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密市无公害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2020-12-17邱锡宝王国飞战金辉

农技服务 2020年7期
关键词:蛴螬棉铃虫化学防治

邱锡宝,王国飞,战金辉

(1.山东省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管委会,山东 高密 261521; 2.山东省高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高密 261500; 3.山东省高密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高密 261500)

花生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因此市场前景广阔。高密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胶东地区,属季风性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是山东省重要花生生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 666.67 hm2,主要集中在高密南部丘陵地带和西北部平原地区。高密市花生出油率高、品质优良,有很高美誉度。针对高密花生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基于国家农药使用要求和花生的生态特性,提出相适应的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推广生态、绿色、低农药残留花生生产模式,从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促进绿色增产,对高密市花生产业可持续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1 选地与施基肥

无公害花生田所处位置的空气、水无污染,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土质要求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土至沙质黏壤土。耕地前铺施优质圈肥3 000 kg/667m2和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75 kg/667m2。

2 播种

2.1 选种

花生种植品种以鲁花11和鲁花14为宜,应选用纯度在95%以上、净度98%以上、水分含量8%以下的荚果作种,剥壳前晒果2~3 d。下种前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发芽率要求达95%以上,以保证播种质量。

2.2 播种时间与种植密度

高密市一年只种植春花生一茬作物,一般在春季5~10 cm地温连续5 d稳定在15~18℃时播种。栽培方式以起大垄播种、覆盖地膜为主。一般垄宽82~85 cm、垄高10~12 cm、垄顶面宽52 cm左右,垄上2行间距32 cm、2垄之间行距50~53 cm,播种1万~1.5万穴/667m2,每穴播2粒种子。播种沟深3~3.5 cm,耙平耙细,覆膜时垄两侧的土要盖严,防止透气。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3.1.1 开孔放苗和盖土引苗 先播种后盖膜的花生顶土时,应一次性及时开膜孔引苗出土,不能断断续续多次田间作业,也不可待幼苗全部出土后再开孔引苗。

3.1.2 适时清墩和抠枝 花生主茎展现2片复叶时,需去除幼苗四周土堆,以免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发育。开孔放苗时,还未出苗的要抓紧补种已备好的催芽种,争取田间不缺苗。

3.2 生育中期管理

花生生育中期包括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是高产优质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

3.2.1 开花下针期 若开花下针期花生表现开花减少,叶片颜色暗绿,中午叶片萎蔫、傍晚时恢复,则应抓紧时间采取小水漫水沟灌,促进花生多开花。忌大水灌溉。

3.2.2 结荚期 培土逆果针:在大批果针入土前、要封垄时锄最后一遍地,用大锄带草环深锄猛拉培垄,做到沟深、土暄、顶凹、腰胖,以利于高位果针入土结实。浇好结荚水:此期遇旱会严重影响果针入土结实,特别结荚后期干旱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因此要浇好结荚水,宜采用沟灌的办法,达到株丛下面的土壤湿润而不积水。控棵保稳长:花生高产田或施肥量过大的花生田易引起植株徒长而过早封行,造成田间郁蔽,因此要适当减少施肥和灌水量,以防旺长。对徒长花生可以人工摘掉第一、二对侧枝的生长点,切忌使用化学生长调节剂。

3.3 生长后期管理

花生饱果成熟期应及时排出花生田间积水。若排水不畅,植株耗水量锐减,根系易腐烂,出现茎叶枯衰,荚果腐烂。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高密市花生病虫害主要有蛴螬、蚜虫、棉铃虫、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标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

4.1 蛴螬

农业防治:整地时要耕细、耙匀、压实土壤,清除田间杂草,结合深耕捡出幼虫。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以秋冬翻地为好,在机械杀伤的基础上,经过越冬,可以使翻到地表的越冬幼虫被风干、冻死或天敌捕食,防除效果更明显;施用的有机肥料一定要腐熟。物理防治: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化学防治:用3%辛硫磷颗粒剂1 000 g/667m2拌沙撒墩。

4.2 蚜虫

农业防治: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杂草,以降低病虫源数量。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培育壮苗,以提高花生植株的抗病虫能力。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以杀灭蚜虫。物理防治:可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向性,放置涂抹机油的黄板进行诱杀,放置高度要求高于花生顶叶。

4.3 棉铃虫

农业防治:在棉铃虫发生严重的地段进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以压低第一代发生量。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生物防治:保护中华草蛉、广赤眼蜂、小花蝽等天敌,以控制棉铃虫危害。化学防治:于7月中下旬结合防治蚜虫,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 mL/667m2喷施1次。

4.4 茎腐病与根腐病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物理防治:严格选种、晒种,播种时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 g/667m2拌种。

4.5 叶斑病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物理防治:严格选种、晒种。化学防治:7月下旬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 g/667m2喷雾防治1次。

5 适时收获

正确判断花生的成熟时期,适时收获。花生适期收获外观标准:花生果壳外皮青而硬化,网脉纹理加深、清晰,果壳内里海绵体呈闪亮的黑褐色,籽仁充实饱满,籽仁皮颜色鲜艳。

猜你喜欢

蛴螬棉铃虫化学防治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玉米田棉铃虫对棉田测报与防治的影响探析
草坪地下害虫——蛴螬及防治