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流量动起来

2020-12-17策划彭春雨刘春雄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场景体验

策划:彭春雨 刘春雄

主持:刘春雄

撰稿:刘春雄 公方刚 牛恩坤

第一篇

立体连接,不是简单的技术连接,而是要达到流量互通的目的。

立体连接,双线深分,流量互通

文 |刘春雄 公方刚 牛恩坤

新概念

立体连接的新营销落地操作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营销和电商、社交电商的新概念。

1.三度空间。线下、社群和网络,三个商业空间。

2.三位一体。商业的三个主要环节,认知、交易和关系,三位一体。即认知即交易,交易即关系深化,关系背书降低认知门槛。

3.立体连接。打通线上、社群和网络三个商业空间。

4.流量互通。线上、社群和网络的C 端用户,可以在三个空间自由转换。

5.双线深分。线下深分即深度分销,线上深分即B 端通过KOC(关键意见用户)的放大,触达海量C 端用户。

6.BC 一体化。传统深分触达B 端,电商平台触达C 端,立体连接打通B端、KOC 和C 端,BC 一体化。现在也有人提出“CB 一体化”,这是新零售的提法,即从网络空间(C 端)进入线下(B 端)。

7.场景体验。场景体验是新营销的起手式,是打通B 端和KOC 的核心环节。目的是形成强关系、强认知,实现KOC 的关系让渡。

8.KOC 密度。KOC 是连接B 端和C 端的中间环节,是打通三度空间并实现增强连接必不可少的环节。KOC 本来是强关系,但KOC 一旦形成密度,即具备媒体属性,具备打造品牌或IP 的传播基础。

9.新店商。又称线上线下双店。双店,即线下门店、线上云店。云店不同于微商城之处,在于微商城是中心化的,云店是品牌商或连锁店主导的分布式线上店。

10.渠道直播。有别于网红直播和店播,通过渠道B 端,顺着KOC路径,抵达C 端的直播体系。

11.传播密度。传播即认知。没有密度的传播,就如同毛毛雨迅速被蒸发。传播形成大众认知,需要足够大的传播密度。高密度传播形成对目标受众的交叉覆盖。广告的不断重复是传播密度,IP 内容的快速裂变也是传播密度。

12.关系让渡。让渡即出让、让与、交付。常用于权利让渡、价值让渡、利益让渡等。这里强调KOC 关系让渡。KOC 有C 端强关系,通过场景体验,B 端与KOC 形成强关系、强认知,足以让KOC 自愿把自己的强关系为B 端所用。

三度空间,三位一体

电商的出现,不仅仅是创造了另一个商业空间——网络,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认知、交易和关系的一体化,都在网络平台实现。

互联网的出现,对商业最大的改变,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商业空间从传统的单一空间(传统渠道,线下),延伸出另外两个空间,即社群空间、网络空间(线上)。商业从此有现场、社群和网络三度空间。

第二,商业的三大环节,认知、交易和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商业,认知(大众传媒)与交易和关系(流通渠道)分离。社群空间和网络空间,认知、交易和关系,在相同的媒介上实现三位一体。即便是跨三个空间维度的商业,仍然可以实现三位一体。比如,在大众媒体形成认知,然后在APP 上下单,可以瞬间完成,没有任何障碍。

上面讲的,就是施炜在《连接》一书中提出的当今商业的两个重要概念:三度空间、三位一体。

立体连接

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个问题:虽然商业出现了三个空间,但三个空间相互封闭,各自独立。虽然不少传统企业开始做平台电商、社交电商,甚至有独立的APP,但在企业内部是相互分割的,团队、产品各自独立。

三个商业空间相互封闭,保护了平台商的利益,但流量成本快速上升,线上成本已经超过线下。

现在,三个空间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未来线上份额虽有提升,但基本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根据2019年的数据,线下︰平台电商︰社交电商=74︰22︰4。(注:电商交易统计一般不包括社交电商,社交电商的统计比较难)

电商份额上升放缓,流量成本上升。同时,线下企业希望改变被动局面。于是,我们提出了打通三度空间的设想,并且付诸了实践,效果不错。

怎么表述打通三度空间的商业状态?经过讨论,施炜老师提出“立体连接”比较合适,即把线下、社群和网络打通,形成一个整体商业体系。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2020年10月在一次演讲中,把线下线上打通称为“新护城河”。他认为:“未来三只松鼠的商业模式是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内循环,加上在整体供应链上实现研发、原料、生产和物流的外循环。”

