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矮化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18郑春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矮化树形主枝

郑春光

(浮山县农业农村局,山西 浮山 042600)

矮化密植栽培是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是世界苹果栽培发展的趋势,世界上苹果栽培先进的国家如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当前全部推广矮化密植栽培,而我国引进矮化栽培也很早(1951年),但发展十分缓慢,截至目前全国矮化栽培面积不足10%。

1 苹果矮化栽培的重要性

适合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国内外大规模的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采用的都是矮化密植栽培模式,这是现代果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矮化密植栽培结果早、易丰产,比乔化栽培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

适合机械化管理,节约成本,缓减劳动力短缺和成本过高的压力,在欧美发达国家矮化密植栽培果园除苹果采收外,其他工作全部采用机械化,目前我国矮化密植栽培果园机械化应用水平明显高于乔化栽培果园。

矮化密植果园枝条停长早,叶片厚光合效率高,秋后落黄快、落叶整齐,营养回流多,树体贮藏营养水平高,花芽饱满,中长果枝顶花芽比例高,果园树势稳、花量稳、产量稳,进而带来的就是营销渠道稳、市场稳。

适合标准化管理,高档优质果比例高,果品品质好,色艳、全红、高桩风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

2 矮化栽培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矮化砧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矮化砧自身固有的大脚小脚、根系固树性不强;干性弱的问题;矮化砧与当地土壤、气候适应性的问题,如国外引进的矮化砧在山西省表现不佳,在山东表现则好;矮化砧抗病性抗逆性的问题,如M系砧木对枝干轮纹病抗性很差;砧穗组合研究太少的问题。

2.2 矮化栽培技术不配套

矮化栽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砧木、砧穗组合、栽培技术、肥水管理、土壤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参与,过多强调矮化砧的作用,而忽视了栽培技术的配套研究,主要表现在:

(1)果农习惯于乔化栽培,坚持沿用乔化栽培管理技术去管理矮化果树,甚至许多果农在矮化果园仍然采用3大主枝树形,并且思路是盛果期后实施间伐,使矮化栽培走进乔化管理的死胡同。

(2)矮化砧苗木繁育时间长,成本高,大苗培育和栽植技术还不成熟。

(3)矮化密植果园建园标准高,设施成本大,前期投资高。

(4)矮化密植示园、样板园少,示范引导效应发挥不够,投入产出比没有明显的震撼到果农,教育引导了果农,也就是示范样板园说服力还不够。

3 矮化密植栽培的密度与树形的选择、培养

3.1 密度的选择

决定密度大小的关键要素包括:园地水肥条件、品种特性、砧木类型、投资管理水平等。

园地水肥条件不好,密度小,反之则大;生长势强、难成花的品种密度小,生长势弱、易成花的品种或短枝型品种密度就大;致矮性弱砧木密度小些,如SH系,致矮性强砧木密度大些,如MT337、自根砧系;投资管理水平低的果园密度小些,投资能力大、管理水平高的果园密度大。

一般情况下矮化密植果园栽植密度为67~167株/0.067 hm2。

3.2 树形选择

矮化密植果园树形演变规律是密度越大、冠径越小、树形越单薄。树形包括纺锤形—细长纺锤形—主干形。

3.2.1 树形培养培养强壮的中干,在中干上螺旋着生30个以上的结果枝组。第一年,栽植后,保证成活,有条件的果园可以涂抹发枝素促进分枝,等新梢长到20 cm左右进行捋梢,使新梢角度开张,8月后进行拉枝;第二年,视发枝情况进行处理:若分枝多,且长势均等,可以保留,同时对枝条抹发枝素,促生分枝,若发枝少,且不均衡,则需将枝条从基部稍抬剪重短截,使其从枝条背后隐芽重发,这样发出的枝条角度大,再经捋梢、拉枝,当年可发枝30个左右;第三年,所有枝条保留,仅对延长头进行处理,使其单轴延伸,然后对所有枝条涂抹发枝素,有花则留;结果后,可根据树体空间适当疏枝,每年疏枝数量不要大于4个,再往后的修剪就是维持树体生长和结果平衡即可,做好结果枝的更新和复壮。

4 矮化栽培要把控好几项关键技术

4.1 果园规划时期

园址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对易受风害的园片,在来风方向栽好防风林,行向一般以南北为宜,行距一般要大于株距2 m,品种呈带状或块状布局,作业道、运输道要配套,作业道一般呈蛇形分布。

