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17徐子健

广东蚕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水农药

徐子健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虽然近几年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村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部分地方虽然采取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农村环境污染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治理,就会威胁到农村人口的健康,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改善措施进行了有效研究,为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和经济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同时,还保证了我国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但是,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环境污染的程度增加,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提出治理策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速度[1]。

如今,农村科技不断发展,机械和农药等设备在实际的农村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虽然这些物质和设备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但是农药等有害物质对农村环境也带来了污染,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完善措施内容,创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式,进而为农村生态平衡提供保障。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加强对农药用量的控制

在农村经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在不断增大,土地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大部分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中经常过度应用化肥,没有对其用量进行有效控制,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土壤酸化,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还会严重影响粮食收成和产量。

在分析化肥主要成分的过程中,发现氮含量多。氮元素进入到大气中,会增加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促使温室效应的产生。在农业生产中,由于部分农民缺乏对农药使用要求的认识,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土地污染。

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农药的利用率非常低,部分未被充分利用的农药进入土壤中,在影响生态环境的同时,固体残留物还会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此外,在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并没有提前对农药的使用量进行调查,对基本的农药应用范围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还会影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2.2 没有加强对新兴产业污染的管理

在建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机制的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新兴的农村经济产业污染等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在农村发展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工业化生产的形式不断增加,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许多村民建设居民住宅小区的过程中增加了各种建筑施工项目,给农村水质生态环境带来污染[2]。

例如,在宾馆建设中安装旅客洗浴设备,但是由于农村的排水设备还不够完善,污水废水就不能有效地排放到规定场所。污水废水随意排放等情况经常发生,直接造成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同时,这些建筑工业项目的快速建设也会增加水污染,严重影响农村环境。

2.3 没有完善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畜禽养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更是农村特色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在这种产业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制度不完善,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按照规模化专业内容对畜禽进行养殖和管理,畜禽养殖场分散,同时,养殖人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经常用水冲洗养殖舍,将畜禽粪便尿液等污染物直接冲到水坑里,给水质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3]。

未经处理的污染物还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产生异味。此外,如果养殖场没有进行消毒处理,还会滋生蚊蝇和大肠杆菌,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2.4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这也导致了各种生活垃圾的快速出现。农村街道上随处可见垃圾,有塑料泡沫、碎玻璃和烂酒瓶等,这些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会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影响,还会成为疾病的主要传染源。

同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低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总是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加上对其处理的方式不够合理,如果不及时控制会严重影响农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时间长了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

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改善对策

3.1 建立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为了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案,解决好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要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生产技术进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对农村事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积极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在根源上采取对污染问题有效的预防措施。

由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难度大,其资金投入也比较多,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前,除了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生产技术,还要结合具体的污染情况,成立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具体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大领导力度,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采取措施积极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案,提高环境治理工作,做到各项活动负责到人,进而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机制。

在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活动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避免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构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机制等方式,规范治理行为,提高各级干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坚持特色经济和绿色经济一起发展的原则,结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情况,对产业结构等进行合理地调整,这样才可以在体现生态保护绿色观念的同时,提高治理效果[4]。

此外,还要大力引进和推广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先进技术,加强废弃物利用的力度,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从源头消除化肥和农药等物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从而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

3.2 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加强废物回收和利用

要想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仅仅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是不够的。在实际的生产中,高污染的产业模式会给农村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即便农民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也不能在根源上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通过改变产业的特性,减少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保证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产业机制的方式,对废物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比如可以建立沼气发电厂,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势特点等,建立环保产业,如利用秸秆做肥料,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减少秸秆燃烧对周围空气所带来的污染。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时,由于分类不够仔细,可回收的物质出现在不可回收物内。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完善垃圾处理机制,加强对可回收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5]。

3.3 建立污水治理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合理性,改善其中的不足,政府部门要完善污水治理的制度。同时加大对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在这项工作中不断地引入专业人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政府部门还要指派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管理,避免污水直接倒入河流中的现象产生。

在此工作中,一定要保障农村居民每家的生活污水都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中,避免水污染问题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污水处理的知识宣传力度,不仅要让农村居民认识保护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还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降低水污染发生的概率,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6]。

4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创新环境治理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污水农药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污水罐坍塌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黑皮游戏大迷宫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