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印刷行业精益生产应用的意义

2020-12-18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4期
关键词:精益管理水平印刷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在过去30年间,全国印刷企业飞速发展,由20世纪90年代的以国有背景“新华系”为主导的印刷企业逐步转变为大型优质印刷企业以民营为主、国有“新华系”并举、中小型民营印刷企业遍地开花,成为市场的生产主力军。

1 我国印刷行业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现有印刷企业5500余家,市场规模约为7900亿元,同其他行业相比,同质化企业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缺乏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营收相对于巨大的市场总量而言体量较小。而且就地域而言,分布也极为不均匀: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以上海和江浙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三大地区形成了三大产业带。从百强企业分布来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产业带聚集了70%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主营收入更是占到80%。即使在较为发达的这三大产业带中,我们也仍然看到:优质企业数量有限,两级分化十分严重。在印刷行业,头部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及自身研发能力水平远远甩开第二梯队,反观整体行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仍处于低位运行。据《2018―2023年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我国印刷行业专利申请为12417件。但95%来自于上述区域的龙头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企业无论在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生产能力都远远不足。

2 传统生产与精益生产的对比分析

过去的传统生产,讲求少批次、大批量的规模化生产。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社会需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多批次”“多样化”的弹性生产已成为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主流。随着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装帧设计的个性化,直接导致印刷企业生产日趋定制化,生产的模式也越来越多样。而过去的粗放管理在这种背景下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竞争,使精益化生产成为了行业发展、企业壮大的必然选择。

精益生产是通过运用“精细”的生产管理手段,整合自身资源,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利用有效合理的方法,减少浪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讲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精益生产对于当下水平下的印刷行业普遍适用。而且,由于精益生产讲求持续化推进,对于头部企业同样适用。而且,通过精益化生产的不断推进,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及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发展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同时,能够有足够的生产动力和技术能力推动企业向目标迈进。

3 精益生产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3.1 精益生产为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力

从行业层面讲,印刷行业面临着数字化产品和政策管理的双重压力,行业生存压力大,利润摊薄,成本增加,竞争激烈。这些都给探索精益生产管理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支持,也让行业内企业经营者将更多的重心转移到内部管理上来。多变的市场,反推行业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通过精益生产的方式降低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效率、减少消耗、提高品质。因此,精益化生产既是市场对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自我选择。通过相关项目的实施,可以为中国印刷企业精益生产提供生动的案例,推动中国印刷行业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在传统印刷生产中,企业追求销售的大批量订单,进而摊销和降低成本。但随着行业竞争压力加大,服务多样化、需求多样化、生产自动化直接导致生产多样化,过往的依靠大批量生产带来的摊销模式不再适用这一情况。通过精益生产的推广,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手段不再是依靠盲目追求生产量的方式来实现,更加注重市场与生产的结合,通过不断优化两者关系,是行业进入良性的发展当中。

3.2 精益生产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外部竞争层面讲,推进精益生产有助于树立优质的品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降低整体运营风险,在销售、生产、企业日常运营方面最大限度地改善企业自身竞争的软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自身精益生产的推进,增强企业在市场的影响力和议价能力;推动精益生产在企业内的渗透,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发展、转型等提高有效助力,使企业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现代印刷企业来讲,除了少数的“新华系”国有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内的政策扶持生存外,业务已经充分市场化了,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传统印刷生产,注重单纯性的生产消耗,避免可见的资源浪费。但是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更加注重对生产、销售环节等各个环节的控制,采用预防性生产方式合理管控每一个环节,在时间配置、资源配置、人力配置等各个环节做出最优安排,对成本管理进行全面、精准、及时的分析,使企业在生产控制中做到实时化、持续化、准确化,进而持续改善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3.3 精益生产可以推高企业管理水平

从企业内部管理层面讲,还有利于促进企业在精益生产领域的积累与管理,提高其精益生产的成熟度,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精益生产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分层、分步推进精益化生产管理,及时对每一次精益改善项目中实施成功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可以为公司以后的精益改善项目提供有效的可借鉴成功案例和方法参考,进而推动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起适应自身企业发展和生产需要的精益生产项目管理体系,进而为企业自身乃至印刷行业更多精益改善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3.4 精益生产可以健全企业管理流程

从企业流程管理层面讲,推进精益生产,可以倒逼企业优化现有的管理和业务流程。精益化生产的推进必然要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逐步分解项目实施步骤,通过分解各步骤来确定各业务部门在精益化生产的起到的关键作用,进而做出调整。在此过程中,各部门为了能够按计划进度进行,就需要在调整过程中,按要求标准制定改善方案,以达到改善的目标,进而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精益生产的推进,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同时牵扯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在实施过程也需要通过磨合和调整以适应企业自身需要。在这个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各参与部门在确保自身业务的完成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也需要在精益生产管理的推进中,做出一定的取舍。这就必然会导致所有参与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有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冲突和矛盾,加之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复杂多变的市场因素、经营因素和决策因素,会极大地推动经营层、管理层和生产者的密切联系,为了保证精益生产的顺利实施,各职能部门必然要对自身现有业务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进行梳理,引导参与部门通过必要的取舍平衡来自各方的时间范围、成本、人力资源和风险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利于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提高综合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进而降低企业因内部扯皮、推诿造成的运营成本。

3.5 精益生产可以帮助企业全面控制成本

从企业成本控制层面讲,精益生产管理的推进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就是“精简”,通过减少运营、生产、仓储、物流等各各环节中,无法创造价值、降低损耗的无价值工序,摒除所有无法产生利益的岗位,增值作为每个环节、每个流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力求在最低的成本下,用最高的效率创造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最优产品。

精益生产管理需要通过对组织结构、职能分配、岗位人员、运作模式、市场供求及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变革,使企业生产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多样化、订制化的用户需求,减少冗余步骤、冗余环节的出现,实现生产目标。所以,精益生产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会对人员的进行精简,也会对管理流程的进行规范,使各个环节衔接更加紧凑,使市场销售和内部生产日趋均衡,从而在销售和生产环节实现“零衔接”“零浪费”“零库存”“高品质”“高合格”的最优的精准生产目标。

3.6 精益生产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从企业创新层面讲,通过分解精益生产管理,落实各个节点项目的推进,可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高企业内在创新积极性。在精益生产过程中,重新梳理和确立的企业价值流,会为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精益生产在推进过程中,除了管理流程的梳理,也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在工具和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内部会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会自发的使用必要的管理工具,推进方法的变革和技术的革新。无论是市场部门还是生产部门,都会以提高效率、提高品质、减少浪费作为他们的价值体现,这会引导企业内部的文化转变为通过创新、优化体现自身价值的企业氛围。精益化生产的推进是一个“团队协同持续改进”的过程,这也恰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激发起员工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

4 结语

印刷行业中,有一些走在前面的头部企业通过引入精益生产思想、工具和方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建立起来了良好的精益改善氛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普遍提高,基层管理者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企业决策层的决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也使一部分企业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无论在自身资源整合能力,还是整体资本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展望未来,精益生产必然是印刷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精益管理水平印刷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创业从精益开始
把心交给印刷
实行e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