“内循环主要为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上营销行为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并在淘宝上产生成交额,但很难赢利。纯线下企业则很难触达消费者。目前,纯线下或纯线上的企业很难做,且线下和线上又很难把利益打平,所以未来只能是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线上线下的销售业绩,形成融合的决策力。另外,还要结合微信平台,建立起品牌的私域社交群,形成线上、线下和私域的内循环模式。”

章燎原讲的内循环,就是立体连接过程中的流量互通。

三段式打通

线下、社群和网络三度空间,到底怎么打通?实际上,三度空间是分段打通的。

线下、社群和网络三度空间,对应的主体是什么?分别是B 端、KOC和C 端。

打通三度空间,其实就是打通B端、KOC 和C 端,即B →KOC →C。这么讲,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三段式打通,分为三个过程:

第一段:打通B 端和KOC。打通B 端和KOC 的工具是场景体验。如果直接从B 端到C 端,虽然也能打通,但没有放大效应。现在很多人把私域流量搞成了微商的翻版,就是想直接从B 端进入C 端。

KOC 有强关系,怎么才能让KOC 的社群为B 端所利用,即关系让渡?利用场景体验形成强认知,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段:打通KOC 和C 端。对KOC 价值的发现是立体连接的关键。KOC 不是小型版KOL。KOL 是媒体属性,KOC 是渠道属性。KOL 有影响力,KOC 有强关系。

只要场景体验让KOC 形成了强认知,从KOC 到C 端是就自然过程。只需要正常利用KOC 社群即可。当然,单个KOC 的连接能力有限,但当KOC 达到一定密度,比如一个县100 个KOC,就形成了针对C 端的高密度覆盖。因此,单个KOC 是渠道,KOC 密度就具备媒体属性。打造品牌或IP,靠的就是传播密度。

第三段:打通“双店”。双店,即线下门店、线上云店。双店,连接的是B 端和C 端。

三段式打通,先通过场景体验,形成B 端与KOC 的强关系、强认知;再通过KOC 社群的放大,高密度KOC 的交叉覆盖,通过推送云店,最后把B 端和C 端连接起来。

上述过程,既是连接过程,也是认知传递过程,还是用户放大过程。所以,立体连接不是简单的线下线上用户转移,也不是简单的增加私域流量,而是增强连接、关系强化过程。

流量互通

三度空间,线下体验可以形成强关系、强认知;社群空间可以关系让渡,增强连接,高频交互;网络空间有便利推送、方便下单的优点。

立体连接,不是简单的技术连接,而是要达到流量互通的目的。流量互通有两个含义:

第一,认知、交易和关系,可以根据需要在三个空间任何分布。

立体连接,就是一个经营主体,在传统渠道、社群和网络空间游刃自如。认知、交易和关系在三度空间的缝隙衔接、转换。比如,在线下建立关系,在社群完成认知,在网络形成交易。在三个空间无缝转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空间维度的优势,做到流量费用低、交易便利、关系稳固。

第二,可以引导流量在三个空间维度转换,即流量互通。章燎原把三度空间称为“内循环”,就是品牌商可以自主引导流量,与平台控制流量不同。

双线深分

快消品营销,深度分销是基本功。分销到终端(B 端),终端就是渠道的终点。卒子过河拱到底,继续往前拱,技术上有障碍。所以,传统营销一直是B 端思维。

电商去中间化,直接触达C 端(用户端),B2C 或C2C。互联网企业一直是C 端思维。在电商快速发展期,C 端思维比B 端思维有优势。

然而,当三个空间的基本格局已定时,商业最大的份额仍然在B 端。于是,B 端想进入C 端,触达用户;C 端想进入B 端,占据更大份额。两者都遇到极大的障碍,既有思维障碍,也有技术路径障碍。比如,懂C 端的人要想进入B 端,必须懂深度分销。平台的C 端靠技术路径实现,B 端靠人链路径实现,两者差异很大,融合难度很大。

立体连接,绝不是仅仅打通三度空间那么简单。具体操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双线深分”,既有线下的深分到终端(B 端),又有线上的深分(C端),还有线下线上的相互转换。

