旺的杂草拔掉。
(三)追肥
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可不追肥。若未施基肥或基肥较少的情况下,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第1 次在黄精出苗时(3 月中旬)结合灌水施提苗肥,第2 次在5 月上旬施促花肥。
(四)灌溉排水
5 月花期黄精需水量较多,如遇干早,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在畦沟放水渗透或喷灌,禁止大水漫灌。8—10 月是黄精地下部分迅速生长时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土壤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五)打顶控旺
打顶时间为展叶期,在黄精展叶8~10 节时进行打顶。选晴天06:00—10:00,通过手掐的方法摘除顶芽。
四、病虫害防治
(一)黄精叶斑病
黄精叶斑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防治。
(二)黄精黑斑病
黄精黑斑病多在春季、夏季、秋季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为: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发病前期喷施1:1:100 的波尔多液,每7 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
(三)蛴螬
一是精耕细作,深耕多耙,合理轮作倒茬,合理施肥和灌水。二是播种前或移栽前,每667 m2可用10%的二嗪磷颗粒剂1~2 kg 穴施或撒施,不仅可以防治当季作物的地下害虫,而且对潜伏在地里的其他害虫虫卵也有消杀作用,从而减轻下茬作物的虫害发生。三是6 月中旬至7 月下旬是蛴螬成虫发生旺盛时期,可以利用成虫趋光趋化的特性,在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五、采收与加工
黄精采收过早,产量还未形成;采收过晚,则密度过大,养分竞争激烈,影响黄精生长。
用种子繁殖的黄精3~4 年可以收获,无性繁殖的黄精1~2 年可以收获。可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采收。采收的黄精洗净除去须根、残茎,洗净泥土,去掉烂疤,蒸透,晒干或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