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

2020-12-18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4期
关键词:院感医疗机构卫生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 200031)

由于世界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人类活动范围扩展,病原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新药的研发速度却逐渐放缓、导致感染性疾病情况日渐复杂、难治难愈。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医院感染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一个棘手的问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日益严格,涵盖的内容逐年增加,而大部分医疗机构又存在院感专职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亟需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性和时效性[1-8]。

1 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医院感染信息系统逐渐被各级医院使用,大量医院感染信息均能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筛查,逐渐建立了一个具有主动发现特性的医院感染监测、预警、反馈、干预机制的系统,实现监测关口前移[9-14]。这为临床和管理工作节省大量的时间,简化了医院感染管理的流程。以下是目前按工作模块做得较好的典范案例。

1.1 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信息化管理

2015年3月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下发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从国家层面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出了要求[15]。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已在国内一些地区和医疗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医疗机构内散发的医院感染病例实现了智能预警和实时监测。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金仕达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涵盖流程优化,实现监测、预警、反馈和干预机制等功能[16]。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功能结构图,见图1。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示意图,见图2。各环节均按照院感实际工作运行,从而实现实时监控、在线监测、及时上报、杜绝漏报、主动干预、干预提示、及时沟通、控制成本等功能。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使用该监测系统后有效地提高了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到得到结论的效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使用前的4.35%下降至当时的2.04%;医院感染漏报率从使用前的32.78%下降至当时的12.56%[17]。

1.2 医疗废弃物全程信息化管理

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所为代表研发的将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引入医疗废物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废物从收集到暂存环节再到集中处置的实时动态监控。该系统创建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异常信号捕捉为核心的预警平台,实现对医疗废物流失的二级预警管理以及流失追溯管理。上海市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起步早,目前已在一百余家医疗机构中使用该系统[18-20],该系统的流程,见图3。

相关数据信息汇集到上海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医疗机构内部分类收集、内部运送、交接、入库暂存、出库的过程中使用的现场软、硬件设备自动索取、读写、传输数据;数据信息汇集到上海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信息平台,可提供给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使用,并可扩展到卫生和环保行政部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等。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实时医疗废物信息显示、异常提醒、库存信息、统计分析、员工工作量分析等。

1.3 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已有部分医疗机构通过信息手段基本实现了自动监控和过程化管理,从而将对终末质量的控制转变成环节质量的控制,实时进行全过程管理,达到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个性化的精细化管理[21-26],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监测系统和流程图,见图4。

2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

本文主要从手术室和手卫生探讨人工智能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1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信息化进展

手术室访客管理和手术衣物的管理是一直以来的难题,也造成了手术室感染风险的升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院)在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和芯片技术,实现对手术室访客全程信息化管理。每一位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均要进行人工智能刷脸,系统判断该人员是否有权限进入,进入后通过人员信息判定其使用储物柜的权限,并全程显示该人员的位置。储物柜中的手术衣物将与领用者的信息绑定,如果领用者没有按照要求将手术衣进行规范的放置或擅自拿出手术室,系统将同步记录,管理者可以对储物柜的使用频率和衣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并能及时提醒[27-29]。

2.2 手卫生信息化管理进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在重点部门使用了先进的手卫生信息系统,手卫生信息化管理主要由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手卫生考核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实现了记录洗手次数、洗手时间、手消毒剂使用量以及判断洗手效果的评价等功能[30-36]。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原理图和流程图分别见图5和图6。

3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研究者在基因组测序和云计算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使得感染菌株的快速分子分型成为可能。全基因组测序(WGS)是准确鉴定菌株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微生物病原体的全基因测序(WGS)来评估感染控制监测,对分离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然后进行单核苷酸变异分析,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聚类鉴定,基于云计算平台,对来自综合医疗记录的地理空间和时间数据进行基因组分析和临床相关性评估。该方法可以提高医院感染爆发判断的准确性,基于高分辨率基因组数据排除或验证潜在的交叉传播事件[37],工作流程图见图7。

4 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数据、信息的质量与反馈效率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并及时整合。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

4.1 院感信息系统缺乏标准和规范

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由核心目标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区域范围内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38]。而中国的医院信息化起步晚,1984年才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管理[39-40]。医院信息系统监测指标的设置要符合医院感染监测相关规范指南的要求,需要确保系统稳定、功能逻辑合理、数据准确可信等。但是由于医院性质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水平不齐,造成了医院感染监测数据采集途径不一致,监测指标数据的统一性、准确性、同质化等无法得到保证[41-46]。

4.2 院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由于目前各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少、工作量大、环节繁杂等难题,急需借助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的进行日常医院感染监测、问题反馈、培训沟通等工作。但目前投入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不足,系统建成后未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系统相关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设计人员对院感工作不了解等情况,阻碍了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的发展[47]。

5 结论

中国医疗机构亟需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自动化、程序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和报告情况、院感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院感控制用品的消耗情况等措施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实时了解医院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做出准确的决策。这会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起到巨大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院感信息化建设。

5.1 领导重视

推动院感信息化建设比开展其他各项业务建设困难多、头绪杂、阻力大,没有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很难持续有效推进。

5.2 顶层设计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改变传统的管理流程,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用全局的眼光、全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制定互联互通的方案和规范,实现院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为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5.3 长期投入

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与医院其他建设一样需要有足够的经济投入,配备院感信息系统,短期看势必增加投入,但长远看建立通畅的医院信息系统,先利用目前已成熟的院感信息系统,逐步推进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院感信息建设的作用,才能在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医疗信息共享、服务流程的合理规划、优质资源互用上占有优先主动权,为引进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提供条件。

5.4 明确分工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院感科或信息部门的工作,而应是全院的信息化,涉及目前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方法和观念等的重大变革,涉及医疗、护理、医技、后勤和行政等管理的各个方面,对管理理念、软硬件建设、技术团队和全员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医院感染监测小组的三级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职责分工,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猜你喜欢

院感医疗机构卫生
卫生与健康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院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