线下深分早已实现,线上深分如何实现?B 端连接海量C 端,技术上不难实现,但商业价值并不大(超级IP 除外)。即便是电商平台,用户的品牌黏性极差,靠的是平台生态的黏性。立体连接是品牌商立场,品牌商形成生态的难度很大。因此,只有靠强认知、强关系形成黏性。解决黏性的方法,也是线上深分的路径,即顺着KOC 的路径做线上深分,然后通过线上云店实现交易。所以,线上云店只是交易平台,顺着KOC 的线上深分才是流量路径。

三个关键词

社群是线下线上互通的桥梁。目前看,借助社群桥梁,通过小程序完成线上线下连接是主要技术路线。但是,很多人把这个过程形成的流量称为私域流量,可能存在误解。特别是刻意把社群当作一种商业工具运作,对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干扰。我们认为,在立体连接,流量互通过程中有三个关键词。

1.场景体验

体验在立体连接中的重要性,一言以蔽之:体验是立体连接的起手式。

认知形成有两种模式,一是品牌模式、IP 模式,统称为“高密度传播模式”,以海量的传播影响用户认知,这种模式适用于C 端;二是体验、口碑模式,称为“高认知强度模式”,定向体验,一次认知,长期覆盖。这种模式适合B 端、KOL、KOC。

立体连接环境下,B 端、KOC 是流量互通的关键,要求认知能够达到关系让渡的程度,远超C 端认知强度。品牌、IP 这类高密度认知模式主要适用于普通 C 端。因为B 端和KOC 的人数并不多,而且是定向关系,所以场景体验是适合B 端和KOC 的认知模式。

场景体验不同于产品品鉴之处,就是品鉴往往把产品孤立起来,让品鉴者理性。场景体验,关键在场景,其次才是体验。场景,就是让产品回归消费时的生活形态,让产品融入生活。比如可口可乐,品鉴时是一回事,而在麦当劳场景则是另一回事。场景有时间、空间、人物关系、情节、情绪。让KOC 做场景体验,有助于KOC 情感化。这是让KOC 形成高强度认知,并且乐于传播的重要手段。

2.KOC密度

B 端与C 端如何连接?如果只是B 端的C 端用户线上化,那么,线上线下就是“零和游戏”。我们希望从B 端到C 端有放大效应,KOC 的价值就是BC 一体化的中间放大器。

KOC 之所以引起重视,就是因为围绕KOC 形成了用户强关系。这是KOC 的天性。但是,强关系是KOC的个人资产,不会无缘无故被他人商业化利用。怎么才能让KOC 的“关系资产”被利用呢?一定是关系利用本身有助于关系增值。这个时候,KOC 就会让渡关系。

我们认为,优秀产品的场景体验,恰好是KOC 关系让渡的有效方法。

前面讲过,KOL 是媒体属性,KOC 是渠道属性。但是,当KOC 达到一定密度时,就会形成KOC 关系的交叉覆盖。传播过程中的交叉覆盖,使得KOC 的渠道属性演变为媒体属性。即KOC 本来是顺着关系路径定向传播的,但当KOC 达到一定密度时,就会形成高密度覆盖。

在渠道直播中,我们提出过一种模式:百店联动,千群共振,万人直播。其实就是KOC 的渠道属性变为媒体属性。渠道属性变媒体属性,就会形成认知的无差别覆盖,私域流量汇集成公域流量。

3.线下线上“双店”

无论是品牌商还是经销商搞立体连接,最终一定要在终端店实现“双店”交易。传统商店只有线下店,立体连接生态下,传统门店要变成双店交易,即一个线下店,一个小程序云店。或者没有线下店,只有云店。这类终端被称为“新店商”。

双店,必须有“双客群”和“双货架”,形成“双流量”。

双客群,一类客群是依托门店的商圈客群。这是传统客群。另一类客群是通过KOC 放大,没有商圈半径限制的客群。

双货架,一类是门店货架。因为门店面积有限,货架SKU 数量有限。门店SKU 以高频商品为主;另一类是线上SKU。线上SKU 可以与线下相同,更多的是不同。线上货架空间无限,SKU 不受限制,阿里电商的所有SKU 近亿。因此,线上SKU 可以是低频、高价值商品。SKU 数量增加,势必增加资金占用,线上商品也可以采取线下交付、前置仓交付、总仓交付等多种交付形式。

