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山药栽培技术
2020-12-18柘城县农业农村局高扬
柘城县农业农村局 高扬
山药对土壤要求不高,沙土、两合土、坡地都可种植。山药种薯有休眠特点,故播种前要进行种薯催芽。定植前25~30 d 进行种薯处理,种薯长出5 cm 幼芽时即可移植;气温15 ℃左右,地温12 ℃左右即可定植。天气晴朗进行移栽,每株之间保持18 cm 左右。
一、土壤选择
由于山药根入土很深,故要选择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山药不能重茬种植。土地平整、排灌通畅、夏季雨水多时要及时排水,山药主根不能受到影响。山药芽长期浸泡,山药收获时容易造成收刨困难。
二、种植
种植要分大小行定植,大行距1.8 m,小行距40 cm,株距20 cm,每行都要进行开沟,沟深1.4 cm 左右,或采用等行距1 m 开沟种植,沟宽20 cm 要起垄,便于以后的浇灌和排水。浇水时只能顺沟浇灌,水不能超出垄沟。山药是一年生植物,每年种植1 次,在15 ℃时可进行种植。
三、栽培处理
山药栽培需要严格控制地表温度,需要在5 cm 地温稳定在10 ℃左右时才能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先用锄头开沟,沟宽以10 cm 为宜,浇透水后可将种薯纵向放入沟中,均匀铺散,一般保持株距30 cm 左右,先用湿土将种薯覆盖之后再用干土覆盖一层,待水分将干土浸湿后再用干土将种植沟覆平。
四、生长管理
山药生长过程中需要整枝搭架。苗高30 cm 前搭架,架高应控制在1.5~1.7 cm,以人字架或四角架为主。出苗后应对块茎进行清理,只留一根粗壮主茎,避免过多块茎争夺养分,影响种植效益。对于侧枝较多的品种,也需要在中后期适当清理下部侧枝,保证植株更好生长。
五、浇水
山药定植前浇1 次透水,定植后覆土不再浇水。苗出土10 d 浇移栽后的第1 次水,且浇水量不宜过多,不要大水漫灌。由于土壤质地和环境条件不同,浇第1 次水时要灵活掌握,原则上苗不足1 m 不宜浇水,有利于根系向下伸展,能够增加抗旱能力。苗期需肥量较少,如果过早追肥,不但效果不好,还易烧伤幼嫩根系。浇第1 次水时,垄上面开小沟浇水,使水慢慢渗透,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浇完第1 次水后,山药秧苗迅速生长,看墒情再浇第2 次水,一般在7 天左右浇第2 次水。第2 次要浇浅水,不能浇大水,因日照充足,气温也较高,蒸发量大,浇水后容易导致土壤板结,要及时中耕松土,这样有利于保墒保水,促进幼嫩根系生长。随着植株不断生长进入旺盛期,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要根据山药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要及时调整浇水量。
六、田间管理
出苗期及时查苗、补苗,保证苗齐,田间杂草要及时清除。当山药秧生长到20 cm 左右,要搭架开秧,一般在畦一侧用小竹竿和铁丝即可,但铁丝要相互连接,以防被风刮倒。每个山药薯块所发的幼芽留1 个植株,所有多余的芽要及时除掉。每棵留一条进行上架,引秧后将1.3 m 以下多余的侧秧及时摘除。一般出苗后30 d 追施1 次肥,每667 m2施复合肥7 kg,一般追肥2~3 次,若苗长势不好,可在15 天左右喷施1 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夏季雨多要及时排涝,以防淹死。山药根茎生长期在125 d 迅速生长,此期需肥量大,要及时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7.5 kg。此期对水分要求较高,要保持土壤湿润,若干旱要及时灌水,保证山药正常生长。浇水以傍晚为宜,在采收前10 d 停止浇水。
七、病虫害防治
(一)山药炭疽病
1.症状。山药炭疽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天气,病菌可借助风雨进行传播,多从山药叶尖或叶片边缘位置发生,形成形状不定、黑褐色为主的病斑,并逐渐变成中间灰白、边缘黑色的大病斑。
2.防治措施。一是选择优质品种;二是清理病源体,尤其要及时清除并销毁病变残体,避免感染后续植株;三是在生长期间可用波尔多液喷洒进行预防,每10 天预防1 次。如果山药已患病,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0 倍液每7 天喷洒1 次,连喷2~3 次。
(二)山药斑枯病
1.症状。山药斑枯病发生在叶片部位,初发病时以叶片呈黑色斑点为主,随后发展为叶片中部褐色、四周黑点、边缘暗褐,叶片上的黑点即是病菌分生孢子器,温度适宜时其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反复感染。
2.防治措施。一是对山药斑枯病重发地进行清理整治,严禁连作,可与粮食作物进行两年轮作;二是增施有机肥,以免氮肥偏多;三是注意田间管理,及时清理并销毁病残体;四是发病时可喷洒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每10~15 d 喷洒1 次,连喷2~3 次。
八、收获
一般从10 月中下旬,茎叶枯黄时开始采收。采收一直可延续到翌年3 月。收获时拔除架材,割除藤蔓,用铁锨直接挖取块茎、去掉根毛等上市销售。如果市场行情好,国庆节期间可提早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