4.2 幼树期

以扩冠整形为中心,主要有三大任务:扶强中干、控制枝势、促进成花。

4.2.1 扶强中干

关键技术:扶、截、扣、剃、疏。

“扶”就是通过篱架设施或支杆扶正中心干,确保其垂直生长;“截”就是连续3~4年对中心干延长头进行短截,短截部位在饱满芽上部。壮芽领、壮枝带,确立中干领导优势;“扣”就是在中心干延长头短截后留剪口下第一芽,扣除留剪口下第2、3、4芽,保持中心干延长头绝对势力,消除竞争枝干扰;“剃”就是为了保证培养强壮中干,加大枝干比,要连续2~3年对中干2年生部位的当年生枝条冬剪时采取留桩修剪的办法,俗称“剃光头”;“疏”就是对中心干上着生的枝干比超过2∶1过旺直接疏除,防止主枝过粗过旺。

4.2.2 控制枝势

关键技术:顶、拉、拿、刻、足。

“顶”对中心干上当年生枝条在半木质化(25 cm左右)时采取牙签顶梢开基角;“拉”对中心干上当年生枝条在中期(60 cm左右)时拉枝,控制主枝长势。拉平或拉下垂;“拿”拉枝后长势较强旺的枝条适时对其中前部进行拿枝2~3次;“刻”对一年生枝条在萌芽前进行多道刻伤,促发中短枝。一般刻3~5道,10~20 cm刻一道,在枝条中下部刻多半圈。对2~3年生主枝上的当年生枝条的处理办法是,强旺枝(超过1 m)疏除,中庸枝(60~100 cm)留桩修剪,其余刻芽缓放;“足”就是幼树整形阶段一定要留足枝量,确保4年时树上留够30个以上主枝,达到以枝控枝的目的。

4.2.3 促进成花

关键技术:放、割。

当幼树树冠长到3.5 m左右时,纺锤形树一般在4年生时,树形基本成型,这时就要及时采取促花措施,确保全树结果,以果压冠,防止株间交接郁闭。“放”就是对60 cm以下枝条在刻芽基础上连续缓放,促进成花;“割”是指第4年春夏之交(6月上旬)在主干上进行环割,促使全树成花,确保5年进入盛果期,一般情况下矮化树只环割一次,不主张连续环割,更不能环剥,对个别树势过旺,花芽不足的树第2年可再环割一次。

4.3 盛果期

以稳定树势、培育壮花、优质稳产为中心,主要有三大任务。减枝量:5~8年生阶段,树势逐年平稳,要逐年疏除过密枝、过旺枝、行间枝,每年疏除3~4枝,8年后树形基本稳定,依据树形保留12~20个左右主枝即可;控枝展:盛果期树主枝枝势趋于稳定,这时要严格控制主枝伸展,及时强行回缩,确保株间不打架(相互交叉),行间通道畅(保持1~1.5 m);调枝组:盛果期树主枝枝势趋于稳定,花量充足,这时要进行结果枝组调整,逐年疏除大中枝组,尽量选留当年生10~30结果母枝顶花芽结果,确保下垂结果,形正、高桩、全红,实现优质高效。

4.4 衰老期

以复壮树势、延长经济寿命为中心,主要有两大任务。复壮枝组:枝组连续结果不能抽生中长结果母枝时,要及时回缩,疏除主枝背下部枝组,确保壮枝壮花结果;更新主枝:对连续结果6年以上,枝组衰弱,难以抽生果苔副梢的衰老主枝,采取基部重伤或留桩疏除的办法,促发新枝,培养新主枝,实现主枝更新。

5 矮化栽培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肥的供应

增施有机肥料,每年或隔年在秋季节给果树追施一次农家肥,也可将秸杆杂草铡成10~20 cm的小段,在树的周围挖、沟,沟深30~40 cm,宽度不限,放入秸杆掺施少量化肥踏实后覆土,在施用化肥时,将氮、磷、钾肥等量充分混合后追施,追施时用直径3 cm的铁钎子在树冠下扎数10个眼,眼深20 cm以上,将肥料放入孔眼内或刨坑施入后埋土,每棵树追施300~500 g。

5.2 水的问题

矮化树根系较浅,对土壤水分供应比较敏感,因此果园水分供应要持续稳定,后期(雨季)要排水防涝。

5.3 负载量控制

疏掉密集处的结果枝,冬剪时对枝花芽形成的过于密集处,可抹掉一部分,开花期、结果期进行疏花疏果,控制枝量(8×104~10×104),调节花量(保证有2×104~3×104中长果枝顶花芽),留准果量(1.5×104~2×104个)。

6 小结

我国的苹果栽培栽培模式由乔砧密植转到矮砧宽行集约栽培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苹果矮化栽培管理中,必须遵循矮化苹果树的生长特点,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苹果矮化栽培的优势,打造优质、高效、集约、省力的现代化果园。

猜你喜欢

矮化树形主枝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松景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荣成市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及其配套技术总结
3种矮化中间砧对鲁丽苹果枝条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无花果常见整形修剪技术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不同树形对中国樱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树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