做透与打爆

“线下做透一个店,线上打爆一个县。”这是立体连接非常有效的两个操作要点。简称为“做透”和“打爆”。

围绕线下门店做透,其实是做好三件事:一是门店场景化,门店不再只是单纯的售卖场所,也是进入社群和网络空间的起点;二是发现KOC,KOC 既是用户,也是进入C 端的放大器,或者说可以叫做“消费商”;三是KOC 场景体验,KOC 本来有C端强关系,做透就是要把KOC 的强关系让渡给门店。因此,要通过场景体验让KOC 形成强认知、强关系。

围绕KOC 打爆,同样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有KOC 密度,单个KOC 是渠道,一群KOC 是媒体;二是通过体验和内容,让KOC 自发传播,注意,一定是自发传播,不是现在流行的拉群、发红包、1 元抢购等;三是在区域形成C 端交叉覆盖,达到C 端高密度认知。

做透,形成KOC 高强度认知,强关系变现;打爆,形成C 端高密度认知,弱关系变现。

滚动与轰动

立体连接要执行落地时有三大策略:单店滚动、区域滚动和全国轰动。

滚动策略,就是把一个门店或区域做成功,然后再向其他门店或区域滚动发展。其特点是短期内在单店或小区域高密度饱和攻击,即做透、打爆。特别适合中小企业快速启动单店或区域市场,比如市县市场。相比于传统线下滚动策略,立体连接的做透、打爆周期更短,滚动速度更快。

全国性轰动策略,互联网早期适合超级IP 打爆,比如江小白、元気森林等。直播的兴起,除了带红一批头部直播网红外,还是一些传统渠道深厚的企业能够全渠道动员,比如格力董明珠在2020年6月18日开展的渠道直播,就是打通传统渠道(B 端),并进入C 端的轰动性策略。

立体连接是操作系统的总称,双线深分是实现立体连接的要点,流量互通就达成立体连接的目标。这三个概念,有相似的语境。

第二篇

立体连接,越是线上活跃,越是要线下做重、做透。

立体连接三大关键词:KOC、场景、体验

文 |刘春雄

立体连接,KOC是枢纽

站在传统企业角度,立体连接是线下、社群和网络打通。其路径是:线下→社群→网络。但是,这只是抽象的描述。具体讲,在连接过程中,谁是三度空间的连接主体?

线下主体当然是终端店,即B 端。直达C 端是电商。

网络主体是谁?当然是用户端,即C 端。

那么,社群主体是谁?有人会说,店主是群主,或店员是群主,或专门有人运营社群。

如果真这么理解,那就把带有微商痕迹的私域流量乱象引入了立体连接。这正是立体连接所反对的。

社群连接主体是谁,取决于社群连接要达到的目的。打通三度空间,一定不能只是线下用户迁移到线上。

在用户往线上迁移过程中,最好能达成三个目的:一是抵达C 端,这是基本要求,传统渠道只是触达B 端;二是C 端用户群数量放大;三是增强C 端用户黏性。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既有存量迁移,也有增量。

我们认为,与其说是线下→社群→网络的立体连接,不如用三大连接主体表述更清晰,即B 端→KOC →C 端的连接。

线下主体是B 端,社群主体是KOC,网络主体是C 端。

为什么要以KOC 为社群连接主体?因为只有KOC 社群能达到上述三个连接目的。

传统线下是2B,电商是2C,立体连接是BC 一体化。如果立体连接只是2B2C,那么,真的可能只是线下流量的迁移。

立体连接,最佳连接模式是2B2KOC2C。KOC 是立体连接的枢纽环节,是打通三度空间的中心环节。

立体连接,三段式连接

立体连接不是一次性连接,而是两段打通,三段连接。

第一段:线下连接社群,即B →KOC 连接。现在流行的私域流量做法,就是用专人拉群、建群,然后通过各种政策诱惑,活跃社群。这种做法是B 端与C 端直接关联,虽然拉群放大了C 端,但是C 端质量不高。

从目前以拉群为主的群运营实践看,有两大问题:一是用户数量基本没有增加,只不过实现了用户连接。虽然在技术手段上采用了拼团等手段,但仍然是政策诱惑,缺乏黏性。二是只要没有SKU 的增加,增量就很困难。

发端于新冠疫情期间的社区电商,整体活跃度偏低,多数品牌已经放弃。近几年高速发展的社区团购,虽然平台表现不错,但具体到每个“团长”,客单价和销售额都不高,类似鸡肋。

