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药市场现状分析

2020-12-18曹新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河南省农药

曹新国

(社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河南 社旗 473300)

河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它用占全国1/6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 384×104t,其中河南粮食总产量6 695×104t,位居全国第二,不仅解决了河南1×108多人口的粮食问题,还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河南省农业病虫害问题显著,严重威胁着粮食的安全。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辅助药物,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快速、高效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对保护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河南省农药市场的现状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河南省农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进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1 河南省农药市场现状

1.1 大田作物占主导,农药市场潜力巨大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 090.61×104hm2,其中小麦5 73.985×104hm2、玉米3 91.896×104hm2、豆类42.4×104hm2,共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45%。由此可以看出,河南仍以大田作物为主,而农药的基本需求主要是来自粮食种植面积,故河南有着巨大的农药市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河南省农药使用量12.71×104t、2017年全省农药使用量12.07×104t、2018年全省农药使用量11.36×104t,河南农药市场消费大约可达80×108元,市场容量巨大。

1.2 农药企业众多,创新性企业冒头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有“中原粮仓”之名,其更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省,因此也一直是众多农药厂商的竞争之地。但就目前来看,河南的农药企业数量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小规模经营、不规范经营的企业普遍存在,这些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唯利是图,用低廉的价格冲击市场,严重扰乱了河南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在购买农药时,首先看中的依然是价格,而忽略了大品牌的质量保证,因此就会有一些小农药厂家为迎合这种心理,违规生产农药产品,虽然对农作物病虫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农药残留较高,危害粮食安全。但是随着河南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强,一大批不规范、不合法的农药企业已经消失,近年来还出现一批优秀的农药生产企业。如:河南商丘新天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树立了现代化绿色生产行业标杆。其不仅有着现代化经销商的规范经营体系,还配备了农药废弃物回收的处理设施,产品销售以大包装为主,有效解决了农药包装袋等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对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1.3 土地流转促使农药生产者转型

近年来,国家对新型农村经济的战略重视不断增加,土地流转速度也不断加快,涌现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种植规模的增大,也促使农药包装转变。同时,随着土地流转种植大户的增多,常规的农药产品推销已经行不通,必须要提供配套的服务,这也就要求农药生产企业要大力引进技术型人才,让技术服务促进销售。

1.4 农药市场混乱,农药质量不合格问题频发

虽然河南省耕地面积总体规模较大,但个人耕地面积较少,位置分散不够集中,农业收入少,农民对种地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农资市场不成系统和规模,这就造成了河南农药市场竞争无序,以拼价格为主。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低,企业间技术同质化严重,同一个产品有十几家甚至是几十家企业生产。还会带来农药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问题,农药质量不合格不仅无法保证使用效果,还极有可能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农药质量不合格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农药企业为节约成本,降低农药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而无法达到宣传中的使用效果;二是商家为了降低损失,将过期的农药更换新包装,再重新销售;三是小规模农药企业仿制市场上受到广泛认可的农药,但农药中不含任何有效成分,进而获得经济利益。而这种最为常见的标签不合格农药和进行违法添加的农药,日常监管手段难以进行检测。

1.5 农药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

据有关数据显示,河南省农药经营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尤其是村、镇一级的经营者中高年龄和低文化程度占有较大比例。他们往往不具备专业的农药知识,缺乏农药经营的法律意识,不能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甚至部分经营人员唯利是图,向农民推销假冒伪劣农药。主要体现在:一是购销台账程序不健全。大多数农药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台账要求填写,通常是为应付检查等集中填写,没有做到边销售边记录,从而无法保证记录的真实性,这无疑增加了政府的监管难度;二是农民在选用农药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民往往是被动购买,农药产品经销商和零售商有什么,农民便买什么。而经销商往往故意夸大农药防治效果,做虚假宣传,蒙骗消费者;三是个别不法经销商甚至销售失效、过期或者没有标签的农药。

1.6 农药市场缺乏统一管理

河南省农药市场无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药市场缺乏统一管理。从农药企业的登记到农药的质量检测,农药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团结合作,及时共享信息,加强沟通交流,进而维护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农药市场监管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无法准确掌握农药源头和流向。在农药监管中,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农药经营者的口述、销售台账、进货票据和登记备案书等资料了解农药的来源和具体流向,但此种方法的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均较差。二是农药经营者分布相对分散,增大了检查和监管的难度。

2 相关建议

2.1 加大基层的公益性培训力度

为解决农药经营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及农药购买者维护自身权益意识淡薄等问题,相关部门要有效落实各层级部门的农业培训项目,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频率,将农药相关知识普及到农业生产一线,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法律意识。

2.2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还需要组织农药管理人员深入乡镇、田间等基层,指导农户安全使用农药,向经销商和农户讲解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品种、一证多用、无证经营、套证侵权、识别真假伪劣农药、农药标签解读等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农民在购买农药时的识别能力及农药经销户的法律意识。

2.3 创新农药市场监管手段

传统的监管手段无法解决河南省农药市场无序、假冒伪劣产品频发等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河南省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掌控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就要创新监管方式,进而提高农药市场监管效率。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设农药电子网络化监管平台。在各市、县建立登记备案系统,对农药产品进行登记备案,只有纳入平台系统的农药才可以销售,进而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农药的流入;农药监管部门还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农药销售使用情况,实现农药的流向追溯;利用平台中完整的农药进、销、存管理功能,实现销售台账的日常管理并使数据更加清晰化;通过平台的信息交流功能,可以及时共享农业相关信息。

3 结语

河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为保证粮食产量和质量安全,全面分析河南省农药市场现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农药生产、销售与使用都属于十分重要的环节,任一环节产生问题,均会对农药市场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粮食安全。相信在多方努力下,河南省一定会有一个良性的农药市场环境。

猜你喜欢

河南省农药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送伞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