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域下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提升路径探索

2020-12-17张鹏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胜任力信息化教师

摘 要 信息化时代赋予了现代高等教育新的内涵,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对高校教师教育思维、方式、手段等方面提出新要求。高校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提升时代职业胜任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也是创新高等教育的迫切呼唤。

关键词 信息化 教师 胜任力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后期流传于西方,我国于1997年召开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定义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种行业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教育领域各个环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要率先基本进入现代化。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早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现代化”。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信息化,教育要实现现代化,承担教育的教师就必须具备时代要求的素质,所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指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五部分,即基本的信息素养、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资源管理和处理能力、进行知识管理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社会创新性人才的支柱载体,高校教师作为学生踏入职场的关键引路人,更需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全面提升教师胜任力,适应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教育工作,从而培养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建设者,这将是高校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共同目标与职责所在。

1高校教师信息胜任力的基本现状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基于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的广泛应用,发展迅猛,影响巨大,其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深度撞击了传统高等教育,教育2018年的数据统计,我国普通高校规模已经突破2600所,专任教师达167.28万人,教师队伍的快速扩大,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教师素养参差不齐。

1.1资深教师对于教育方式的固守,信息化利用水平不高

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经历了60余年的历程,但其大发展始于1999年,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结合后,高等教育才正在迎来蓬勃发展。囿于社会发展所制,几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师接受和采用的都是传统教学方式如需要固定教室,其教学资料统一一部教科书,教具主要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挂图,即使个别老师当时采用了一些较为现代的电化教育器材,也仅仅局限于将诸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影碟机等在课堂中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这部分资深教师多为60后,许多在电脑软件的运用技能方面相对落后,部分资深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较为抵触,认为其冲淡了教育的本质,丧失了教育的本真韵味,极个别教师认为自己年龄接近退休,不愿意去再学习认为比较麻烦的新东西,最多就是将以前板书的文字复制于ppt呈现而已,整体而言,资深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利用不高。

1.2青年教师过度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外表,信息技术较难深度融入专业教学

高校在進入21世纪后,规模扩展迅速,也吸引了大量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高校青年教师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而且这一代人80,90后居多,刚好也经历了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信息技术的敏感促进他们容易融入信息社会,也非常喜欢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许多的青年教师过度依赖于信息化教学手段,课堂搞得轰轰烈烈,学生反应也热烈,但与专业知识的融入度却不太理想,许多教学督导专家在督课后指出,表面课堂气氛热闹,但课堂教学重点不够突出,难点没有得到体现,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均显不够,章节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达成,课后的学生调查和考试也反应出,学生记住了课堂各种热闹的场景,但对于具体学习的知识内容却不甚明晰。

1.3学科教学团队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传统高等教育中,受限于多种因素和固有思维,高校教师之间交流较少,跨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就更少,多是单兵作战,即便偶有交流,沟通、协作,难以突破地域与专业的限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交流渠道和平台拉近了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愈加频繁与全球化,特别是高等教育,跨地区、跨领域交流可以触发学科发展,而这一切皆需团队合作,纵观诺奖的发明,每次技术革新无不是团队力量和智慧的体现,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引领社会进步与发展,培养的人才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教师教学团队就非常重要,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学科内、学科间跨地域交流和合作对于教学和科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团队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主要体现在:团队可利用的信息化专业平台资源不足;团队学科前言信息共享不及时;团队成员信息利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2提升高校教师信息胜任水平的思考

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引领学科发展,其核心在于高校教师信息胜任水平,故提升其信息胜任力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2.1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入度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冲击下,各专业和行业领域只有主动变革,加大与信息技术的融入度,才能更好的发展,作为高校教师,面临的国家未来人才培育重任,必须主动适应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培育人才。针对资深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的状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直管学校应及时开展相关培训,向他们介绍信息技术的优势,给教学带来的便捷,鼓励这部分资深教师尝试一些新的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非师范毕业的比较多,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比较少,对于教学规律和过程规范不是特别娴熟,在授课过程中追求了信息技术的趣味表现形式,知识性等方面表现不足,所以强化青年教师教学规范可以通过入职前的集中性师范教育培训,入职后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导师制”,由资深教学经历教师进行3-5年“传帮带”教学指导,从而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可以加深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

2.2提升高校教师整体信息素养胜任水平,加快学科团队信息化建设力度

高校教师不仅有各种教学团队,还有众多的团队科研项目,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提升高校教师整体信息素养胜任水平,加快学科团队信息化建设力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各教研室、学会、协会应主导学科内团队信息化建设与完善。教研室、学会与协会学科教师大致专业基础、学科背景、研究方向比较趋近,这些载体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帮助团队成员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改进教育方法,提升职业胜任素养。

学院、学校应主导学科间团队信息化建设。数字技术、多媒体、智能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都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比如多媒体课程、网络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改变,这些都需要多学科教师的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二级学院、学校应鼓励教师跨学科组建各种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各学科交流平台,加强协作,共同促进教学和科研进步。

2.3创建良好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习惯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教师再也不可能像古时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研究表明: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了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信息化时代下知识折旧规律揭示: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于漪老师曾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所以要提升教师胜任力,必须保持强大的学习力。

作为单位要搭建各种学习平台,构建教师学习团队,创建良好学习氛围,让老师融入学习氛围,教师个人要树立终身学习习惯,学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借助这些学习媒介处处学习、时时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与深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此外,教師自我要树立自主、终生学习习惯,保持强大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保持知识的前沿性和人才社会发展适应的前瞻性。

基金项目:本研究来源于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项目——全媒体视阈下教师信息素养胜任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思考;川北医学院2020年度教改项目——全媒体视阈下教师信息素养胜任提升路径探索(川北医教〔2020〕11)。

参考文献

[1] 赵磊磊,张蓉菲.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导力:内涵、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9(05):86-97.

[2] 王小锋.提升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价值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2):28-30.

[3] 张鹏程.信息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教师胜任力提升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12):32-41.

[4] 游金辉,张小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系部师资队伍建设[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12):595-597.

[5] 陈大斌.西部省属医学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与应对[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12):632-634.

[6] 曾水光.信息化视域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探索[J].工业和工业化教育,2020(04):76-82.

[7] 黄亚平,蒲德彦.“互联网 +”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3):20-21.

[8] 张鹏程.高校青年教师胜任力探索性分析[J].学理论,2017(03):214-215.

猜你喜欢

胜任力信息化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