从零售角度看,不断增加供应链,增加SKU,还是可以持续的。但是,站在品牌商角度,线下连接社群,用户活跃是个大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线下B端连接KOC 社群是最佳选择。B 端直接连接C 端,C 端数量是有限的,但经过KOC 有一级放大,间接连接C 端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

KOC 的数量是有限的,B 端与KOC 建立强关系是有可能的。KOC与C 端用户有强关系。

第二段:社群连接网络,即KOC →C 连接。我们一直认为,社群越有生活味,越有商业价值。我们反对异化的社群,即纯粹为了商业目的而建立的社群。

社群连接网络,最佳选择是KOC社群连接网络。KOC 的强关系特征,决定了KOC 在社群中拥有天然的影响力,并且KOC 的影响力与KOL 不同,KOC 是在熟人(强关系)中拥有影响力。虽然KOC 影响的人群比KOL 少得多,但强关系的转化率通常高于KOL。

KOC 社群进入网络的推送模式,通常不是政策诱导的推送,一般是下列两种情形:一是线下交往中完成了认知,然后推送云店;二是因为由衷的认同而发朋友圈,比如拍照打卡。

社群连接网络,靠的是小程序推送。在三度空间的话语体系里,网络就是社交云店,有裂变性。

第三段:线下连接云店,即B →C 连接。只要通过前两个阶段连接,线下连接云店自然完成。

B →C 连接,交易即关系。只要有交易,即有深化关系的机会。在深化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完成两项动作:一是建立用户黏性,形成复购;二是发现有潜质的KOC,用KOC 扩大连接。

场景体验,激活KOC

KOC 有强关系,有影响力,但KOC 凭什么为B 端所用?KOC 在立体连接中所起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关系让渡”,即KOC 的强关系为B 端所用。KOC 的关系让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B 端与KOC 有强关系;二是KOC 真心认同产品,而不是利益诱导。利益诱导是短期的,真心认同是长期的。因为真心认同产品,才会觉得推荐是有价值的。

既然KOC 在立体连接中那么重要,那么,KOC 当然是越多越好。B端从哪里发现、找到更多的KOC 呢?大致有两个办法:

第一,历史积累强关系。历史可以积累强关系,关系是长期交互的结果。但是,历史不一定能够建立对产品的认同。比如,某KOC 与店主关系不错,但不一定喜欢他所销售的全部产品。

第二,快速强化强关系。强关系的快速形成,有共同经历是关键。

现在很多企业搞团建,户外体验或者拓展训练很有效。拓展训练就是精心设计的共同经历,比如临时组建团队,共同应对挑战。

场景体验,只要设计得好,同样可以视为共同体验。在体验设计时,我们曾经尝试过用户关系速成,非常有效。所以,一定要意识到,场景体验不仅对产品认知很重要,而且对关系快速深化很重要。

体验是高强度认知

传统营销中,“广告—品牌”是主流认知模式。但是,这只是针对C端的认知模式,对B 端并不一定合适,比如招商、渠道管理,靠的就是人链,以关系为主导的认知模式。因此,传统营销认知模式可以归纳为:C 端品牌认知,B 端关系认知。

互联网时代,“内容—IP”成为新主流认知模式。同样,这是面向C端的认知模式。那么,面向B 端的认知模式是什么?除了传统的人际关系外,体验式口碑成为新认知模式。从B 端与C 端认知模式的差异,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C 端是高密度认知模式,B 端是高强度认知模式。

高密度认知模式,比如广告(品牌)、内容裂变(IP),需要面向C 端进行海量的无差别信息覆盖,形成高密度传播。

高强度认知模式,则需要线下深入交流互动,更需要关系背书。因为高强度认知模式需要人际交流,因此效率比较低,不适合C 端。

体验式营销的对象,则是行业领导、专家、KOL、经销商、终端店主以及KOC,人数有限。上述对象,除KOC 外,是广义的B 端。

高强度认知,需要在尽可能少的时间(次数),形成很难覆盖的认知。沉浸式体验,就是高强度认知。

立体连接,做透线下店

立体连接,越是线上活跃,越是要线下做重、做透。

传统的商店就是售卖场所,现在的门店,除了线下售卖,还要承担起连接KOC 的功能。因此,门店要做好三件事:1.门店场景化。过去讲陈列生动化,现在讲场景化,唤醒用户的购物欲望。2.门店成为强化关系的场所。比如,现在烟酒店普遍设有茶台,用于强化用户关系。3.终端体验,筛选KOC,然后让KOC 升级到更深入的体验。

