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17阿瓦克孜·吾布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阿瓦克孜·吾布力

摘 要 德育教育工作一直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必须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只有提高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才可以保证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将“立德树人”落實到实处。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小学教育改革不仅仅要将传统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目标进行升级,由原来培养学习知识目标向培养能力目标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德育教育,改善当前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尴尬局面,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本文对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新路径,以期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所助益。

1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开展其他教育的基础和基石。小学生的年龄偏小,生活阅历简单,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人生历练,思想、行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初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阶段,通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不再处于你低我高的不平等地位,师生间的处于同等位置,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交流沟通。班主任谆谆教诲,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清楚做人的准绳和意义。学生认真聆听,拓宽了眼界,又缩短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1.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小学生缺少对事物本身的判断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不够,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意识。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社会行为,对安全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实践性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很多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通常都会选择“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不断的将各种德育知识和常识通过填鸭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选择和主动权。这样的教育模式仅仅是将德育知识“说”给了学生听,缺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学生并没有实际消化听到的内容,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而且,被动的接受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起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2.2缺少激励性

小学班主任在现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中充当的更多的是指引和组织者的角色,为了提高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也为了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相关守则,班主任通常会选择设置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学生遵守或者执行。这样的做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激励措施的设定上不够明确,很多班主任只是简单的规定的学生遵守规则可以得到奖励,但是得到怎样的奖励并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德育教育深入过程的记录也不完善。

2.3没有建立专门的德育组织

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的德育组织,也是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例如某个学生犯了错误,因为没有相关的管理措施,也没有相关的德育组织对犯错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导致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遇到了很多困扰。

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新路径

3.1师生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首先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关爱学生、照顾学生、尊重学生,这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上的特殊性,比较敏感同时依赖性又比较明显,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呵护和尊重。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务必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同时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尤其不能根据学生成绩将其分成三六九等。只有班主任从内心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尊重和关心,才会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诲,才能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2采取个性化和生活化的激励策略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具备不同的特性,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要以每个学生为单位,制定个性化、差别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发展能力和年龄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激励策略。比如对于平时成绩优秀、表现好的学生,可以采取鼓励、口头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朝着更好的目标前进;对于平时比较淘气的学生,可以在日常中多注意他们的表现,找出他们的发光点,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其确立自信,体会成功的欢喜,并从点滴间不断改善自己的缺点。另外,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设立一些适当的激励措施,也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采取积分制度,对一个学期没有乱丢垃圾、主动保护环境问题、帮助同学的等良好行为进行一定积分的给予,并将其纳入到学期末德育考核之中,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主动遵守制度的意识。

3.3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呆板枯燥的德育课堂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教育拓展到课堂教学之外,让学生亲自接受高尚道德品质的洗礼,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比如,带领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味品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健雄.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26.

[2] 许崇学.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04):151-152.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