做透线下店的标志,就是三个关键词:KOC、场景、体验。

KOC密度,打爆线上

C 端是海量的,而KOC 是有限并且稀缺的。同时,KOC 的角色决定了商业化非本职工作(有些KOC 可能转化为B 端)。因此,KOC 的利用一定是阶段性的。

KOC 的价值,就是利用关系背书,弥补C 端认知不足的缺陷。一旦C 端形成高密度认知,即线上打爆,那么,KOC 的阶段性工作就完成了。

B 端和KOC 的高强度认知(线下做透),最后一定要转化为C 端的高密度认知(线上打爆)。这是一项完整工作的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过渡的关键是KOC 密度。只要有足够的KOC 密度,比如一个县100 个KOC,那么,一定会形成C 端密度。KOC 利用强关系为产品背书,把认知传递给C 端,就会形成C 端认知的交叉覆盖。线上打爆,就是认知信息在线上面向C 端完成交叉覆盖。

上述逻辑,与深度分销的铺货率是一个道理。过去,渠道驱动的逻辑就是,只要铺货率足够高,店主首推,就可以成为渠道品牌。(刘春雄,本刊高级研究员,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第三篇

既然体验是立体连接的起手式,是高强度认知,那体验路径有哪些呢?

市场点状渗透,体验赋能三大路径

文 |公方刚

对某个品牌或者产品来说,每个市场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状态,比如空白市场、培育型市场、半成熟市场和成熟市场。每个市场都追求份额更大,但追求份额的路径各有不同。

高密度占有和点状渗透

线下渠道,市场都有边界。一个是地理边界,往往用行政区划划分;一个是品类总额的边界,每个品类在一个具体市场都会有天花板,达到临界点之后就再难突破。例如某个县级市场有100 万人,它的啤酒品类总额大概率是3 万吨。

高密度占有靠的是渠道无处不在的统治力和控制力,从每个终端的最大化占有开始。这个非常考验企业或经销商的组织能力。高密度占有策略的基本逻辑就是利用渠道壁垒将对手“驱逐”。但是,当电商或社群打法的点状渗透出现时,渠道壁垒的笨重打法就成了高射炮打蚊子,效果很差。

点状渗透的基本特点就是越过终端大阵,直奔C 端用户而去。不做与用户无关的纠缠,不做高密度占有终端。与传统深度分销的终端高密度完全不同。

点状打法存在于两个空间:线上空间以电商平台为主体,如天猫、京东、拼多多;社群空间以新零售为主体,如以美团为代表的O2O、以芙蓉兴盛为代表的社区团购、各种变形的具体连接消费者的社群打法、玩法。

两种模式的边界

高密度占有的特点是地板和天花板都低,基于工业化大生产形成了成本的优势,给用户传递的是解决共性需求。

点状渗透往往与高密度占有相反,其特点是地板要高,天花板无限,基于物流快递的支撑形成了个性服务的需求满足。

深度分销是高密度打法的必修课。检验一个品牌在此阵法里面是否成功的指标,就是看一下它有多少家经销商,控制了多少终端。百亿品牌的指标大概率是上万名经销商,百万终端占有,否则很难完成任务。

粉丝研究是点状渗透打法的基本功。检验一个品牌成功的有效指标就是看一下整个矩阵(销售矩阵和传播矩阵)里面的粉丝数量和分布。因为这个业态里面的品牌规模相对线下要小一些,以十亿级的品牌来说,它的指标大概率有上千万的粉丝总数,例如韩都衣舍的天猫旗舰店有粉丝2400 万。当然,有的新零售业态里亿级品牌的社群总数可能要上万家。

高密度占有形态的三板斧是广告、渠道和低成本,适合于立体需求的最大化占有;点状渗透则强调体验、场景和服务。

体验是新营销的起手势

深度分销体系,起手势是渠道(经销商+终端)。没有渠道基本面支撑,所有想法都无法落地。

在点状渗透的玩法里面,没有渠道概念,那么它的起手势是什么?

有人说连接是起手势。这正是目前对私域流量的误解。把拉群当连接,把建社群当渠道。

有人说品牌或IP 是起手势,但是品牌或IP 是传播的结果。品牌需要长期投入,IP 需要内容裂变,有偶然性。

起手式,要求出手即见效,积累即成长,临界点即突破。

大众传播时代,品牌的声量要大,大喇叭使劲喊,并且不断重复。规模和体量与品牌交互支持。因为有规模,能够承受品牌的持久投入;因为有品牌,规模能够快速扩大。即便是知名品牌,仍然在持续品牌投入。

渗透式打法是新营销应用最广的领域。在这个体系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与用户建立可以互动的连接,用户的消费体验能够通过连接形成反馈,并留下数据或痕迹,企业能够抓取并进行分析和改善。

深分体系里C 端失联,企业除了能够通过管理控制经销商(B 端),用人链控制b 端,别无它法。传统组织或者人链的信息触达和反馈都是人工的,或者是有感情色彩的,容易变形或者产生假数据,用户即使有反馈也有被屏蔽或失真的可能。

点状渗透有长链渗透与短链渗透之别。自建社群的C 端连接方式,链路短。但社群连接,有效性是强关系。邓巴指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有效关系不超过148 人。社群虽然通过技术扩大了连接数量,但社群基本上是弱关系。

点状渗透,不是不要密度,不要市场份额,而是短链渗透要形成C 端密度,连接人数就要大大突破邓巴数。显然,做到如此很难。

长链渗透,就是找到有强关系的KOC,B端通过KOC再触达C端用户。在B 端和普通C 端之间出现了KOC。要让KOC 的强关系为B 端所用,就要与KOC 建立强关系、强认知。

长链渗透,对连接方有两个基本要求:强关系、强认知。否则,连接过程就是关系递减过程。

什么样的认知模式能够快速达到上述两个要求?场景体验最合适。

一次体验,终身不忘。现在看来,体验,特别是场景体验,是锚定KOC,并通过KOC 辐射性渗透的起手式。

体验操盘路径

路径一:体验成为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产品消费就是体验,产品满意,体验加分。

想吃坚果,吃起来麻烦。偶然从线上买箱坚果,里面竟然有一个开果器,体验感瞬间拉高。然后,开果器就成为坚果的标配。

上述体验路径,不是从产品本身入手,而是从产品的消费场景入手,提出有体验感的场景解决方案。

路径二:体验和产品分离,体验种草

对于高附加值产品,体验是营销过程里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汽车、红酒、珠宝等行业,单纯依靠广告已经无法打动和捕获消费者,用体验去撬动用户感官系统,给予愉悦刺激后形成良性认知,转而形成品牌沉淀,促进用户的消费决策。

上述路径,体验是感知产品不可缺少的过程。试想,买车时,谁不试一下?购买化妆品时,谁不体验一下?这个路径,产品性能通过体验感知。

路径三:体验融入营销动作

现场复杂的场景体验,很难普遍面向C 端。体验虽然是超强认知,但效率太低。因此,复杂的体验要实现三个分级。

第一个分级是体验人群分级。从体验对象看,可以分为KOL、B 端、KOC、普C。因为不同的对象,承担的角色不同,不分级体验的话,体验就难大规模普及。

第二个分级是体验强度和复杂性分级。从体验的场景看,有产品溯源场景、消费场景等,体验强度和复杂性差别很大,针对不同的人群,适用不同强度的体验。

第三个分级是地域分级。如果是现场体验,那么,用户到现场就是最大的成本。

第四篇

只要场景体验让KOC形成了强认知,从KOC到C端就是自然过程。

场景体验,是可以设计的

文 |牛恩坤

体验是最强认知。场景激发情感,体验产生口碑。场景构建关系,体验形成认知。场景体验形成的不是简单的产品认知,而是有角色的产品认知。

体验场景

从认知角度讲,体验场景大致分为产品溯源场景、终端场景、消费场景和游戏场景。

1.产品溯源场景。产品溯源,即产品是怎么来的,以场景化方式再现。场景化再现,与生产制造过程不同。现在生产工艺有可能使生产过程处于“黑箱”状态,根本看不到生产过程。比如,有的用户参观高科技生产线,除了惊叹科技含量外,仍然对产品的原料、工艺等一无所知。

产品溯源,要根据用户对好产品的认知以及原料、工艺过程设计场景。比如,用户认为好的白酒是原粮酿造、历史悠久、有老酒,那么场景设计就要一一加以体现、暗示。

2.终端场景。传统终端讲究生动化,这是视觉效果。现在讲终端场景打造,就是除产品展示外,还要融入与产品相关的生活场景。购买产品,其实是购买与产品相关的生活方式。产品是生活方式的道具。所以,终端场景要唤醒生活状态,产生情感联想。

3.消费场景。场景之所以是产品逻辑,就是因为很多产品需求是产品唤醒的。把产品置于生活场景,就会产生消费的欲望。比如,西式快餐中,可乐是神奇的存在,几乎成为标配。凉茶从区域特产走向全国,也是因为找到了主场景——火锅。因此,当产品成为场景标配时,用户只要置身场景,消费欲望就会被唤醒。

4.游戏场景。针对儿童的消费品,用游戏方式吸引儿童,比理性展示效果更好。可口可乐、麦当劳就擅长此道。可口可乐落地郑州的首家聚乐部,就是游戏体验场景。

体验对象

场景体验的优点很明显:高强度认知、高情感性感受,一次体验,终身难忘。但是,场景体验的缺点同样明显:体验效率低,很难全面面向C端。可口可乐聚乐部虽然是面向C 端的,但需要长期投入,而且不能短期见效。

场景体验的对象,一般是三类人:

1.KOL 人群。如领导、行业专家、媒体,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群。KOL 有媒体属性,他们的认知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2.B 端人群。包括代理商、终端店、云店主,这些人有渠道影响力。B 端人群的认知,有助于在产品销售时形成角色效应,把产品讲得更清晰。

3.KOC 和大C。KOC 既是用户,也是推广者,在立体连接中,间接起到了连接桥梁的作用。大C 是大客户、重点客户。

体验目标

面向C 端的体验,目的比较简单,就是产品认同,产生购买,或者成为粉丝。面向KOL、B 端和KOC 的场景体验,目标则较为多元,可以分为下列几个目标:

1.可以传递的认知。与不少人谈论场景体验时,有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是产品体验,或者产品品鉴。当然,产品品鉴是体验中的重要一环,用户必须有基本的产品认可。因为场景体验的对象主要是KOL 和KOC,体验目标与C 端体验又有所不同。

KOL 有媒体属性,KOC 在立体连接中也要影响他人。因此,体验效果不仅是他们本人的认同,还要能够把认知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即可传递的认知。可传递的认知包括两方面:一是清晰地给别人介绍;二是有拍感,体验过程可以发朋友圈。

2.有角色感的认同。角色感,即体验者与产品的关系。体验者的角色,可以是“路人”“用户”“粉丝”“我家的”。角色感,与体验设计有关,与场景有关。角色感,决定了体验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体验分级

除了新兴技术带来的高科技体验如VR 体验外,越是沉浸式体验越需要现场感、场景感。这正是场景体验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即体验效率太低,对现场、人员的依赖性太强。因此,面向KOL、B 端和KOC 的体验虽然人数少一点,但对全国性大品牌仍然是个庞大的数量。

体验分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体验分级,一方面解决体验复杂度问题、体验成本问题。比如三级体验,总部体验可以相对复杂一点,终端体验就只是简单体验,带点场景感即可。另一方面,因为面向B 端和KOC 的体验目的比较明确,比如,B 端体验是招商和铺货需要,KOC 体验是立体连接和云店运营需要。那么,KOC 的筛选就可以逐次升级,在体验升级中从普C 中筛选KOC。

首席体验官

体验是立体连接的起手式,与体验相关的后续工作是线下做透和线上打爆。因此,场景体验并不是像很多企业那样设置一个独立的部门,只负责参观讲解,而是更倾向于在基层销售部门设置体验官和传播官。

KOC、场景、体验,这是线下做透的三个关键要素。每个销售区域,设置一名首席体验官,与正常销售配合,才能达到做透的目标。

当KOC 达到一定密度时,就有了做透的传播基础。但是,传播打爆仍然需要持续内容生产,仅仅体验内容是不够的。有的企业,如统一,已经实现了销售部门“传播销售一体化”,即业务部门的职能是“空军陆战队”,“陆军”承担渠道建设,“空军”承担认知传播。

猜你喜欢

场景体验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大学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场景营销研究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